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大会论坛二: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该怎么进步?
各位行业专家开展了第二场沙龙,就新能源汽车场景探索、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销售政策优势以及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如第一场沙龙一样,5位嘉宾各抒己见,为新能源市场指出方向。
2019-08-16 | 出处: V讯网 | 责编: 崔浩凯
车市寒冬之下,新能源车的市场表现依旧保持增长态势,被看做是中国车市回暖的新支点。2019年,随着新补贴政策的落地,新能源车产业趋于市场化,消费者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新能源车?未来新能源市场又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技术、行业等角度去寻找答案。
8月16日,围绕着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寰球汽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用户满意背后的淘汰赛”2019新能源汽车消费论坛。以求通过论坛上的讨论,解决帮助消费者更清晰的认识现阶段的新能源市场,也为业内提供一个判断未来新能源市场的走向的依据。
图片中从左至右分别为:网易传媒副总编辑 张齐、威马汽车合伙人 资深副总裁 徐焕新、天际汽车联合创始人 董事 首席执行官 向东平、吉利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状、特来电副总裁 袁庆民、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 窦银忠
论坛中,各位行业专家开展了第二场沙龙,就新能源汽车场景探索、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销售政策优势以及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如第一场沙龙一样,5位嘉宾各抒己见,为新能源市场指出方向。沙龙内容实录如下:
网易传媒副总编辑 张齐
张齐:感谢寰球汽车,今天非常有幸我来主持这场新能源消费论坛的高端沙龙。上个月的时候在海口也参加了一场新能源的论坛,在那里面有一个统计数据吓了我一跳,说中国目前有统计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中含传统汽车品牌推出了新能源产品有103个了。那也就是说这个数字就意味着即便我们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这个宏伟的终期目标实现达到汽车市场的10%,可能一年达到250万300万辆的销量,事实上也不够103个品牌来生存的。
就是说在这种背景下,然后每一个新能源品牌针对新能源用户他的这种痛点,他的这种差异化的需求,提供差异化无论是品牌营销,产品定义,服务设计,其实就显的非常的重要,这个是决定在座的五位嘉宾有四位来自新能源的整车企业,是决定企业能否生存能否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接下来有请五位嘉宾先针对这个点来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你们心目中新能源汽车用户他的痛点,他的差异化的需求到底是什么,针对性的做了哪些设计。
威马汽车合伙人 资深副总裁 徐焕新
徐焕新:谢谢主持人,威马汽车到今天为止有一个统计,今年已经卖掉了8500多台车子,和去年的加在一块应该有13000多台已经在市面上。所以我觉得通过这1万多台的车子在市场上,确实基于打造比较好的大数据的平台,也做了内部的分析,包括利用内部的平台可以做很多特别的服务。
我觉得新能源汽车刚才主持人讲有这么多品牌,其实在一个很大幅度增长这样一个市场区间,其实在过去传统车也包括现代的新能源车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就是品牌在起步阶段会是很多的,经过一段时间就慢慢被消化了,实际上是大家看到了这个市场本身有他的潜力,智能网联服务方面都会有他的新意。今天上午李斌包括其他的一些嘉宾都谈到这个事,事实上作为新能源方面,我们也是新进入者,其实要同台竞争,只有竞争最后才可以产生出真正能够用户接受的这样的品牌或者是产品。
当然作为参与竞争的一分子,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首先要理解或者是了解用户的痛点,今天他们的分析报告很有意思,把这些点都提出来了,比如说充电、里程焦虑都说了,我个人认为他实际上是发展阶段的一些比较实际的,有一部分可能是因为确实这个电动车上午也做了一个比较,实际上我们现在全国轿车每年要卖2500万左右,我们新能源车只能卖100多万是很了不得。
如果你把他放到我们保有量来看就没有办法比了,一个是两亿多一个是两三百万,所以说很多很多的人对电动车本身他的功能究竟在哪儿没有特别多直接的感知,所以可能有一些很多误区,我个人认为里程是不是越长越好,这个就是很大的一个思维,大家是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进行反思的。
第二个场景化的使用,你场景化的使用你这个车每天只开三五十公里,你要我每天要背600公里的电池,无论是从效率来讲还是经济性都是很没有必要的,因为他要投入很多钱。所以说应该对场景化在随后的发展中没有了补贴,实际上是让整个市场回归自然竞争的一个状态,这是一个好事而不是一个坏事。
