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荣时代 智取长治久安
在6月22日召开的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以及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朱华荣当选董事长。
2020-06-24 | 出处: 汽势传媒 | 责编: 夏晓鹏
没有任何意外,也是众望所归。
在6月22日召开的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以及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朱华荣当选董事长。会议同时选举朱华荣、谭小刚、吕来升、周治平、王俊、张德勇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自此,长安汽车进入朱华荣时代。
汽势Auto-First注意到,在长安汽车股东大会召开三天前,中国兵装集团也迎来了新的掌门人,原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许宪平接棒徐平,出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在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的关键之年,许宪平和朱华荣组合的正式履新,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汽势Auto-First通过公开资料梳理发现,1965年生人的朱华荣今年55岁。毕业后就加入长安汽车的朱华荣,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技术男”,他从一名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起步,先后担任长安公司技术部副部长,汽车制造厂总工程师,总裁助理兼技术中心主任、科技委主任,长安公司副总经理、工程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曾主导长安汽车旗下多个车型的研发工作,是中国汽车企业中“技术派”的带头人。金丝眼镜、利落的背头,公众场合的朱华荣总给人干练的印象。朱华荣也是为数不多最早开通微博的车企高管,并时常和粉丝互动,给人开放、包容的印象。
2014年出任长安汽车总裁后,在长安汽车已经形成的“五国九地”全球化研发模式的基础上,朱华荣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在2015年一次接受《腾讯汽车》采访时,朱华荣表示,国际普遍的研发投入占比为3%,但长安汽车在自主研发上的投入比例稳健的保持在5%,每年研发费用大概30亿元,“勒紧腰带也要做研发”是其对“技术第一”的坚持。
积极推动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的发展,实施“北斗天枢”和“香格里拉”计划等一系列改革创新,都是在朱华荣担任长安汽车总裁期间干的大事儿。在朱华荣的带领下,长安汽车先后推出了CS35系列、CS75系列、逸动系列和欧尚系列等热销产品。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蝉联了三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冠军宝座。
不过,这样的快速增长在2017年戛然而止,由于旗下车型布局混乱导致内耗及出现机油门等质量问题,长安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此时,长安汽车提出了旨在提升整体竞争力的第三次创业计划。在经过了两年的震荡调整,长安汽车在2019年出现转机,凭借长安CS75和CS75 PLUS的优异表现开始扭转颓势。
2019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累计销售汽车98万辆,增幅领先行业。在疫情影响下的今年4月,尽管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下跌,长安汽车依旧以6.6万辆的销量实现突围,同比增幅高达74.5%,实现了市占率连续11个月的上升。
2020年被长安汽车看作是第三次创业的关键之年。6月13日,朱华荣在“2020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长安汽车将继续深化战略转型,坚定不移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变,在这一轮转型中,长安汽车有机会把“效率”打造成核心竞争力。
他表示,长安目前已经大概掌握200余项智能化技术,其中有100余项已经量产。另外长安在打造一个2000人的软件中心,汽车从硬件向软件转型。此外,长安汽车将坚持向新能源方向发展,旗下产品的结构也将调整,目前长安所有的产品都已经PLUS化,PLUS后产生了品牌、市场和效率。另外长安打造UNI-T高端系列也将成为重要产品系列,首款新车 UNI-T已于6月21日正式上市,新车具备了强大的智能车机系统,并搭载长安全新的蓝鲸动力和平台架构以及L3级自动驾驶的技术。长安UNI系列将包括4-5款“未来科技量产者”产品,其中包括运动型SUV、轿车等,将陆续推出。
在自主业务逐渐稳固的同时,对于朱华荣而言,如何提振长安汽车的合资业务板块依然是不小的挑战。长安铃木退出中国、长安PSA被宝能收购,长安目前的乘用车合资公司仅剩长安马自达及长安福特,如何与合作伙伴一起振兴合资业务,重回主流赛道,成为朱华荣任期的重要任务。
根据长安汽车4月发布的业绩快报,2019年度长安汽车营收为705.95亿元,同比增长6.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47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6.8亿元。合资业务的尽快提振,将是关系长安汽车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
除了自身业务提升之外,面对复杂的国内及全球竞争局势,合纵连横对长安汽车未来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很显然朱华荣也将继续这一战略。
这两年,有关一汽、长安、东风三家汽车央企的合并传闻就没有终止过。这源于2017年12月1日,长安、东风和一汽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中的内容不仅包含未来汽车的合作开发,共享技术;还提到会重点加强传统整车和动力方面的协同,开展生产制造领域的合作。
2018年7月,三方共同联手进入共享出行等行业,签署了《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包括汽车共享、出行服务、汽车产业新生态的合作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2018年12月,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汽车集团又签署了《T3科技平台公司合资合作意向协议》。未来三方将重点研发下一代汽车的核心系统、模块及平台,实现新一轮汽车技术升级并超越,推动形成下一代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6月2日,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车企联手打造的 T3 科技平台终于落地。一家注册资本高达 160 亿人民币的“巨无霸”企业——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江宁区成立。中汽创智的诞生,也意味着三大车企集团没有像外界期盼的那样实现合并重组,而是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大联合,将成为未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零部件巨头,为三家企业赢得未来加大砝码。
除了与一汽和东风的联手之外,长安还与中国造车新势力老大蔚来合资成立了长安蔚来。一直以来,长安蔚来被业界视为长安汽车高端品牌的落地实体。近日,长安蔚来也有了大动作,合资公司增资至1.88亿元,蔚来创始人李斌卸任长安蔚来董事长,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接任。一位接近长安蔚来的行业人士对《出行一客》表示:“伴随着增资,长安蔚来将稀释蔚来的股权,接下来长安蔚来会推出高端品牌新能源车型,其生产研发主要背靠长安体系,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将落地。”在长城WEY、吉利领克等中国高端品牌已经取得成果的情况下,屡战屡败的长安高端品牌是时候要发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