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消费者造车①|“十年磨一剑”
1998年6月11日,那一天的上海十分湿热。上汽大众首批21名精英技术人员在简单收拾行李之后,踏上了前往德国为期三年的全过程开发综合培训之路。
2024-08-19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1998年6月11日,那一天的上海十分湿热。上汽大众首批21名精英技术人员在简单收拾行李之后,踏上了前往德国为期三年的全过程开发综合培训之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之后,他们克服语言障碍和生活饮食上的差异,将在德国大众学习到的国际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及方法带回中国。在首批学员回国后不久,上汽大众又陆续派了多批技术人员前往德国。这些接受全过程开发培训的工程师们,之后都逐步成为上汽大众开发工作的业务骨干。
到了2004年,汽车市场上的竞争者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也对汽车有了更高的需求。上汽大众嗅到了压力,认为从德国引进的大众轿车和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此前在引入帕萨特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与德国联合开发的经验,其培养的自主研发队伍已经成形。于是,上汽大众开启了从联合开发迈向自主研发的计划。同年7月份,上汽大众与德国大众共同启动了关于全新A级车设计市场调研项目,那也是中德双方第一次在研发设计上展开合作。
据老一辈的上汽大众设计师回忆,当时他们并没有直接上手产品的造型设计,在项目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的时候,他们只是做最前期的调查工作,到全国各地走访经销商以及潜在客户代表,收集造型设计信息。
直至2005年3月17日,上汽大众与德国大众造型中心决定共同策划全新整车设计开发项目,设计团队才开始着手进行详细的概念创意以及草图方案的绘制工作。之后一年多的时间中,上汽大众设计团队对该项目进行了模型方案展示、细节数字化设计等,整个项目一直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到了2006年,桑塔纳3000已经卖了快2年了,上汽大众需要尽快考虑什么样的产品能够延续桑塔纳的荣光?怎样才能造出一款真正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汽车?
所有的问题都亟待解决。恰逢这一年上汽集团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新一轮自主造车行动,于是上汽大众决定打造一款真正适合中国家庭消费者的紧凑型轿车来打开家用车市场,开启上汽大众自主化造车的新阶段。
在2006年11月18日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上汽大众正式揭幕了一款概念车——Neeza,这是一款以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为灵感源泉,集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汽车工业科技成果于一身的概念车,它的推出标志着上汽大众有了首款具有国际水平的本土开发概念车。
Neeza概念车亮相之后并没有进行其他细节的公布。当时公众并不知道,上汽大众推出的这款Neeza概念车,实则是一个已经经过了多年准备的项目。巧合的是,2007年上汽大众内部上马了代号为Model Y的研发项目,很多内部员工也不知道那具体是一款什么车,以为是对外宣传的“桑塔纳4000”。直到最终的产品推向市场,大家才知道公司重点Model-Y项目就是朗逸。
那时再看Neeza 概念车和初代朗逸之间的联系,就会发现它们的前脸、腰线、尾灯造型等元素都是极为相似的。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当时的审美喜好和消费需求,上汽大众把概念车的尾巴去掉,改成了一款正儿八经的三厢轿车。
2007年,整个上汽大众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团队都在为朗逸忙碌着。这一年德国大众集团也与上汽大众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上汽大众的研发体系被纳入到了大众全球研发体系当中。
整个朗逸的设计任务是由大众集团中国区设计总监罗西蒙与他的中国拍档蔡谦共同率队完成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西蒙对朗逸是这样总结的:从外形上讲,朗逸是在大众框架下进行本土开发的,但是同时这款车又融入了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这种融合绝不是肤浅的,而是深入到朗逸灵魂中的。
要知道,在朗逸之前,德国大众引入中国的车型改动都不大,即便改动,也必须由德国大众亲自操刀并进行论证。而上汽大众主导研发的朗逸显然打破了这一传统。
从草图到整车造型确认,朗逸通过大大小小近20个模型的反复锤炼,50逾次的设计方案的反复推敲,30多位中德设计师、模型师的呕心沥血,成就了这款具有德系纯正血统、同时兼具东方审美的国民车型。
2007年4月24日,朗逸全部造型工作优化完成,上汽集团的高层领导在看到最终设计时,就认定这是中国汽车消费者想要的一款家用车。中国人喜欢大空间,朗逸的车身尺寸就接近B级车标准;中国人喜欢流线型,朗逸的车顶线、前大灯、腰线细节尽显丝滑;中国人喜欢豪华内饰,朗逸就搭配了桃木、浅色与细致的真皮材质……此后,朗逸也顺利通过验收,紧张了两年多的上汽大众设计团队终于可以放松下来。
那时,距离上汽大众精英赴德学习正好10年,可谓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