所以说威马汽车针对这样的场景要对用户的感知用户的服务体验就是用远程监控,我们大数据平台有一个威马数据池,对我们提供服务的可能性,事实上在很多事故发生之前可能要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故或者有抱怨,即使他在青海我们在系统里都可以了解到他究竟发生什么问题,很多情况下可以直接指导他通过遥控或者是通过手机就可以直接指挥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通过创新的利用大数据平台,利用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其实这个可能是整个新能源产业应该讲是要切入比较重要的一个切入的方向,通过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也可以解决他的里程焦虑。
威马充电APP在两年前已经推出了,现在已经有十多万个充电桩,威马跟特来电一块合作的,所以说把这个充电桩整合到这个平台里面,让用户现在已经有将近189个城市都已经有威马汽车了,有些地方只有几辆,有些地方有几千辆,我们要让服务达到智慧平台是很重要的手段,谢谢。
天际汽车联合创始人 董事 首席执行官 向东平
向东平:张齐说中国的新能源品牌100多个,中国的自主品牌是全球最多的,那在全球来讲其实就是我们原来讲6+3几大集团,在中国自主品牌也是有很多的,包括手机在全国来讲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厂商,100多个我觉得从数量来讲肯定是已经非常多了。但是其实在整个品质上来讲,或者是质量方面来讲,我觉得高品质高质量新能源的品牌,我觉得还希望能够有更多,当然天际汽车也希望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中国新能源汽车现在占全球一半甚至以上这样一个份额,新能源汽车这两年也发展非常的快,基本上每年都是50%到60%以上的增速,7月份出现了回调。我们看他销量的增长很快,当然这个绝对的规模还是非常小的,但是我觉得新能源更加高速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未来并没有到来,其实还有非常广阔的一个基础,那为什么这样说,我觉得新能源汽车或者是智能网联汽车对比传统汽车来讲,我觉得是有巨大的优势或者是机会。
首先现在讲可能新能源汽车主要从成本结构来讲可能是电池,那电池现在国家也在放开,另外一方面中国今天也有相关的一些报道,其实中国电池的技术也好包括整个全球电池技术还是处在一个指数级甚至是非常高速发展的状态,所以说整个技术性能的指标都可以大大的提升,包括他的成本也会急剧下降。我们讲现在比如说续航里程,原来我做新能源时间不长,两年多,但是其实在新能源行业里面也属于比较久的了,传统汽车一讲这个行业都是两年那都是新兵,那新能源行业两年是时间比较长的。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首先第一个见证续航里程现在是大幅度的提升,原来2017年的时候只有100多公里,可能是这样一个标准的水平,现在可能比如说去年2018年是200到300公里,今年所有的没有400公里500公里以上都是属于非常边缘化或者没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所以说他的进步是非常快的,当然可能看到大家讨论的比如说能量密度,包括电池每度电的成本,其实我觉得都会存在巨大的优化空间,这种空间会支持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汽车他有一个巨大性价比的优势,现在可能这个性价比的优势还没有到来,但是我觉得这一天肯定会到来,就是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加在一起的优势肯定会逐渐逐渐在后续出现,一旦出现这样一个拐点,那我觉得才是真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爆发点,这个是非常有可能的
当然还有比如说新能源的驾控性,大家开过新能源说我不会选择传统汽车,他的加速性他的操控性都是传统汽车不可比拟的,在性能方面也是有优势的。还有成本来讲,充电这个成本,我现在也是开新能源汽车,每个月的成本只有400多块钱,加油一般是1400元左右,每个月可以省1000多元。
保养成本也是一样的,新能源汽车天然适合智能网联联合在一起的,车联网的整个应用也是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架构会取得一个迅速的发展,这个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那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前提,天际汽车也是完全按照比如说从架构角度来讲,从车联网智能生态系统打造来讲,包括整个技术品质提升来讲,服务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充电桩也越来越多,将来有一天充电非常的方便,肯定会比加油更加的方便,当然这个肯定都是需要时间,所以说时间点新能源汽车还是在势能激烈的过程,到了这一天会有一个更大的爆发。
张齐:谢谢向东平,就像他所说的,之前网易有一个业务板块叫做严选一危,在上个月也做了第三方的15万以上用户特征的调研,后来也是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之前德国有一个汽车品牌他全球的技术老大说过一句话,说消费者不需要电动车,政府需要,然后这个话因为引起了很大的振动。
发现尤其是15万元以上电动车的用户,他在购买第一辆电动车的时候都是政策性的行为,但是在他用车以后拥有了对这个车无论是服务包括驾驶方面的体验以后,相当比例的用户,尤其是高端品牌选择了同品牌的重复购买,家里可能有两辆特斯拉甚至是有两辆蔚来,首次购车是政策导向,但是怎么样能够让用户迅速的转化为自己的粉丝。
接下来这个问题提给来自吉利的郑状,您是今天台上嘉宾里面从事新能源工作营销工作资历最久的,从您的这么多年观察来看,最近五年十年,中国的新能源车用户群体和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来如何的抓住这种机会?
