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针刺过的电池安全吗?
磷酸也好,三元也罢,针刺水淹火烧刀砍,消费者要的只是一辆能够安全逃生的电动车。
2020-05-26 | 出处: 中商汽车 | 责编: 夏晓鹏
磷酸也好,三元也罢,针刺水淹火烧刀砍,消费者要的只是一辆能够安全逃生的电动车。
5月24日,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表示:“针断了也好,真刺了也罢,但电池没短路,其实针刺试验就已经失败了。”直指宁德时代于21日、22日发布的两条针刺试验视频。25日,自称宁德时代工程师的“David理工科男”在微博下场对垒李云飞,指出:判断内短路看电压降。宁德降了0.48V和0.08V。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后压降0.021V。“按您的标准,刀片电池针刺试验真是完全失败了。“
25日下午,宁德时代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了题为《关于动力电池标准的一些认识》的文章表示,中国动力电池安全标准从2006年至今,三易其稿,“从点到面,从面到体,强调电池的整体、系统性安全。”晚间,李云飞发布了“雪里见精神”的书法图片,“神”字一笔宛若长针。
至此,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针刺之争”第二回合结束,但并未终结人们对电动车自燃的疑虑。
1
标准之争
针刺之争的根本点,是近日亮相的电池新国标。
5月12日,电动汽车推广十年来,首批强制性标准出台:《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其中,《电池安全要求》删除了电池单体针刺测试,同时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5分钟,应提供一个热时间报警信号。
至于如何触发“热失控”,标准中推荐使用加热、针刺两种方法。“制造商可以任选其一,也可自行选择其他方法来触发热失控。”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宁德时代位居首位,比亚迪也身处其中。
但似乎比亚迪是希望将针刺试验作为强制标准的。“针刺测试的难度就像珠穆朗玛峰。“比亚迪股份副总裁何龙在刀片电池发布会上曾表示:针刺试验曾是国家标准,但“因为大家转向三元电池。三元电池过不了这个测试,我们国家就从强制标准里把它拿掉了。”李云飞则在24日的微博中表示:“要站在消费者和客户角度,立足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推动标准及法规的建立健全。”
作为三元电池大户,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健在5月11日的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宁德时代的)三元和铁锂都有可通过针刺测试的产品”。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多次强调:“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但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
他甚至举例:索尼电池在2005年时便可通过所有滥用测试,但2006年,锂离子电池历史上最大的安全召回事件,使索尼在此领域一蹶不振、黯然离场。
2
针刺测试=电池安全?
针刺测试并非仅缺席于中国国标中。
在磷酸铁锂还主导动力电池天下的1999年,美国先进电池联盟(USABC)学术报告和美国机动车标准(2464)标准中,仅将针刺试验都作为滥用试验列入,并不要求任何试验结果。
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各类产品用锂电池安全要求标准中没有“针刺试验”。尤其是IEC 62660-2作为滥用试验标准,甚至认为“针刺试验”不是一个很好的试验方法,而没有将其纳入标准。(知乎,雷电法王张三)
所谓滥用试验,是指设置极端状况,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种量化结果,用以优化产品设计,而非通过滥用测试。
如果按照钢针刺穿、电池发生内短路,不剧烈升温、不冒烟、不着火作为标准,刀片电池和523、811两款电池,在视频中都通过了针刺试验。不过,若按照2017年的《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中,“触发对象产生电压降,且下降值超过初始电压的25%”作为标准的话,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试验都不能算是成功。
这或许可被看作“针刺测试“并非很好试验方法的一个例证。
事实上,相比针对电池单体的针刺试验,新国标对电池的安全要求已经是系统级。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模拟了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湿热循环、振动泡水、过温过充等实际场景。
显然,在新国标中触发热失控的条件不重要,重要的是电池系统在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在“逃生“5分钟。
3
试验与实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送上“针板“的电池中,刀片电池的量产车型尚未上市,宁德时代的523、811两款产品则已被车企量产应用。
523、811已先行交出了市场答卷。
2019年,宁德时代装机量为31.71GWh,占比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51%。其动力电池系统营收386亿元,按照3%计提产品售后综合服务费应为11.6亿元。事实上,宁德时代去年全年实际售后综合服务费仅为0.6亿元,不足公司整体费用的1%。
财务总监郑舒表示,以质保金为主的售后综合服务费实际发生较少,一方面由于企业将服务站网点所发生的售后费用作为售后服务费处理,日常售后部门发生的费用归为销售费用处理;另一方面则因为“本年未发生过重大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6月,搭载量产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将正式上市。刀片电池的单体已通过针刺测试,量产车型将实际检测比亚迪的生产工艺一致性、电池包稳定性,以及热管理等系统安全性。
就在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针刺之争落幕的第二天,深圳交警发布信息:福田发生追尾事故,导致追尾的电动货车着火,驾驶人当场死亡。关于动力电池安全的实战,在这个夏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