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新汽车下半场,格局重塑
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显示,造车新势力仅剩哪吒汽车10月销量达到1.8万辆,其他品牌大踏步放慢增速。榜单前列,一大批传统汽车转身而来的造车品牌销量持续攀升。曾几何时,造车新势力在概念和销量上遥遥领先,被外界视作新汽车的先行领跑者。或许谁都不会想到,在新汽车的2.0时代,这样的格局在悄然发生变化。
2022-11-17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谷博文
11月10日,中汽协公布10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其中一项数据显示,在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7.6%和81.7%。可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仍呈现出平稳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通过各大车企公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发现,多数企业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具体看来,在10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中,无论是销量数据还是同比增长幅度,位于前10名的大多是传统汽车,而备受行业关注的造车新势力们则相对落后。
尤其在曾经的第一梯队中,造车新势力销量表现不太尽如人意,虽然蔚来和理想当月都取得了破万辆的成绩,但环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与此同时,小鹏汽车的销量更加惨不忍睹,不足6000辆。而哪吒汽车则呈现较强的增长势头,凭借1.8万辆销量排名第六,且领跑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
这样看来,造车新势力当前的发展势头似乎有所减弱,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则迎风直上。作为曾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标杆企业,造车新势力车企一度被很多人认为他们是新汽车的未来,但随着汽车工业进入2.0时代,它们的步伐开始放缓。
对于造车新势力车企的发展现状,相关专家表示这并非是一个偶然现象,其背后深刻反映了汽车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尤其表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
一、汽车终究是一个系统化工业,最终比拼的是企业体系力。
在新能源发展初期阶段,很多造车新势力凭借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智能科技以及贴合用户的营销思维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这一阶段中,造车新势力销量得到稳固上升,蔚来、小鹏、理想以及现在的哪吒等企业都将销量超过万辆,甚至接近2万。
但进入到新时代后,曾经头部造车新势力的这种先发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汽车是规模化产业,当新产品上涨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须要有体系化的支撑。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造车新企业相比传统汽车制造商,无法像大型车企一样抵抗来自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调整各方面的风险。
因此,当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市场规模扩大的时候,企业体系化优势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调整远比大家想象的快。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几乎每个传统汽车制造商都提出了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且战略规划长达三年甚至五年。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传统汽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很难。
事实远非如此,传统汽车企业当然正以庞大且较快的新能源汽车增量占领整个市场的主导地位。
除了比亚迪这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已经完全投身于新能源汽车市场,10月销量达到21.78万台,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20万台,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也在10月份交上一份亮眼的成绩,其中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超过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0%;广汽埃安再度突破3万辆,前10个月累计销量超过21万辆;问界连续三个月破万;吉利汽车旗下极氪也首次突破万辆,整体新能源汽车实现2.8万辆。
从市场反馈来看,传统车企的转型速度、产品演进速度要远远高于外界预期。
三、大众化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壮大。
不同于造车新势力在高端消费市场的成功,当前市场销量正在向大众化消费市场倾斜。
此前汽车预言家曾经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是哑铃型结构。但随着市场教育的完成,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向纺锤型市场结构过度。
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消费者更加倾向于10万至20万元的价格。中汽协数据显示,在前10月中15万-20万的新能源乘用车型销量最大,且同比增长最显著,高达241.6%。
目前,部分造车新势力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蔚来也将推出定位在10万-20万元区间的萤火虫品牌。由此可见,推出大众化品牌,实现产品降价很可能是改变造车新势力接下来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它们不得不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