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不客气背后的“文化密码”
“我认为,驱动奇瑞越过一个又一个山峰的是奇瑞独特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可能包括从芜湖周围吸收的徽商文化、小岗村文化以及奇瑞自身的小草房精神,还包括尹同跃身上一种‘兄长’特质。”
2024-10-21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我认为,驱动奇瑞越过一个又一个山峰的是奇瑞独特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可能包括从芜湖周围吸收的徽商文化、小岗村文化以及奇瑞自身的小草房精神,还包括尹同跃身上一种‘兄长’特质。”
10月17日,在北京飞往南京的航班上,寰球汽车偶遇了曾经担任奇瑞汽车副董事长的郭谦。谈及今天奇瑞为何能完成一个有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跨越的时候,郭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与此同期,奇瑞全新打造的智界R7以及核心技术正在合肥滨湖科学城作为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的一部分,接受中央领导的视察。
而在一天以后,10月18日,奇瑞科技创新大会在芜湖召开。这是一场超过3000人参加的大会,既有20多位不同领域的权威院士,也有来自全球一百多个不同国家的700多名投资人朋友。
在现场公开发言中,尹同跃明确表示,“今年我们的新能源开足马力,12月份要过10万辆,确保第三,力争第二。”明年,奇瑞的智能化也要不客气了,必须进入行业头部!用尹同跃的话来讲,每年的科技创新日,都有一个“吹牛”标准。今年的“吹牛”指标,就是智能化。
没有人质疑奇瑞这种目标的实操性,因为奇瑞在用实际成绩证明自己能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不久前,奇瑞发布9月销量,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一行行数字却传递出来自奇瑞上上下下的活力和喜悦。数据显示,今年9月,奇瑞销售新车24.45万辆,同比增长28.6%;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突破5万辆大关,同比增长183.4%,创造历史新高,进入“行业四强”。
在如今比亚迪日入1亿、理想汽车以周为单位进行销量统计的“魔幻现实”当中,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这其中的含金量,其光芒也不可避免地被前者所掩盖。但如果从这种惯性中回过神来,其实会发现,“悄无声息”的奇瑞已经默默打破了不少刻板印象。甚至单论销量,奇瑞已经实打实地干到了国内第二。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曾经评价,奇瑞这两年业绩蹭蹭地往上窜,让很多同行都羡慕,这中间一定有它的道理在其中。这对于有的“迷失了方向”的企业来说值得深入地对照思考。
很多人惊讶,也有很多人后知后觉开始研究,作为汽车行业公认的“老实人”,奇瑞的起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感觉好像一下子“起来了”?以及更深刻的,奇瑞今天的变化、今天的表现究竟源自哪里?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问题的答案也许有很多,一篇文章也不足以概括。因此本篇文章,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观察视角,来试图解释一下奇瑞种种“不可能”背后的可能性。
01
尹同跃,一个酷似“兄长”的董事长
我们常说,一家企业的领导人的性格往往会深刻影响企业的调性。
就汽车企业来看,今天中国汽车市场中很多企业其实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质。比如魏建军治下的长城汽车,直率生猛,常常敢说敢干地令人惊讶;再比如李书福领导的吉利汽车,于幕后运筹帷幄,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过分参与江湖中的纷争,却也总能准确地切入市场竞争,机敏多谋。
相比之下,尹同跃的性格特质并不突出。但这也是尹同跃身上最为显著的特质之一 ——看似没有鲜明突出的单一性格,实则这正是尹同跃最核心的性格特点表现。所有接触过尹同跃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的温文尔雅,能把身边所有人照顾的很好,让所有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这也让尹同跃在奇瑞内部呈现出一种类似“兄长”的领导气质。不同于中国很多企业的家长制权力集中,尹同跃似乎总是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施展个人魅力让下属心服口服、主动追随。他也不去过度讲个人对事物市场理解,更多的是带着大家一起去学习,一起去研究,一起去前进。强调共同的愿景与目标,用合适的资源激发凝聚下属。共享组织利益,强调互惠性的社会交换,不逾越底线。
这种性格传导至企业身上,一个很明显的特质是无论是产品规划、发展战略还是营销传播,奇瑞表现得都要更加低调、谨慎和务实。但同时这种务实和低调,带来的效果确实显而易见的。
走到芜湖,走进奇瑞,很多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奇瑞的凝聚力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很多人越来越相信尹同跃说的话,相信尹同跃的决策和判断,一起拧成一股绳想要把事情干成。这在产品发布会上奇瑞方面领导越来越大的嗓门,越来越自信的表述,员工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明白、越干越自信的状态中也可以窥得端倪。而一旦这种内部信心、内部力量建立和凝聚起来,形成的对于企业整体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仔细观察目前新汽车时代中一些落后的、动作缓慢的企业,其实很多不是没钱,也不是没机会,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从内部的人员开始,就对于企业的转型或对于新时代的适应缺乏信心。对外的营销尚可以粉饰,但在企业内部,员工有没有积极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有没有信心,是最直观的和具备影响力的。
02
文化是企业竞争的“终极法宝”
奇瑞高速增长态势的背后,离不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就像郭谦对寰球汽车表示的那样,奇瑞身上至少有三种截然不同却相辅相成的文化与精神:草房精神、小岗村文化和徽商文化。
安徽人是中国汽车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无论是尹同跃、李斌、王传福还是一批中国各大企业当中的职业经理人,他们都是从安徽走出来的中国汽车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都有着徽商的某种特质。