吉利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状
郑状:好的,非常感谢马拉松的跑友还有各位嘉宾,还有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刚才为什么说是马拉松,其实在625之后我认为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到了一个马拉松的撞枪点,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策略,能不能到终点。我看到今天的主题淘汰赛让我想起了马拉松,就我观点来看,虽然说在新能源里面很多年,但我认为所有过程都是在变化当中,包括上午一直到刚才我都在学习当中,学习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还有一些方向。
所以我也非常感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还有吴老师举办了这样一场活动,我觉得自己过来也是学习到了很多。那就我个人来看,说到用户,我认为要把他变成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要为用户的负担做减法,第二个要为用户的服务做加法,这两个一个减一个加我认为是在淘汰赛当中能不能在调整过程中向前走的很重要一点。
体来说我们先从做减法2B端到2C端来看,就目前整个新能源销量的结构构成来看,基本上我们纯电也好插电也好,纯电占比还是70%以上,然后70%里面有将近60%以上是我们的网约车或者是出租车,就是对公市场,我觉得我们要把B端的用户关注起来,因为国家讲打赢蓝天保卫战是三年时间,我们算一下出租车市场的空间有100多万,网约车增量和存量的更新也有将近一两百万,加起来有400万的存量市场,在这个里面2B市场对用户的关注非常的关键。
所以说怎么为2B市场的用户做减法,我这边非常重要一点就是,第一个我们真续航,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所有对观市场车辆的使用都是满负荷运营的,他最可以检验一个品牌他背后的技术实力和他对用户带来产品真正的体验。第二个就是衰减度,很多用户对残值和衰减都是有担心的,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就这两点我希望大家整个行业都可以向前发展,吉利用了四年时间曹操出行,有4万台车在很多城市运营,最高跑赢跑到35万公里。
所以我们有这么庞大的数据,我们在这个数据的背后我们提炼出来如何为司机做减法,首先真续航上,我们刚刚来一个数据,第三方选取了800车做了一个测试,他平均跑了13.7万公里,他的衰减从1.4%到4.5%,他的容量保持率在96.7%,就是说跑了10几万的车他容量保持率还有这么高,这样的话其实在B端市场对用户的司机心理负担是一个减少。还有一个就是整个司机感受上面,其实目前我们B端很多司机,特别是开油车的或者是开汽车的这种出租车,他的痛点非常多的,我们测算了一下,从油、汽换到电,司机的劳动程度减少到了40%,他从手动挡变成了自动挡,他每天工作强度减少了40%,这个对身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
还有一个就是他里面没有气味,而且对他心情来说也是一个提升。这样我们2B端的司机都有家庭,如果他每天跑十几个小时他身体出了状况他的家庭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认为为我们的B端司机做减法这个是我们做新能源很重要意义的一点,不仅仅解决了就业,同时我们还提升整个B端司机的健康度。同时我们为司机在座椅上面,我们给司机定制了头等舱的座椅,因为这个需求来自于四万个曹操司机。
他们的需求就是未来B端司机很重要的需求,因为B端司机在大发展的情况下,对所有用户所有的市民都是宣传员,因为我们成都刚刚上了5000台出租车,有一个司机从19岁开到52岁,他开过所有的出租车,他讲了一点让我认识很清楚,他说还是电动车舒服,但是开这个车的时候以前没有人问他任何问题,现在开这个车很多乘客一上来就问这个是什么车,可以跑多远。所以说B端司机心情好了身体好了,不管开什么品牌的运营车辆,他都会推动我们整个C端用户对新能源的认知度,而且目前大家来看除了非限行城市B端市场的发展,未来在我们撞枪点C端的助力非常大,这个是我们为B端用户做减法,大家都可以去做,不刚是我们一家。
还有一个就是为C端用户做减法,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整个行业出现了一些安全的问题,其实对消费者都有一些影响,像我家人开的电动车,夏天的时候停在路边,他说你停在那会不会着火了,就是有这样的担心,虽然他很了解新能源很支持新能源,但是他也有担心,我还接触到一个品牌,我们一个同行他看到消息之后把地下的充电桩拿起来直接放到公司单位去了,就不在地下充电桩充了,这个问题不能回避,就是用户对安全担心的减法怎么做,我们需要一起来推,这是我说的为B端C端用户做减法。怎么做加法。
