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做规则的“守护者”
最近的魏建军很忙。
2024-09-14 | 出处: 寰球车评 | 责编: 谷博文
最近的魏建军很忙。
9月12日,刚刚结束与埃及总理穆斯塔莎·马德布利的会面的魏建军,又马不停蹄地现身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直播间。在与主持人董倩的对话中,他再一次直言不讳将对行业现状、时代之问的思考和想法和盘托出。
在这场推心置腹的交流中,“规则”是魏建军最频繁提及的词汇。他提出“中国汽车企业缺少遵守规则的能力”“只有在同一个规则下,我们的产业才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长城汽车愿意做规则的‘守护者’。”
完整地听完魏建军的发言,其实并不难以理解魏建军对于规则的强调。当前,中国汽车行业资本化扩张、产能化扩张成为常态,价格战越打越凶,“赔钱赚吆喝”、“利润换市场”成为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多企业不惜牺牲对质量的要求、成本的底线,几乎整个产业链都缺乏真实的利润支撑。在魏建军看来,这本质上其实恰恰是规则意识缺失的结果。
而魏建军所说的“规则”也并非是指设置一个框架去限制汽车行业的想象力、创新力,而是思考如何创造一个真正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从而推动整个产业更加健康的、高质量的发展。
| 长城汽车“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么,如何遵守这一规则?长城汽车给出的答案,也是长城汽车一直以来所遵循的一条朴素的商业哲学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基于稳态的市场规则来做事情,品牌向上、技术向善、品质优先,但另一方面,又能够不被市场情绪所裹挟,不被眼前乱象所干扰,这也是长城能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力、保持竞争力的核心。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汽车市场竞争、价格战打得如何激烈,长城汽车始终坚持不打“放血式”的价格战。这是因为在长城汽车看来,稳定且合理的利润,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才是企业健康发展、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的保障。
用魏建军的话来说就是,“长城汽车宁可销量少一点,市场占有率少一点,也要选择有质量的竞争,而不是无底线地低于成本价卖车,扰乱市场秩序。”他强调,“造车不能只看一城一池的得失。就算销量跌出前十,我们也要走正确的路。”
如果说这是长城的“不为”,那么长城的“为”则体现在对于底线思维的坚守。长城汽车认为,一辆车应该为用户守住的底线,第一是安全底线,第二是技术底线,第三是品质底线,第四是用户底线。而不同维度的底线背后,是长城力求为用户交付品质过硬、安全可靠的产品的初心。
以徐水试验场为例,早在2015年,长城汽车便建成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第一座,也是第一个获得资质的综合性试验场。包含操纵性、舒适性、整车腐蚀等10个典型功能模块以及100余种典型特征路面,每款车型都要在这里“扛住”至少7000公里测试,相当于用户日常开车30万公里,才能交付给用户。
而正是在这样的理性框架下,加之长城数十年如一日对于成本控制能力的把控,可以看到,其积极影响已经在长城身上有所呈现。
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的营收达到914.29亿元,同比增长30.67%;净利润70.79亿元,同比增长419.99%。据民生证券预测,预计2024-2026年长城汽车净利润为139.2亿元、166.2亿元、180.9亿元。
| 长城的“第二增长曲线”
当然,在战略上保持定力,并不意味着战术上的循规蹈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长城汽车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在稳态发展中寻求突破。
比如在当前市场中最为关注的智驾层面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长城汽车早在2011年便开始进行相关布局,到今年已经在智驾系统上完成三次大迭代,比很多所谓新势力、甚至科技型企业还要早。用魏建军的话来说,“长城汽车对于智驾的理解其实是非常深厚的。”
这也是一向严谨的魏建军敢于在此前的蓝山发布会中喊出“蓝山是最好的车”“应该把第一梯队去掉,长城汽车智能化就是第一”的底气。包括在不久前的成都车展中,长城汽车集团副总裁、魏牌新能源总经理刘艳钊提出,“长城汽车在智驾方面属于‘扫地僧’级别。”
以目前全新蓝山搭载的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为例,通过超级硬件配置、端到端大模型、超算中心三个层面的技术加持,不依赖高精地图,便可实现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尤其是在端到端大模型方面,长城已经达到第三阶段,实现从感知到决策全链路控制,这也是为什么全新蓝山能够实现响应速度、迭代速度的领先。
如今,长城的智能驾驶团队人员超1200人,核心算法人员超150人,技术研发占比90%以上。不仅具备领先的算法研究能力、数据研究能力、训练仿真能力,也具备丰富的工程化研发经验,系统架构设计经验,系统安全经验以及多项目并行的量产开发经验。
可以看到,在智能化、智能驾驶这条新能源汽车的“第二增长曲线”上,作为传统企业的长城并没有掉队;相反,其实力和潜力其实超出了很多的预料。伴随着新一代智能化科技落地,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赛道上,长城汽车大有可为。
| 向上走,向外走
回到采访的主题,“中国汽车汽车品牌如何一路向上”,在长城汽车看来,中国汽车不仅要向上走也要向外走。
魏建军指出,“全球化是汽车天然的属性,一个汽车企业如果没有全球化,生存都是问题。”他还曾表示,“长城汽车在海外必须赚钱,有质量的海外占有率是长城汽车品牌向上、规模向上的关键。”
事实上,长城汽车在创立之初,就已经坚定了“全球化之路”。从1997年开始出口皮卡车型,成为第一家中国汽车出口的企业,到今年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62.59%,海外市场已经越来越成为长城业务的一大亮点。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今年以来,长城在组织架构、战略布局等方面针对海外市场的调整,其实在不断提速,而海外业务在长城的体系架构中的地位也在持续上升。
今年5月31日,在一场长城内部举办的名为“赢战海外”的国际组织暨机制变革大会中,长城将海外市场重组裂变为十大“战区”。第一次在组织形式上改变了原本只做贸易业务的模式,以区域为单位,进行研、产、供、销、服系列资源的统一调配,直接对接市场和用户。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海外团队沟通汇报的层级,也更容易在走出去的同时走进去,加深对当地市场的理解。
未来,长城汽车在海外将专注于“一个长城”战略,力争在2024年实现50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中,哈弗品牌将挑战30万辆,皮卡6万辆,坦克5万至6万辆,魏牌和欧拉品牌将在海外重点市场推广。根据计划,到2030年,长城汽车预计海外市场销量将超过百万辆。
此外,在采访中,魏建军还将汽车企业出海比作参加奥运会。他认为,中国汽车品牌想要向上走,走向全球,就要遵守国际上的规则,“因为规则并不是我们一个国家定的,去改变大的规则是不太现实的。”只有按规则办事,才能真正赢得国际市场的尊重,真正将中国汽车产品推向全球。
必须承认,长城是一家“有性格”的企业,在当前愈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种性格为长城招致了很多非议,却也恰恰是这种性格,给了长城不随波逐流,有所为也有所不为的勇气。相信伴随着其坚定有序的发展理念、沉稳扎实的战略定力的释放,长城还将带给外界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