仅仅是主打“安全牌”吗?丰田的“EV元年”也许比你想象得更猛烈
汽车产业正在悄悄发生一场更为深刻的电动化变革,而在其中默默的推动者就是丰田。
2020-06-16 | 出处: 昂扬汽车 | 责编: 夏晓鹏

4月20日,丰田在国内上市了两款“新车”——C-HR EV 和 奕泽E,不过被外界视为丰田“深度试水”电动化的这两款产品,却并没有迅速“爆红”。
这,其实也并不令人意外。
C-HR EV 和 奕泽E这两款纯电动小型SUV是从丰田TNGA架构下的首款SUV热销产品——C-HR“油改电”而来,在一众车企开始齐刷刷地主推“纯电平台”产品的当下,这两款车难免会被市场认为缺乏“诚意”。
并且,在许多自主品牌车型都已经开始拥抱600km~700km的续航里程时,C-HR EV 和奕泽E标示的续航里程却“仅仅只有”400km,其电池容量也“仅仅只有”54.3kWh。由于C-HR EV 和 奕泽E的这些参数指标仅相当于一些自主品牌在2018年上市的A级SUV产品,所以丰田推出的这两款纯电动小型SUV并没有立即受到市场格外热烈的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在此前,丰田宣布要将2020年作为其“EV元年”,但是不得不承认,与“友商”们相比,丰田似乎并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更缺乏劲爆新闻和爆款产品的加持,因此外界的各种疑问也由此接踵而至。
例如,作为丰田“深度试水”电动化的先锋产品,C-HR EV 和奕泽E能支撑起丰田“EV元年”的开局大任吗?在电动化方面,丰田是否是行动迟缓,甚至不思进取?在汽车产业面临百年一遇的变革时,曾经被视为保守的丰田会选择“保守”吗?

事实上,仅仅比较续航里程、电池容量等指标的话,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C-HR EV 和 奕泽E的产品力也确实不太“能打”,但评价一款车,显然并不仅仅只有这些标准。如果把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还有乘坐舒适性、驾驶操控性……这些因素都综合考虑进去,那么C-HR EV 和 奕泽E可就太“硬核”了。
在驾驶操控性方面,由于融合了TNGA和EV的独有特性,C-HR EV/奕泽 E提升了车身刚性,降低了重心,实现了更轻快的操控体验。采用将电池包搭载在车身下方的设计,不仅不牺牲车内空间,还能有效降低车辆的重心,对比数据显示,电动版C-HR/奕泽IZOA的重心比燃油版降低了14%。同时,由于电池包被设计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进一步提升了车身刚性,车身的抗扭刚性提升了20%。
而在涉及电池安全等“硬核”技术上,丰田更是充分运用了此前在电动化技术方面的积累。通过开发电池新材料、优化封装构造等方法,丰田不断改善电池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效抑制电池的老化。
具体来说,丰田电动车型所撘载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采用四方形结构,平铺在TNGA独有的低重心底盘上,成为车身骨架的一部分,还采用箱梁结构的增强材料覆盖。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碰撞发生时,车体对电池的防护性能,还能保护电池免受飞沙走石等路面上的各种干扰。

除了在外部设计时考虑电池的防碰撞性能,在电池包的内部构造中,丰田将高电压电路设置在电池包中央,并用冷风管把电池包包围起来,这些包围着电池包的冷风管可以在汽车遭到撞击时承担缓冲作用,更好地保护电池单体及高电压电路。

此外,为了提高电池的防水和防尘性能,电池包被设计为密闭结构,采用可兼顾防水及防尘作用的密封胶条封闭电池包。同时,丰田还在电池包底部进行了防锈涂装,这些涂装材料的厚度达到了常规做法的2倍,确保了其防锈性能的提升。
为了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丰田还在电池包内部加装了车用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对电池单体、对电池组以及对电池包整体的监控。作为防患于未然的电池安全监控系统,丰田在电池包内的各种零件上配置了可以进行多重检测的感应器,在有异常发生时,可以适时进行控制。通过这三重监控,电池单体出现故障时,系统会立刻判断是否能够继续行驶,尽可能降低出现无法行驶状况的风险。
作为有着多年电动化经验(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已经上市23年)的汽车巨头,丰田所关注的这些领域,也正是电动车的“薄弱”环节。
针对近期频频发生的电动车安全事故,工业和信息化部在6月8日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表示将重点对电动车的防水保护、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部件和易损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要求车企根据车辆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降低车辆起火风险。
例如,热稳定性试验(外部火烧),是将电池包进行加热、直接燃烧和间接燃烧后进行观察,确认不会发生爆炸。通过模拟碰撞试验,确认电池包不会发生泄漏、破裂、着火、爆炸等;在高速颠簸路耐久试验中,则是通过对电池包施加多个方向的振动,来确认电池不会发生短路、绝缘抵抗等异常;浸水试验则是确认电池的绝缘抵抗及内部防水的状况。横向挤压试验,可以确保电池包在经过挤压试验后不会发生着火和爆炸。
也许是丰田的“安心、安全”理念过于深入人心,于是有人又开始评论说,在电动化方面,丰田主打“安全牌”。但事实上,丰田的“EV元年”当然不会仅仅只是主打“安全牌”,综合来看,丰田的电动化攻势也许比外界想象得更猛烈。
甚至可以说,以C-HR EV/奕泽 E的导入为契机,丰田正在中国构筑全新的EV商业模式。
此外,丰田还在研究如何精密温控电池。例如,当纯电动车频繁高速行驶,或者快速充电时,电池会出现过热情况,电池输出性能会受到限制,为此,丰田采用冷媒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冷却,这样可以有效保持电池性能。而在极寒的环境下,通过采用电池芯的升温系统,在每个电池单元下均装载了电池加热装置,丰田能在短时间内将电池迅速升温,确保电动车在极寒环境下的正常启动及使用。
与此同时,已经意识到电动化的推进“绝不是单独一家企业就能够实现的,需要众多的伙伴携手共进”的丰田,还在中国努力扩大合作范围,与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按照丰田的计划,到2025年,将在中国推出10款纯电动新车型,并在全球实现550万辆电动化车型的目标。也就是说,在产品推进方面,丰田达到了平均每年两款新车型的速度。
在推进电动化方面,丰田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希望将所积累的车辆电动化技术应用到其他厂商的电动化车辆中,甚至表示将不局限于整车制造的身份,而是作为车辆电动化技术的系统供应商与众多企业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