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律师武峰:智能网联汽车个人信息保护不是无法可依
随着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个人信息以及数据已经成为此前行业内外关注的话题。此前,汽车预言家曾就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保护以及数据出境做出专题报道,再次引发了外界对智能汽车个人信息数据的重新思考。
2021-03-19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V讯网
作者 | 张坤
随着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个人信息以及数据已经成为此前行业内外关注的话题。此前,汽车预言家曾就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保护以及数据出境做出专题报道,再次引发了外界对智能汽车个人信息数据的重新思考。
3月16日,著名律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武峰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按照法律定义,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出台了诸多法规。具体到汽车行业,需要我们执法机关在执行当中对适用性范围作出评价。
“严格意义上来说,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保护,并不是无法可依”。
据武峰介绍,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1034条其实对个人信息的范围作出了规定。首先强调的原则是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收到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根据此车预言家了解到的信息,本次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就是扩张了个人信息的内涵,使其不仅包括身份识别、而且包括行踪识别。与凡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组合在一起,就能够识别自然人的各种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并且采取具体列举和兜底规定相结合,保持了个人信息的范围的开放性。同时,还扩大了个人信息的范围,新增了生物识别信息、健康信息和行踪信息。
武峰认为,如果单从定义来看,汽车尤其是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记录的数据信息,几乎都可以划归到个人信息范畴,因此汽车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可能是未来产业关注的重点。
“过去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我们过于聚焦行业”。武峰认为,现在大家一谈个人信息保护,首先的思维定势就认为互联网行业是高发的地区。实际上,从此次民法典的规定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重点行业。
汽车预言家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八条中也有明确规定:
“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武峰律师认为,虽然我国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的专门法在草案审议阶段没有出台,但这不影响其他法律的实行。无论是民法典还是刑法或者是国家相应的专门标准已经出台了。对于汽车对个人信息保护,是有法可依的。
针对目前大家对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个人信息泄漏的担心,武峰律师认为在智能网联时代,汽车会面临什么样的威胁、存在哪些安全挑战确实是增加了。比如,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内部越来越复杂,数以百计的软件代码会不会有缺陷和后门,消费者信息安全如何保障。汽车产业上下游对信息安全的理解和责任边界是否清晰,怎样减少车辆远程控制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风险甚至还包括车内多如牛毛传感器的信息记录是否会被第三方获悉并加以恶意利用……汽车越智能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一定是一个大课题。过去我国针对互联网的个人信息保护也是一个新课题,但是经过发展我们还是一步一步的完善了起来。智能网联汽车也是一样,随着产业的成熟,未来个人信息保护也一定会日趋完善”。
与此同时,武峰律师委婉的表示,个人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个人权利保护之间自古就是一对矛盾。消费者希望自己个人信息得到完全保护,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数以千计的个人数据进行分析和发展。而且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能通过表面上看起来不是个人数据的数据追溯到具体的个人,在“数据人时代”汽车消费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平衡数据产业发展和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