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决交通拥堵 其他国家地区怎么做?
6月1日,北京“摇号新政”发布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个别条例,如“家庭摇号”“一人多牌”等规定更是引发了诸多争议。
2020-06-22 | 出处: 汽车商报 | 责编: 夏晓鹏
6月1日,北京“摇号新政”发布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个别条例,如“家庭摇号”“一人多牌”等规定更是引发了诸多争议。
从起源上来说,限购是为了治理城市交通的严重拥堵情况,但从目前状况来看,限购并没有达到解决拥堵的目的。不久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拥堵应该采用经济的办法,这个问题在国际上有非常成熟的借鉴手段,包括伦敦、新加坡,都是非常可行的方法。”
那么,国际上的成熟手段都有哪些?对于中国来说,这些做法是否有借鉴意义?为此,本报记者通过查阅其他国家城市的相关规定,选择了新加坡、日本、英国伦敦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并对其在限购、限行以治理交通拥堵方面的相关举措、法律法规进行了总结。
01
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而全国人口约为560万人。截至2017年底,新加坡汽车保有量为90.7万辆,也就是说,新加坡大约每百人拥车数16.2辆,车辆密度极高。而根据新加坡人力部发表的《2018年新加坡劳动力报告》预估数据显示,本地全职居民的工资(月薪)中位数(包括雇主公积金)达4437新币(约合2.2万元人民币),说明新加坡消费者经济实力较好,有一定的购买力。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新加坡府规定了近年来的新车增长率为0%,即“报废多少就更新多少”。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发放COE(权利证书)的数量来控制新车的数量,而COE的价格则需要消费者公开竞标的方式来投得,在取得COE后,消费者才拥有了购车的资格。简单来说,新加坡就是由政府控制新车数量,而市场决定COE的价格。
COE不同于中国的牌照指标,COE是跟车不跟人,如果车主把车卖了,再购置新车的话,他还是需要为新车重新购买COE;而买二手车就不用再买COE。从最新一期的COE投标结果来看,COE的平均价格约为人民币15万元,期限为10年,比上海、深圳和广州拍牌的价格都要高,也是造成新加坡高车价的原因之一。
02
日本:《车库法》限制购车
1962年日本出台了《车库法》,要求实行"一车一位":在签署购车合同时,必须提交由车主居住地的警察署所出具的停车位证明书。当然,固定停车位可以是自己拥有的,也可以是租借的,警察若发现伪造停车位证明的现象,将罚款20万日元,并取消两年的购车资格。
而随着《车库法》的日益严苛以及日本当地车位租售价格的增长,日本汽车保有量连年控制在7500万辆左右。据日本《车库法》规定,车辆登记的车位位置,必须与持有车辆或使用该车辆的个人/法人的登记地址距离在两公里之内。也就是说,日本通过车辆与车位绑定的方式来限制消费者购车。
虽然《车库法》让不少消费者放弃了购车的念头,但它的确解决了日本道路中的交通拥堵问题与违停阻碍交通的问题,加之日本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核心城市的主干道路也很少会出现早晚高峰拥堵等情况。
03
英国伦敦:收取交通费减缓交通压力
伦敦市政当局从2003年2月17日开始规定,对进入市中心8平方英里范围内的车辆,从当日早7点到晚6点30分,征收5英镑的“交通拥堵费”。此规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中心路段拥堵现象。
从2011年1月开始,交通拥堵费上涨到10英镑。收费后,效果十分显著,伦敦交通局在2008年发布的“交通拥堵费”政策评估报告显示,这一政策使伦敦市中心的交通流量减少了21%,与收费前相比每天进入伦敦市中心的车辆减少了约7万辆。
除了收取交通拥堵费外,伦敦对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据悉,伦敦市内的地铁网络非常发达,共有11条线路,运营里程达400公里,并在大伦敦城市圈还拥有300公里的市郊铁路,这可以使在上班高峰期间75%在中心区上班的人群通过铁路网络抵达目的地,节省了在路上拥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