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不容易,能熬过2020年的才是胜利者
7月的第一天,一大早就被很多感慨的朋友圈刷屏。的确,一场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无一例外。有生死离别、恐慌彷徨,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面对困境的绝望,也有临危不惧的逆风前行……世间百态,个中滋味,只有我们自己清楚。
2020-07-02 | 出处: 汽势传媒 | 责编: 夏晓鹏
2020年最难熬的半年终于过去了!
7月的第一天,一大早就被很多感慨的朋友圈刷屏。的确,一场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无一例外。有生死离别、恐慌彷徨,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面对困境的绝望,也有临危不惧的逆风前行……世间百态,个中滋味,只有我们自己清楚。
蔓延全球的疫情成为了全人类的考验,各行各业,无一幸免。具有长产业链特征的汽车行业更是如此。工厂停产、销售停滞、销量下滑、资金链紧张、经销商伙伴徘徊在生死线,是每个车企都面临的共性问题。有些家底的汽车企业战略收缩后还能坚持,但日子过得不好的,无疑雪上加霜,或徘徊在生死线,或已经倒在了疫情的血泊中。
最近几天汽车界最热门的话题一个是拜腾,一个是赛麟。这两个都是汽车行业的后来者。作为造车新势力,拜腾诞生之日起就自带光环,曾有戴雷和前宝马高管的行业影响力,拜腾成为为数不多的被看好的造车新势力,但因为产品推出缓慢、融资困难等原因,疫情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没来得及实现量产车的上市,拜腾已经撑不下去。
拜腾只是曾经踌躇满志的众多造成新势力的典型案例,博郡、前途、绿驰,都是即将消失的造车新势力。融资难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命门,就连从来“不差钱”的许家印,如今的恒大造车也没了动静,当泡沫被戳破,资本褪去,目前尚未实现量产的那些造车新势力都已经没有了机会。而卷入欺诈风波的赛麟汽车创始人王晓麟,如今正在风口浪尖上,当初的鸟巢发布会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狼狈。
没有任何造血能力的造车新势力是这场疫情之下的食物链最底端,而在传统汽车行业,疫情也成了改变市场竞争格局的催化剂。行业整体震荡下行,汽车消费者升级,裹挟着新四化大潮,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今年前5月的汽车销售情况显示,排名前十位的车企市场集中度再度提升,留给弱势企业的机会越来越小。长安PSA、东风雷诺,这些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光一时的汽车品牌已经退出,东风裕隆、力帆、华泰、众泰、海马都在生死线挣扎,还可以勉强度日的车企依然不敢松懈,甚至连日子过得可以的企业也是如履薄冰。
于是,抱团取暖成为车企渡过难关的最好办法。放眼全球,劫后余生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发布了全新战略、福特牵手大众优势互补、PSA和FCA宣布合并如期进行,都是联手共度危机的最好选择。而在中国,一汽、东风、长安的T3组合,丰田组局一汽、东风等6家车企的氢燃料电池联盟,大车企合纵连横,或优势互补或做大市场以寻求机会,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共同发展的大趋势。
无论如何,最难熬的上半年已经过去,可喜的是,我们也在困境中看到了吉利、长城、奇瑞、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的逆势崛起。对于下半年,尽管充满诸多不确定性,我们还是充满希望。疫情的影响逐渐散去,虽有反复的可能,但大规模疫情发生几率已经很小,这为全国的经济、生活恢复到疫前水平创造了条件。就汽车产业而言,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的刺激消费政策已经陆续出台,将在下半年发挥作用,相信会为汽车行业带来利好。而汽车企业也在半年的疫情中总结了线上营销的经验,加之新车陆续上市,也将进一步刺激市场消费。
有人说,能顺利熬过2020年的都是胜利者。上半场输了天时地利,下半场更要加倍努力。希望下半年,所有的美好都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