首先B端的加法我觉得需要大家一起来做,因为我们当时进成都出租车的时候,当时司机说这个车有辐射,第二个这个车只能跑200公里,其实就是受之前电动车的影响,所以说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把这个想法提升。C端重点讲一下,就是目前吉利下面的高端纯电品牌刚刚成立,目前怎么做加法,我们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更环保,刚才我看到我们王秘书长上面讲的除了车身生锈,我还关注到车里有异味,我们希望为用户打造是第三空间,我们第一款车他的车内空间是我们的生活第三空间,我们有的车主是我买了一个库存车时间太久了,他说你这个车里面没有味道,肯定是放了很久,所以说这一点让我们觉得也哭笑不得,但是我们最后为用户讲清楚了,这个是我们用的欧盟环保座椅去做的风格。昨天我们挪威有一家厂商过来要采购1000台,这个车他认为是最环保,这个就是为用户做加法,他在车里面不仅是买了一个电动车,在车里面可以感受到对他自己对老人小孩都有健康度的提升,而且车内是他生活的空间,更环保,这个是我们未来要通过这个方面为用户做加法。
第二个更安全,我们发现我们这款车有一个L2PLUS自动驾驶,这个为用户也是减少了很多的分心,包括语音控制也是减少了看手机的可能性,还有我们抬头显示,我们产品显示都基于安全上的设计,很多用户说我们配置过剩,我们就是过剩,就是给你带来加法的价值。这样再加上我们一键泊车让很多女士很喜欢,北京一个车主还在考虑当中,他为所有的车试驾做了一个PPT,最后他决定买这个车,因为环保。第二个他对一键泊车自动驾驶,他说我有了这个车就不需要老公,这个就是给女性用户带来一种加法。
第三个更快乐,目前我们针对我们这些为新能源做出贡献的车主,我们也提供了我们几何家的社群,我们8月2号会做一个活动,我们希望他因为拥有了新能源,刚开始买的时候被所有人鄙视,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就要为他提供更好的服务社群,让他结识和他一样勇敢而且更前卫这一群人。所以说我们为用户做加法基本上就是从更环保更安全更快乐三个方面提升我们整个用户的满意度,谢谢大家。
张齐:谢谢郑状。其实他是特别深入的去研究观察用户,我有一个小故事,网易汽车做了很多车友微信群的运营,其中就包括了几何A车友微信群有200多人,有一天很偶然的一个机会突然发现郑状居然是通过我们报道扫二维码说有这个车友群,他也是在我们群里面潜水,而且还改了一个名字,要不是头像就没有认出来
刚才威马汽车还是天际汽车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来自特来电,您刚才说特来电在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潮里面也算是一个传奇,最早我们的前身我记得是做B端电力设备,主要是2B,三四年的时间现在变成了我们面向C端无论是B端还是C端大宗用户,提供充电服务网络、服务平台国内算是领先的公司,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特来电到底能够为我们电动车的用户提供哪些价值和服务,才使得我们特来电成为主机厂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谢谢。
特来电副总裁 袁庆民
袁庆民:感谢主持人帮我们公司做了品牌宣传了,今天很荣幸,因为我们特来电不是像几位嘉宾一样都是车企行业传统或者是新进入的大咖,特来电是专门为电动车企服务的,如果是传统的油车不需要像我们这类的企业,加油不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充电运营商。
特来电从2014年向主持人讲的一样,开始只是一个传统的电力行业,一个2B的供应商,现在变成了基本上服务于我们现在所有电动车企2C公共充电服务的运营商,特来电到目前为止有23万个充电终端,有1万多个充电站,这个在目前充电运营商是比较多的,从另外一个数据我们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说充电的量,充电量大概在2017年特来电的充电量是4亿多度,2018年达到10.3亿度,今年会达到25亿度,从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这几年我们电动汽车行业保有量快速的增长,作为充电运营商实际上取得这种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还是要在技术包括在充电网的布局上面要超前一步。
我记得在2014年特来电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充电网,或者是充电运营商的概念,在这个行业除了车企,很多车企自己做一些充电桩,另外国网在高速路上做充电设施,那时候充电桩跟过去的加油基本上是一样,要么交钱要么刷卡,2014年特来电第一次把认为充电服务应该是由一个充电网或者是一个专门的充电运营商来体够支持,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面,特来电是按照这个策略在全国进行布局,在现在特来电的充电设施已经在300多个城市落地,能够跟有80多家子公司给我们的车企和我们的电动车主提供服务。
第二个就是技术的发展,2015年推出了主动防护、柔性充电,在行业里是由中电联组织的鉴定,首先在充电过程当中要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那个时候行业对这块还不是特别的重视,从去年开始是比较关注的。2017年我们发布了云平台,云平台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最大充电网大数据的云平台。
