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夺“销冠”之后,上汽又带来了一辆“续航黑马”
在刚刚过去的3月,中国车市迎来新一轮洗牌。
2025-04-08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在刚刚过去的3月,中国车市迎来新一轮洗牌。
其中,上汽集团以38.6万辆的批售成绩,夺回月度销量冠军,这也是上汽集团继去年6月以来,再次稳坐中国汽车市场“头把交椅”。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12.6万辆,同比和环比增速均超过40%,成为了上汽集团销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在销量捷报传出之际,荣威品牌的新动作引发市场热议。近期,伴随着荣威旗下全新纯电车型D6的相关信息在网络上陆续公开,D6的续航表现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行业普遍面临“冬季续航焦虑”的背景下,纯电D6通过在不同环境下的实测数据,展现出良好的产品性能:
在接近-20℃的海拉尔极寒环境中,其极寒续航达成率达到75%;
在-6℃至14℃的北方冬季城区,实测续航达成率稳定在84%;
而在20°C的常规环境下,量产车实测续航达成率更是达到116.9%,呈现出超越标定续航的情况。
随着热度持续攀升,荣威也进一步披露了新车背后的技术底牌——首搭王牌三电技术的荣威第二代星云架构。那么,相较于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车架构,这套架构在技术原理与硬件配置上有何独到之处?它又是如何为荣威纯电D6的续航能力、稳定性提供坚实支撑的?
01
CTB上身,荣威纯电D6率先打开这场“技术战”
在荣威纯电D6身上,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无疑是一大核心亮点。过去,提到CTB技术,许多消费者并不陌生。这项技术通过将电池包与车身结构深度融合,从源头打破传统车身与电池分离的设计逻辑,在提升车体强度的同时,也为续航、空间、安全等多个维度创造了新的可能。
具体来看,CTB技术的第一大优势在于提升整车结构刚性和安全性。由于电池直接参与车身受力结构,其自身具备的高强度壳体与电芯排列被纳入车身底部结构承载中,使整车的抗扭刚性大幅提升,有助于提高车身的稳定性与碰撞安全性能。
第二个显著优势在于提升空间效率与整车集成度。通过取消电池壳体下盖和传统地板结构,车辆底部空间得以释放,进而在车内空间布局、车高控制等方面提供更高的自由度,也为造型设计与风阻优化带来条件。同时,CTB结构还可减少零部件数量与装配工序,从而降低整车重量与制造复杂度。
正是基于在结构和工程层面的革新优势,CTB技术在过去几年间多被应用于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比亚迪海豹等售价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车型上。但如今,随着技术日趋成熟、产业链协同优化,CTB技术正逐步实现向更大众化车型的“技术下放”。而荣威纯电D6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在轻量化方面,荣威纯电D6通过取消传统地板结构并对底部骨架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整车减重约16%。这一减重效果不仅有助于降低整车能耗,也为续航提升提供了基础支持。其次,电池与车身的深度融合,使整车零部件数量进一步减少,结构更加简洁,潜在故障点也随之降低,有助于提升整车的可靠性和用户的长期使用成本控制。
在整车性能层面,CTB结构带来的车身扭转刚度提升和电池布局重心下移,使得荣威纯电D6在动态驾驶中的表现更加稳健。尤其在高速行驶、弯道过弯时,车辆侧倾控制更佳,操控性更强,驾驶体验更加直接而清晰。同时,由于结构集成度的提升,整车高度得以降低10mm,在降低风阻的同时,也为造型塑造提供了更多可能,使整车姿态更加低趴、紧凑。
安全方面,威纯电D6将电池包深度集成到车身结构中,参与车身受力。承载式电池上盖技术的应用,将电池包的上盖和下壳体与车身纵梁、横梁等核心结构件紧密结合,构建起一个刚性更强的“盒式结构”,极大提升了电池安全防护等级,有效抵御来自外界的各类碰撞冲击。
在实用性方面,荣威纯电D6通过CTB技术将尾门门槛离地高度控制在716mm,为后备厢的装载和取放提供了更便利的使用体验。
通过荣威纯电D6的工程落地不难看出,CTB技术正在突破以往的技术壁垒,从只属于高端车型的“专利”,转变为能够服务更广大消费群体的“共用资源”。据悉,荣威纯电D6将实现全系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并有望将起售价下探至10万元区间以下,在当前纯电市场中,这一配置与价格的组合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对用户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可以更早、更低门槛地享受到高阶技术所带来的驾驶体验与安全保障,也反映出主流品牌在推动新能源技术普及化、平权化进程中的主动作为。
02
“反向虚标”卷王荣威纯电D6是如何达成的?