自古以来,皖南由于良田较少,人口众多,为了生计,走南闯北,有“徽骆驼”之称,其突出的特点:一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二是“贾而好儒”,崇尚知识;三是知恩图报,回馈家乡。这些在“汽车徽商”——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蔚来董事长李斌等身上,都有充分的展现。
上个世纪90年代,为改变安徽的地方经济结构,抓住轿车进入家庭的发展机遇,安徽省在芜湖市启动了“951工程”,尹同跃响应号召,从长春一汽回到了安徽,在芜湖城北的荒滩上,几间简陋的“草房”中,开启了奇瑞的创业之路。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尹同跃带领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小草房"也逐渐成为了奇瑞创新创业的文化图腾,并演变成了奇瑞汽车独特的"小草房精神"——有骨气,敢担当,不惧困难,永不放弃,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梦想,永远保持忧患意识。
因此,可以看到,在这样的文化底色之下,在奇瑞发布“瑶光2025”战略的第二年,奇瑞就迅速形成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银河生态五大技术领域的全面进阶,构建起一整条面向新时代用户需求的技术价值创新链。一改此前市场中对于新能源、智能化技术落后的印象,这也是奇瑞能够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的残酷竞争中“触底反弹”的核心。
而在高速发展、稳步向前的同时,奇瑞又保持着对于企业发展的忧患意识。在不久前的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高层论坛上,尹同跃在演讲中再一次提及新能源表现,他认为,“我们实际上是表现最不好的一家,基数很小”“想追比亚迪,但越追越远”。可以看到,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奇瑞已经完成了“不客气”的目标,但对于奇瑞来说,这还远远不是终点。
那么,如何理解奇瑞身上的“小岗村”文化呢?除了普遍意义上的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之外,最核心也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在于其组织管理上的灵活、内部协同的高效,类似于小岗村文化中的“包产到户”。
早在2019年,奇瑞就开始效仿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实行阿米巴模式,组建了15个一级阿米巴、37个二级阿米巴以及15个三级阿米巴。其中,每一个阿米巴都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小团队,拥有自己的销售额、成本和利润目标,每个员工都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更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到,奇瑞旗下的四个子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每个品牌都有着自己的事业部,既各自为战,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差异化的竞争,又能够相互激励,彼此激发活力,最终推动整个企业的飞速发展。
总的来说,奇瑞是一个具备着极强的文化自驱力的企业,车型会迭代、技术会进步、人才会流动,唯有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奇瑞最终极的竞争法宝。
03
可复制的奇瑞“样本”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今天需要着重的研究奇瑞的文化?答案可能超出大家的预期,因为奇瑞的文化不具有偶然性,他是真正一步一步干出来的。
相比于当前站在闪光灯中的华为、小米等所谓“一鸣惊人”的企业,奇瑞其实是一个更加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样本。这是因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华为、小米具备了太多的特殊的、不可复制的,甚至是偶然性的因素。而奇瑞不是,从小草房到世界500强,在新能源领域从此前的倒数到今天的行业四强,奇瑞走得每一步都是有迹可循、有本可依的,能够学习和复制的。
回过头来看,奇瑞其实就是做对了两件事:一是依托技术创新建立自身的护城河,完成奇瑞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围;二是通过内部信心的建立,发挥企业的生态活力,持续激发企业向上的潜力。
也正是在做对这两件事的基础上,目前,奇瑞成为全行业唯一燃油、新能源双增长,国内、国外双增长的汽车企业。不久前,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奇瑞更是以390.91亿美元的营收首次入榜,位列第385位。
尤其是作为一个国资占比很高的企业,奇瑞的整个效率体系的超越,新能源转型的速度,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融入度,都是一个个清晰而生动的学习样本。
在创新大会现场,奇瑞还向外界宣告了其下一步的目标,“我们要像20年前投入发动机一样,把智能化,把AI作为奇瑞下一个20年、40年的重大机遇和突破方向。”“要让奇瑞从过去非常纯粹的‘理工男’,变成拥有超级大脑、超级智慧的‘Superman’。”按照此前“五年内投入不少于1000亿元”的战略规划,对此,奇瑞显然也是投入了重注的。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表示,企业发展好,车一定要卖得好,车卖得好,车一定要好。这个道理相信没人不懂。但往往这几句话成为了企业搞不好各部门间互相推逶责任的托辞。谁都有理由,谁都不担责任,结果企业始终搞不好。其实,企业发展出现问题,一定不是当下犯的错,也不是一个部门犯了错;同时,没有一个企业不会犯错。关键在于各部门间的协同。这也是我们常讲的体系能力。这是奇瑞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熬出来的。就像有人戏称是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熬白了头发才换来的。
正如尹同跃在演讲最后所说的,“奇瑞的事业才刚刚开始”。清晰而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知耻而后勇的企业定力、持续向上的发展势头,再加上上上下下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奇瑞的这份样本也在不断丰富着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