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电池赋能,“汉”能否助比亚迪走出困境?
比亚迪的年度旗舰车型——比亚迪汉已经定于7月12日正式上市。在国产电动汽车领域,从来没有哪一款车能拥有比亚迪汉这样的关注度。刀片电池的首次应用、超过600公里的续航、迥异于比亚迪其它车型的外观设计、甚至是“汉”这个名字带来的民族情怀,都是这款车持续火爆的重要原因。那么,“汉”能否帮助比亚迪走出困境?
2020-07-10 | 出处: 禾颜阅车 | 责编: 陈斌
比亚迪的年度旗舰车型——比亚迪汉已经定于7月12日正式上市。在国产电动汽车领域,从来没有哪一款车能拥有比亚迪汉这样的关注度。刀片电池的首次应用、超过600公里的续航、迥异于比亚迪其它车型的外观设计、甚至是“汉”这个名字带来的民族情怀,都是这款车持续火爆的重要原因。那么,“汉”能否帮助比亚迪走出困境?
刀片电池助力旗舰车型
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是靠着秦EV、唐EV、宋EV等王朝系列车型打天下的,不过这些车型身上仍然能看到很明显的传统燃油汽车的痕迹,并不能像特斯拉一样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比亚迪汉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作为王朝系列的旗舰车型,比亚迪汉身上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传统燃油车的前进气格栅终于不见了,全面升级的“龙脸”、流畅的车身线条、超过4.9米的车身,都配得上“旗舰”这两个字。不过最大的惊喜,还是来自于它所搭载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
2020年以来,动力电池行业的热点几乎都与刀片电池有关。3月份比亚迪刀片电池正式发布,让“针刺测试”这一久违的名词重新进入公众视野;5月份以来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口水战,让整个行业对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关注持续升级;而它为比亚迪汉提供的605KM的综合工况续航和3.9秒破百的加速性能,更是一次极佳的宣传。
困境中的比亚迪
“汉”引起的轰动令比亚迪兴奋不已,它太需要这样一款精品车型来摆脱困境了。
比亚迪是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它所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覆盖了从AO级微型车到MPV的所有细分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亚迪几乎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不过这几年比亚迪的日子明显不太好过。
2017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出货量被后起的宁德时代轻松超越,后者至今仍稳居行业第一;2019年,比亚迪保持了4年之久的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地位被特斯拉夺走。它所力推的磷酸铁锂电池2019年的市场份额已经不足3成,仅能依靠商用车维持微弱的存在感。
销量数据更是让比亚迪尴尬不已。5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11325辆,同比下滑48.29%,它一直宣称要“消灭”的燃油车却取得了同比增长70.5%的业绩,成为比亚迪销量数据中唯一的亮色。
很明显,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前有一骑绝尘的特斯拉,后有逐渐成长起来的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穷追猛打,比亚迪再谈“干掉特斯拉”已经没有多少底气了,保住眼前的市场地位才是当务之急。
醉翁之意不在酒
无论是比亚迪官方口径,还是旁观的各媒体,都将“挑战特斯拉”看作是比亚迪汉的使命之一。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使命”,比亚迪可能并没有多大兴趣。
比亚迪汉的预售价格在23万到28万之间,与国产后价格持续下探的特斯拉相比,这样的价格并没有多少竞争优势。20多万的电动汽车对中国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便宜,再加上国产汽车在品牌号召力上的天生缺陷,这款车不太可能成为MODEL 3那样的爆款,靠比亚迪“汉”来迅速提振销量并不现实。
比亚迪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汉”的出现,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比亚迪在丢掉动力电池出货量冠军的宝座之后,已经不再坚持丰田式的“垂直整合”战略,转而走向开放,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刀片电池以及其它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外供。目前比亚迪已经分别与奔驰、丰田、日野这样的重量级厂商组建了合资公司,如果比亚迪“汉”能够成功塑造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高端形象,那它的开放战略将得到更多厂商的肯定与支持,这恐怕才是比亚迪的真正目的。
点评
中低端车型始终是比亚迪的基本盘,它不可能像特斯拉一样靠几款精品车型打天下。比亚迪“汉”代表着比亚迪的最高技术水平,刀片电池能应用于“汉”,当然也能应用于“唐”“宋”以及其它厂商的车型。因此“汉”未必能在销量上立竿见影,但它对比亚迪整体实力的提升却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