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销量暴涨背后的隐忧
以当下这种有些畸形的运输市场,我们怎能指望它能带动中国卡车行业健康发展?
2020-07-03 | 出处: 商车邦 | 责编: 夏晓鹏
2020上半年卡车市场的表现应该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车企及各方市场预测的专家们。更出人意料的是,这种增长还是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冲击情况下取得的。根据某行业网站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重卡累计销售约81万辆,同比增长23%,6月单月更是同比增长约60%,一些车企的增长甚至超过100%。就连不温不火的进口卡车市场,有的企业在上半年也取得了将近50%的增长。除去火爆的重卡市场,轻卡和中卡市场从4月以来也开始报复性增长,有的企业单月增长一度超过300%。
对于上半年市场增长的原因,各方的看法基本一致:一是排放法规影响,国三卡车淘汰加速,燃气重卡国六实施,用户加快换车节奏;二是按轴收费实施,为降低通行成本,用户只能被动换车;三是疫情期间压抑的需求爆发,传统2-3月的基建用车需求延续到全面复工复产之后得到释放。
仔细分析上述原因不难发现,此次的增长和历次市场拉动因素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是各种因素全部叠加在一起。但综合来看,这些因素要么是在释放原有的市场需求,要么是在透支未来的市场需求,使得卡车市场处在一种正常的上升通道。
可能是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的货运市场乱象丛生。高速免费实施后,带来的却是运价大跌;按轴收费的本意是降本增效,带来的却是用户过路费成本上涨。一边是卡车销量暴涨,市场一片红火,一边却是用户怨声载道,纷纷表示要早日逃离货运行业。
以当下这种有些畸形的市场,我们怎能指望它能让中国卡车行业健康发展?就以实施了半年的按轴收费政策为例,在货车车型中,除了蓝牌轻卡,其余车型通行费一律上涨,有的地区甚至超过了20%。在这种情况下,受冲击最大的大型快递企业纷纷被动换车,从6×4、6×2转向4×2牵引车;而个体用户在新购车时,不再考虑效率与性能,而更多从低价和降低过路费考虑,由此导致9.6米大单桥这种曾经被淘汰的车型又开始热销,很多只适合走国道的400马力段经济性牵引车重新回归。
这种车型结构变化,虽然带来了一定的销量,但对于卡车技术发展而言,无异于一种倒退。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谁还会花更多的钱去为新技术买单。从效率角度而言,通常一个国家运输市场的效率越高,用到的卡车越少。眼下这种牺牲效率的做法是为卡车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新增需求,但无异于饮鸩止渴。如果一味去迎合市场,车企未来的竞争依然还是停留在价格战。
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卡车市场增长肯定是好事,但要看清增长的原因和方式。粗放式的增长肯定不会长久,就像当年的煤炭资源大省山西,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在经历煤炭市场“黄金十年”之后,从2014年开始经济增速排名一度在全国垫底。
对于车企而言,中国庞大的卡车用户资源也是一座矿,它可以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如果用户需求总是处于被动投资的透支状态,用户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这就如同一座矿的资源在不断流失,或者正在被过度开采,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