要实现“续航反向虚标”,荣威纯电D6的一体式热管理系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这一套一体式热管理系统能够整合整车的六大热源,并通过优化设计将上下车体、车内外温度环境与多组件的热量循环系统打通,形成一个高度协同且反应迅速的热调控体系。相比传统的热管理系统,这种集成式设计不仅有效提升了热效率,同时在结构优化和能耗控制方面也实现了显著的进步。
其中,系统的核心是深低温直接式热泵技术。与常见的间接式热泵相比,直接式热泵在换热过程中能更直接地进行热能传递,提升了整体的热效率。通过智能整合环境吸热、电驱余热、PTC等多种热源,这项技术能够更加灵活地调度能源,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综合热量利用率。数据显示,直接式热泵的制热效率较传统间接式热泵提升了25%至30%。
这一高效热泵系统使得荣威纯电D6的热管理系统在温度调控方面展现出优异的表现,能够覆盖-30℃至60℃的全温域,远超大多数同级别车型的适用范围。即使在极寒环境下,系统依然能保持高效运行。实测数据显示,在-30℃的低温环境下,荣威纯电D6的空调系统可在短短15分钟内将车内温度升高至25℃,显著提升了车辆在低温环境下的舒适性和实用性。这项技术的应用也是荣威纯电D6低温续航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除了提升制热效率,该系统还具备精确的能量调度能力。通过精细化的能量分级算法,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工况、电池状态和环境温度智能调整热量分配,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实现最佳的能效匹配。这不仅提高了整车能效,还确保了电池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区间,有效避免了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电池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的影响。
综合来看,荣威纯电D6的这套热管理系统在提升能效、增加安全性、优化低温性能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优秀的技术水平。正是这样一套全方位优化的热管理系统,让荣威纯电D6 的“反向虚标”从可能变为现实。
03
买“续航”?更买“安心”
正如前文所述,荣威第二代星云架构在王牌三电技术的加持下,荣威纯电D6已将续航、充电效率和安全性等关键性能进一步提升。那么,在消费者更加关心的电池方面,新车又表现几何呢?
据了解,荣威纯电D6提供两种电池选项,分别为53.95kWh和42.8kWh,CLTC综合续航里程为520km和450km。足以应对日常城市通勤、短途旅行或长途出行,避免了因电池续航不足带来的焦虑。
在电池衰减方面,荣威通过高效的电池管理系统,使得D6的电池在8年或15万公里的使用周期内,衰减保持在30%以下。对于消费者而言,电池衰减的控制有助于降低后期使用中的额外成本,避免频繁更换电池。
充电效率上,D6采用了原子化充电技术,30%至80%的充电时间仅需20分钟,充电效率高达89.6%,这不仅缩短了等待时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而V2L外放电功能的加入,也使得D6成为了一款更加适应多元生活方式的车辆,可以在露营等场景中提供额外的电力支持。
在荣威纯电D6的电池安全性设计中,车辆经过了包括火烧、短路、浸泡等多项极限测试,这些严苛测试充分验证了电池在异常情况下的稳定性。除此之外,D6的“三电终身质保”政策,以及行业唯一的“零自燃终身保障”,提供了全面的消费者保障,解决了用户对电池安全和使用寿命的担忧。
三电系统的终身质保覆盖高压电池、电驱动电机和控制模块,且不设限里程、不限车主身份、不限年限,这无疑大大增强了消费者对这款车的信任,尤其是在二手市场上,对保值率也有正面影响。
总的来说,荣威纯电D6的出现不仅为市场带来了一款在续航、充电效率、安全性方面均表现出色的纯电车型,更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能源车市场的技术进步与普及化。那么,荣威纯电D6的出现,能否为当下纯电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或许随着D6的正式上市,答案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