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为什么我们提出“汽车碳经济”宣言?
3月是历年欧洲车企的财报月,以德系三强为代表的欧洲汽车企业陆续对外发布2020年财务业绩。不过和往年相比,2020年欧洲车企的财报关注点似乎不全在财务数据上,而是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另一个指标——碳排放。
2021-03-29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V讯网
作者 | 王鑫
● ● ●
3月是历年欧洲车企的财报月,以德系三强为代表的欧洲汽车企业陆续对外发布2020年财务业绩。不过和往年相比,2020年欧洲车企的财报关注点似乎不全在财务数据上,而是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另一个指标——碳排放。
3月12日,宝马集团首次在财报中对外强调完成2020年去碳目标,并公布2020年宝马在欧洲车辆平均碳排放数据为99g/km;3月16日,大众汽车集团在财报发布会前夜宣布全新的电动汽车产业战略,并在随后的业绩发布会上宣布大众接近完成2020年去碳目标,碳排放罚款对业绩影响非常小。戴姆勒更是早在2020年第三季度就围绕碳排放提出一系列新的电动化战略规划,很明显也在朝着去碳目标转变自己的经营模式。除了德国汽车三强,包括奥迪、捷豹路虎、沃尔沃汽车、日产-雷诺-三菱等在欧洲市场发展的车企也宣布向电动化转型。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欧洲严格的碳排放法规。根据规定,2021年,欧盟境内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限值为95g/km,而且不再设立缓冲期。这意味着欧洲销售的汽车产品正常行驶时每百公里的平均油耗为4.2L汽油或3.8L柴油,如果在欧洲市场没有一定比例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车企将寸步难行。
碳排放成为疫情之后对欧洲车企发展的又一当头一棒。据不完全统计,尽管2020年部分车企达到了碳排放目标值,但面对2021年碳排放规定,几乎没有一家欧洲车企可以幸免于难。“减碳”成为欧洲汽车市场的核心工作。
承诺碳排放的国家和地区
和欧盟2021年严苛的汽车碳排放目标值相比,到2021年,中国政府规定汽车碳排放目标为117 g/km,日本为105 g/km。按照欧盟最新规定,欧盟境内到2025年碳排放量需要在2021年均值的基础上再减少15%;到2030年, 碳排放量还需进一步减少37.5%。
“去碳”正成为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根本因素。相比外界提出的“碳中和元年”等概念,汽车预言家认为,全球汽车已经正式迈入“碳经济时代”。
何为“汽车碳经济”?一定不是企业单纯适应阶段性排放政策的行为,而是一场横跨经济、社会、科学多领域,考验公共政策与企业战略的新型汽车能源转换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减碳短期成本与长期收益中,考验着车企的战略智慧。
作为市场化发展主体,车企做的是生意。是生意就要讲究投资回报,不谈投资回报,碳经济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社会责任上。因此,汽车碳经济不是简单的把燃油车换成电动车,也不是一味的计算碳中和与碳积分交易那么简单。在汽车预言家看来,“汽车碳经济”这门学问大的很,对汽车企业而言更是一场“伤筋动骨的改革”。短期看,它至少给车企带来了几方面可以货币化的经济影响:政策性罚款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影响巨大;碳排放压力重构车企成本、效率和收益模式;碳排放拉动新的资金、技术、人才快速进入汽车产业。长期判断,这很有可能是汽车产业的又一次技术与商业革命。
按照欧洲碳排放数据推断,2021年涉及欧盟市场的13家跨国车企因碳排放超标将承受将近150亿欧元罚款,部分车企甚至因为碳排放超标将承担数倍于利润的罚款。这对任何一家车企的财务、管理、研发投入、战略规划都是重创。如果不做出改变,不久后跨国车企就将发生重构。
中国尽管表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相较于欧洲和日韩等国家碳中和目标年份晚了10年,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更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碳排放已经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而中国碳排放还在增长。中国从碳达峰目标到碳中和目标之间只有大约30 年的时间,因此,中国汽车产业在碳排放领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国能源需求尚未达峰,工业用能占比高;电力供给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转型难度大;交通、工业、建筑等部门脱碳技术仍待突破;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公平性问题凸显等等。围绕中国碳排放规划做出前置性战略,是全球汽车企业必须看到的现实问题。