2018年我们又在行业里发布了我们自动充电工,自动充电工是为大巴车服务的,能够做到真的是无人值守的充电方式,自动充电,目前在成都和上海应用的都比较广,同期也推出立体车库充电的解决方案,从微网这种解决电力增容的方案,作为充电运营商或者是充电难有很重要的两个点,一个是电力接入难一个是车位难,这点是制约充电设施发展很重要的两个因素,我们会在技术上通过光速充一体化解决对电力接入的问题,包括立体车库甚至还有公交车的立体车库,从技术上解决充电车位的问题,能够保障充电网在这两个电力和车位方面的制约得到解决,最终能够在全国建设更多的充电设施,为车企和我们的车主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正像刚才我们王秘书长介绍的数据一样,充电难的问题到现在成为电动汽车上面还是比较在意而且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到7月份我们统计了一个数据,在全国应该是已经有380万辆新能源汽车,但是充电终端数量只有105万辆,这个比例是3.6:1,而且这里面大多数还是交流个人用户的,公共充电桩的数量更少,这个服务代表充电桩的数量确实现在已经少于我们的电动汽车增长速度了,或者是满足不了,那在后期像特来电包括其他的充电运营商的这些友商大家一定会加大充电网的建设,甚至说优化他的布局,解决刚才提到的像留车占位,甚至去了之后充电桩他是一种不能使用的状态,那这个必须去解决。
另外充电运营商还会给车企加大合作,我们在座的车企都有技术上的合作,来打通车企车联网和充电运营商充电网之间,尤其是在车中识别上,怎么做到插枪自动的充电,后期通过技术上的打通我们还可以实现自动充电,插上枪不用再扫描二维码,这样给我们车主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大家感觉不是充电难,还是一个良好的充电体验,到以后甚至实现配合无人驾驶车辆自动充电那会越来越方便。我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一定会实现,谢谢。
张齐:谢谢袁庆民。最后请来自北汽新能源的窦银忠,因为北汽新能源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一直是领军企业,也请您介绍一下北汽新能源在最近一两年进行我们的品牌升级以及产品升级,如何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谢谢。
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 窦银忠
窦银忠:行,感谢流通协会感谢寰球汽车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分享一下,北汽新能源这几年的工作,北汽新能源从2009年成立到2010年开始试运行,去年实现了15.8万的目标,可能是大家看到都是北汽新能源一直处于领先的状态,实际上应该看到他背后的一些所作所为,或者是我们做的一些工作,就是围绕客户的痛点,特别是在2014年当新能源电动汽车特别是进入私人领域之后,充电确实是客户最大的痛点,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北汽新能源专门成立了充电业务部,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推动充电桩的建设,目前我们充电桩的建设有五万个公共充电桩,有9万多个私人充电桩,并且为了让客户方便的找到充电桩充电的位置,我们开发了充电吧这个APP,大家在座的可能都知道这个APP,目前进入我们充电吧APP有2万多个充电站,20多万的充电桩,上面都可以查得到。北汽新能源除了自己做的好,也要带动行业的发展,比如说后期我们提供了一个基础,这个是充电桩方面。
另外还有换电车型,我们全国有148座换电站,北京有100个,但是目前有34个启动了换电运营,三分钟就可以换电,换电应该说对于出租车司机对于网约车司机一个全新的创新模式是非常好的。另外一个就是说我们产品方面,刚才有很多我们同行都在说了,除了你把充电桩建好了,续航里程是不是减少充电的次数。我们有三四五六这么一个产品的组合,续航里程不高的开200左右的续航,续航需求比较长的我们有600公里的等着你,你可以任意选择,这个是充电桩配置上面解决客户的痛点。
在服务上面我们从原来保姆式的服务到后来管家式的服务,到后来智慧管家3.0服务的推动,就是围绕客户的痛点,现在客户的痛点是什么,客户全体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客户群体实际上就是叫做互联网化的客户群体了,我们的客户都比较的难,他都想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一切问题,包括我们的服务包括我们的充电,所以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建设了一个叫做智慧管家APP,昨天上线了,现在欢迎大家可以同步下载使用。这个管家APP有几个主要的功能,我们上午还在探讨,探讨怎么样运行,几个基本的功能就是说有服务功能,有产品推荐,有社区功能,还有生产功能,客户的痛点是什么,客户的痛点就是解决他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智慧管家APP上面同步的放入了刚性的工具需修,我们把充电吧嵌入,让客户离不开我们的APP,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还有一个就是服务的功能,就是客户通过这个APP可以方便的预约,可以方便的救援,可以解决他一切的诉求,比如说客户预约一个服务,我们可以向他推荐5个服务站来供他选择,他可以怎么样选择,前期客户服务的评价,对这几家服务站的评价,另外服务站的硬件条件,服务站的空前装备,服务站的硬件可以选,还可以跟我们的网络进行沟通。
