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快消式造车:主流品牌的坚守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200多年前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对于彼时境况的判断,放在今天的中国汽车行业仍然适用。
2024-03-25 | 出处: 李鸿武 | 责编: 李鸿武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200多年前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对于彼时境况的判断,放在今天的中国汽车行业仍然适用。
2024年的汽车行业,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平凡。一面是站在产销双双突破3000万的起点,头顶全球出口第一的桂冠,恰如王小波口中的“黄金时代”;一面是价格战的空前激烈,有的资金链断裂停、有的连年亏损,车企们一脚踏进“血海求生”的荒诞副本。
截然相反的两种境况揭示了当前的汽车行业并不绝对乐观,在看似一派繁荣的表象之下其实隐藏着“背阴面”,高昂激进的数据掩盖了背后的复杂现实。
一个最显著的现象是,伴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与新的商业逻辑的引入,当前的汽车行业似乎正在陷入一种“快消式造车”的误区,将汽车产品当作“快消品”而非“长期耐用品”的本质去打造,也因此掀起了行业内关于汽车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长期价值的新一轮探讨。
01
“快消式造车”的行业误区
在行业惯例中,一个全新的汽车产品从最初的立项到产品研发、落地、验证、正式推出以及最终交付,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周期。但在今天的汽车行业,这样的节奏效率似乎正在失去普遍性和权威性,很多新造车企业的新品研发周期缩减至18-24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其底层逻辑在于,汽车产品由原先的硬件优先的制造逻辑转变为以软件为先,在研发流程和组织管理上聚焦于车辆的系统和功能而非零部件。
然而,在这看似畅通的逻辑下,其实隐藏着不小的“陷阱”,那就是汽车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大宗消费品,并不具备成为“快消品”的基本条件,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跳出实用性、耐用性,盲目追求产品的快速迭代,本身就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的产品,其开发与验证过程是否足够成熟?以“快消品”的思维快速推出的新产品,其可靠性与耐用性真的合格吗?
对此,市场就是最直观的答案。不同于过去一款车型可以稳定销售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普遍情况,如今一辆新车上市不到一年便开始进行改款、换代,许多未经充分验证的、不成熟的产品在推出后的两到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被快速替代和遗忘。
在近年来J.D.Power发布的新车质量研究报告中,我们也能够明显看到,当前汽车行业新能源新车正在面临着质量不断下滑的困境。对比2022年,2023年每百辆新能源汽车之中,出现问题的车辆增加了21台。包括断轴、断电、黑屏、车机故障、空悬故障等等质量问题,自燃、刹车失灵、驾驶辅助失效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用户的行车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
对此,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涛曾表示:“其背后的因素是多重的,既有新车开发周期紧缩的压力,也有越来越复杂的科技配置所带来的品控和适配问题。”
02
快消式造车:真需求还是伪概念?
表面来看,“快消式造车”似乎并不面目可憎,它源自于企业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获胜”的手段,也反映了整个汽车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和对于用户需求的迎合。但如果细细剥开覆盖于表层之上的“糖衣炮弹”,其实会发现,无论对于用户还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种“快消式”的产品建设逻辑都很难称得上健康。
在“快消式造车”的裹挟下,很多车型往往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却并未考虑用户的真实用车场景。诸如冬天弹不出的隐藏式门把手、烈日下无遮挡的全景天幕、屏幕按键代替物理按键等,这些脱离了真实使用场景和真实需求的“伪技术”,既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又徒增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再比如,随着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的概念越炒越热,一些车企为了率先抢占风口,常常以L2.9、L2.999级自动驾驶等话术进行宣传营销。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也并未真正考虑过用户在用车时的真实价值和安全保障。
甚至部分企业为了快速推出产品,选择将半成品交付给用户,再通过后续升级的方式逐渐完善,并美名其曰为OTA。
有行业人士认为,“快消式造车”从根本上触及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当这种盲目卷速度、卷参数的造车思维成为主流,势必会对那些真正为用户造好用、耐用的车的企业形成挤压,最终的结果将是“劣币驱逐良币”,无益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今行业内初显的同质化竞争、恶性内卷其实已经给了我们警示。
03
看透本质,长线制胜
据某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即便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安全性与质量依然用户购买车辆最先考虑的要素,而非盲目追求产品的更新迭代、花哨功能。
不可否认,在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消费者的目光总是在第一时间落在那些新鲜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汽车产品,这是来自好奇心本能的驱使;但当真正消费时,人们又会从真实需求出发,率先考虑哪些真正为用户负责、为用户提供最安全、高品质的产品作为首选。而这恰恰与广汽本田的产品建设逻辑不谋而合。
在由J.D. Power颁布的中国汽车保值率风云榜中,广汽本田常年领先,2023年更是以57.15%的保值率获得合资品牌汽车厂商保值率第一。“匠心质造”的造车哲学和大厂原生背书,为广汽本田带来了高保值率的神话,也使得广汽本田在当下“快消式”造车的大潮下,依然保留着对于长期价值的坚守。
在广汽本田看来,造车的本质,不应当是造一辆两三年就被快速替代的、高级而不实用的“快消品”,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需要的是一辆可靠、稳定、开不坏的好车,一个解决用户真实需要的长期耐用品。
以B级神车本田雅阁为例,从1999年引入中国市场到今年全面换代的十一代雅阁,广汽本田始终坚持“四年一周期”的垂直换代,每一代车型都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验证成熟的基础上,提供给用户更加长期、稳定的利益选择。相对应的,市场也绝不会抛弃这样真正以用户为中心造车的品牌,去年,雅阁全年销量达到17.12万辆,在竞争激烈的B级车里仍然是领跑者。
与此同时,在技术创新层面,广汽本田也始终坚持技术成熟度大于市场新鲜度,在打造“长期耐用品”、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去做加法,始终与时俱进。
比如聚焦于技术成熟度更高的插电式混动,而不是盲目追求纯电路线,推出雅阁e:PHEV和皓影e:PHEV两款战略性的插混产品,无论满电还是亏电,都能保证始终如一的动力性能、驾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真正做到“一车全场景,一车跑天下”的体验,给到用户电动化时代的出行最优解。
再比如智能化升级,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在智能化上做加法,Honda Sensing 360集成了多项实用安全辅助功能,以高精度技术带来360度安全守护,包括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S) 、盲点显示系统(LaneWatch) 、车道偏移抑制系统、交通标识智能识别系统、后视动态提醒系统、盲区监测系统、360°全景影像系统、附带低速追随模式ACC等,对消费者来说,这些都是充分考虑安全的实用性驾驶辅助功能。据了解,2024年广汽本田将全球首次在雅阁车型上搭载接近L3级别的“Honda SENSING 360+”, 可精确检测驾驶员的异常行为和周围道路环境,防止事故发生,助力广汽本田实现“2050年交通事故零死亡”的企业安全愿景。
可以看到,不同于当前很多“快消式造车”脱离真实使用场景的、宣传大于实际的产品或技术创新,广汽本田则是凭借着长期对于用户需求的洞察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赋予用户更实在的用车体验,而非凭借情绪造车。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审慎乐观”,即对未来事物的发展趋势秉持乐观清晰的预判,但并不因此失去对于危险的本能感知。面对巨变的环境,只有那些始终保持信心、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的企业,他们的体系、模式与策略才是当下和未来制胜的关键。
站在当前“快消式造车”的时代乱流下,广汽本田无疑一个绝佳的参考案例,始终坚定拒绝与伤害用户和市场的行径为伍,坚持以扎实的产品、技术的推进拨开时代迷雾,以长线的战略眼光和规划去做布局,做艰难但正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