2021年,部分跨国车企陆续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继承诺在2025-2035年实现碳中和或者电动化产品占比达到相当大的份额,中国车企也围绕碳排放逐步提出电动化转型战略,并提出了非常宏伟的降碳规划。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车企在人员精简、重构电动车产业链、增加智能汽车人才、加快财务轮转效率上都释放出了改革的信号。另外,车企正在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加快扩大传统燃油车市场红利,另一条腿则是加速电动化技术路线转型。
与五年前发展电动车相比,在碳排放政策压力驱动下,车企的去碳战略正从被动向主动发展,从中挖掘“汽车碳经济”的价值与新的盈利模式。尤其是在绿色制造、绿色出行、绿色投资等方面,各家车企正不断尝试找到新技术下新的经济动能,这是我们提出“汽车碳经济”的核心。
需要明确一点,“汽车碳经济”不是一件简单的线性事件,它绝对是一门围绕汽车展开的深厚学问,涉及的领域之广、知识之深、战略之远绝不是某一个体能说清楚的。因此,汽车预言家决定尝试策划一场“汽车碳经济宣言”,邀请数十家跨国与中国车企核心负责人、碳经济领域专家、跨界企业家以及投资者,围绕“汽车碳经济”展开一次深度、广泛、系统、公允、落地的交流,尝试从线上线下、国内国外为汽车碳经济时代找出一条较为符合现实的发展道路或方向。
本月开始,汽车预言家将推出第一个汽车碳经济专题——《十家跨国车企中国宣言——汽车进入碳经济时代》,分别向:
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及产品线董事杜思曼;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瀚;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乐;
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庆;
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
日产全球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
福特汽车公司集团副总裁、福特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安宁;
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柏历;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
发出邀请,就“汽车碳经济时代”企业关心的话题展开一次深度探讨,并希望十位跨国车企全球或中国负责人谈出他们企业与个人对“汽车碳经济”的看法和规划。按照回复顺序,汽车预言家将十家跨国车企对“汽车碳经济”的理解,结合此前围绕碳排放展开的规划与目标进行深度分析,一一向外界展示他们的“汽车碳经济”视角,最终形成跨国车企碳经济专题。
与此同时,汽车预言家将陆续与多位国内外最顶尖的碳经济领域专家展开深度采访,结合汽车产业与中国区域特色,尝试阐释汽车碳经济面临的具体问题与中国汽车碳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找到中国与全球汽车碳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差异,为跨国与中国车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建设性建议与解读,一同论证“汽车碳经济”概念。
在前期一系列的采访论证后,汽车预言家将围绕中国汽车企业展开一次新的专题对话。这一环节不仅包含整车企业,也将包含汽车上下游、终端出行、交通治理、环境保护、绿色投资等各领域代表,最终在2021年第三季度形成对中国汽车碳经济发展一次深度总结和归纳,在线下召开首次围绕“汽车碳经济”概念的总结性论坛。
2021年应该被称为“汽车碳经济元年”,从这一年开始直至未来数十年,降碳是全球汽车无法回避的话题。作为一个行业的观察者,变革为所有人提供了机会,也给每个人提出了挑战。过去有人说,汽车产业干好未来五年的事情就不错,现在看这个观点已经落伍了。如果汽车行业还不去重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变革,不去思考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必然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汽车进入碳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先变思维,后变行动。思想重视起来了,头脑风暴起来了,就一定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切未知前,我们对未来的变达成共识,这或许就是汽车预言家倡导“汽车碳经济”宣言的一个小小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