比如说今天这家服务站是红烧肉还是鸡腿,他喜欢吃鸡腿就去那家,所以他提供了客户的自由选择。另外在服务过程当中客户可能有焦虑,这个APP可以查询我们维修的进程,比如说还可以到商场溜达一圈然后车也修好了,车修好了还可以对这个服务过程进行一个评价,他的评价又作为后续我们客户选择这一家服务站的依据,这样倒逼我们的服务网络,我们的服务站提高服务水平,所以说这些东西都是来解决客户痛点这么一个工具。
另外一个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有一个叫做客户社区,因为客户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他希望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倾诉一下或者是发泄一下或者是吐槽,我们有社区,社区就是我们专门配备了强大的团队,来监控朋友圈、贴吧客户反映的一些问题,一旦有这种反映问题我们团队包括智能机器人来检索客户反映的这些问题,我们把这些客户反映的问题下发给我们服务中台系统,然后配发我们的系统分发到各个经销商服务站,并且我们中台要进行闭环的管控,这个是相当于服务功能。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有一个叫做数据驱动,刚才京东那个领导说了数据的应用,有了APP这个工具数据的应用才可以成为可能,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说我喜欢看抖音视频,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我上京东的时候,京东突然给我推荐乒乓球,就是因为大数据的应用,我们通过APP实现了这么一个功能,后续我们在这个APP方面,在APP当中有100多个网点来监控客户的行为,他对哪儿一个偏好都可以做出分析,这样为后续数字营销或者是数据驱动来提供平台的基础。
最后一个是流量经济,也叫做生态衍生,所谓的生态衍生就是说利用客户群体或者是APP当中的流量来实现经营的目标,比如说海底捞,目前海底捞有几家门店要跟我们合作,因为考虑到我们新能源APP引流这么一个功能,我们双向供应,比如说我们的客户到海底捞享受八折优惠,海底捞的客户买我们的车有七折的优惠。
另外像跟京东,京东也是我们战略合作伙伴,他来实现向相互引流的方式,来创造所谓流量经济,来实现价值。比如说一些小的商铺要进入到APP加盟商城,是不是初期的时候是免费,后续可不可以给我们收一点加盟费,另外就是我们还想把APP打造成一个媒体,后续是北汽新能源的自媒体,加盟的商铺、加盟的媒体,你想传播推广或者是来推荐你的产品,对不起,你是不是要交点费用,我们是通过一整套的方式来实现从用户的直达、数据驱动、生态衍生这么一个全方位的功能,这个是北汽新能源布局的。
各位领导或者是各位嘉宾都看到前面的销量光环的数据,实际上后台后端还是做了很多的思考做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APP的推动,后续GRM的建设,包括服务中台的建设,我们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说销量的背后是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而不是说喊口号。再次感谢寰球汽车感谢汽车流通协会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谢谢大家。
张齐:谢谢窦银忠,一切的成功都没有偶然。我们用一分钟的时间请教四位来自主机场的嘉宾一个共同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所有新能源车的论坛活动基本上就是中国本土品牌大聚会,外资品牌之前在中国也推出几款零星新能源的产品,但是因为各方面的问题都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从今年开始包括从日产包括下半年,外资品牌新一轮规划,产品性能各方面大幅度的提升准备要陆续的推向国内的市场了,那你们认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未来会不会面临外资品牌非常大的竞争压力?在五年之后比如说2024年2025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外资品牌的份额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可以达到多少?
徐焕新:外资品牌其实整个市场竞争是三块,主要是国产对外资,从2019年、2020年,不管是大众还是奔驰都是宣布了巨额庞大新能源或者是电动汽车计划,那我个人认为竞争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因为整个市场要壮大,有这样比较有竞争力的公司进来其实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大的发展,是一个正面的消息,但是他来了以后当然还是要壮大市场,但是我认为他们其中有一些可能会成为我们国产品牌的竞争者,但是我还是对国内的品牌很有信心,得益于我们国家在过去这几年电动汽车对他强烈的支持,不会全军覆盖的,我们有些方面还可能远远胜于这些国际品牌,因为他们受到很多开发的限制和速度都跟我们国内的车企比较难以比拟。
向东平:合资品牌我们也在合资品牌干了很长时间,非常的了解,我觉得合资品牌他们有优势,但是并不可怕,合资品牌我觉得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整个时间比较长,在传统这一块积淀比较深,为什么说新势力是切入新能源,在新能源核心的零部件开发和体系里面,合资的新能源并没有太多的优势,比如说电池的技术还有三电的管理,还有新能源更多的讲智能网联这一块,都是我们叫做合作品牌他们的短板,也是他们的短板,他们在这一块的发展已经落后了,而不是有先发的优势,他们在传统这一块有固有的基础在,在新的领域他的续航里程技术的先进性等等各个方面不如新势力,所以说他其实是慢的,包括在智能网联这一块。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大部分车企老总都到我们展台进行参观和交流,无论是三电系统包括我们的造型包括我们智能网联5+X屏硬件以及内部的这些软件交互这些内容,其实都是非常惊喜,对中国这一块市场发展他们是觉得还是有压力的,所以说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信心,同时我觉得中国人其实就是新势力,我们就是速度快,我们对于电子技术方面更擅长更拿手一点,也更喜欢一点,基因都不一样,德国对这些屏幕是没有感觉的,他们觉得你屏大就好吗,不是很好,必定安全,比如说碰撞很不安全,他还分散驾驶注意力,他们可能考虑都会是和中国人不太一样的地方,我觉得基因会不一样,当然他们传统来讲本来就比较慢。
张齐:向东平在合资企业卧底20多年,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郑状:我认为合资品牌有很多,真正新能源发展企业就看对发展新能源的决心有多大,是基于双积分的压力,还是认为这条路线是对的,取决于他的初心,可能有胜出的,也可能有退出的,我认为合资品牌应该是这样的趋势。但是自主品牌中国品牌我觉得中国品牌的优势壁垒已经建立起来了,他已经纵深,刚才我听说已经到四五线城市了,我们从一线城市一直到五六线城市,中国品牌扎根到最下面去了,这一点我认为他对整个中国整个对新能源消费纵深的理解是最深刻的。第二个他整个成本的优势还有品质的保障,我认为还有用心的程度,我认为都是要高于合资品牌的。我认为未来市场还是属于中国品牌的,我们有信心。
窦银忠:刚才几位领导我认为说的都对,但是我从技术的角度来补充一下,为什么说现在市场上这些合资的汽车比我们国产的汽车有竞争优势,就是一个技术,比如说我们发动机的控制,自动变速箱的控制他的核心技术实际上都是掌握在合资企业手里面,电动汽车,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电动汽车,国家也说了就是要弯道超车,为什么,相对来说电动汽车技术含量或者是复杂程度上来讲要小一些,不是说故意打压电动汽车技术水平。我们中国人能做,所有的技术我们都可以干的出来,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我们这些领导说的观点,由于我们自己能做,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制造业大国,或者是马上就是进入强国了,特别是中国人这种敏感这么厉害,要保卫我们的领土没有问题,大家尽管放心,谢谢。
张齐:好,因为时间的关系本场的高端沙龙到此结束,谢谢五位嘉宾精彩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