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骨感,长安汽车的智能化路向何方?
4月份销量超越势头正盛的吉利汽车并呈追赶南北大众之势;旗下自主品牌份额力压合资。眼看,领跑自主品牌的长安汽车正步步为营,迎来高光时刻。
2021-05-21 | 出处: 车云 | 责编: V讯网
长安汽车似乎正在扛起“中国力量”的大旗。
4月份销量超越势头正盛的吉利汽车并呈追赶南北大众之势;旗下自主品牌份额力压合资。眼看,领跑自主品牌的长安汽车正步步为营,迎来高光时刻。
2021年5月10日,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第2000万辆汽车正式下线。这台UNI-K的出场方式也很特别,由一位车主通过手机远程遥控将其驶上舞台。此举是为了彰显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技术能力。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坚定不移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将软件能力和效率打造为核心竞争力,打造‘新汽车+新生态’产业公司,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2000万辆的里程碑被看作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绝佳证明。
然而,在这一看似辉煌的销量数字背后,却是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道路上惊人的高投入和低成果的强烈反差。
长安汽车重回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成色到底有多深?长安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本文将为你揭开长安汽车智能化的神秘面纱。
投入与产出:智能车上险量仅占3%
3年前,长安汽车正式对外发布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并正式发布了“北斗天枢”计划,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互三大领域技术为支撑,深化对外合作,分阶段打造智能网联汽车。
根据长安汽车的规划,其将在2020年全面停产非联网车型,并完成L3级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开放平台的搭建工作。同时,在2025年推出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产品。
长安汽车在推进“北斗天枢”计划落地的过程中,不遗余力。每年研发投入都在5%左右。2018年-2020年,长安汽车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42.43亿元。
其中,仅2018年,长安汽车就宣布在本年度智能化领域的投入达到16亿元,约占当年研发总投入的42%。另外,计划在此后的10年,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将累计达到200亿元。
根据长安董事长朱华荣的说法:长安汽车坚决贯彻“一定要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指示,持续迭代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至4.0版,以软件定义汽车产品和服务,打造极致客户体验。
然而,雄心勃勃的计划,高昂的研发投入,并没能换来实际的成果。
车云网在整理一季度汽车上险量时却发现:长安汽车的智能化汽车销售占比极低,每售出100辆长安汽车,只有3辆车能勉强属于智能化汽车。
不仅如此,在车辆投诉网站上,针对长安汽车明星车型CS75的投诉集中体现在“车机互联”“车辆安全辅助”等智能化系统方面。
“满足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比较少,只有顶配车型才有,定价至少在13万元以上。”长安4S店销售人员告诉车云网。
所以,我们想问,要作为科技普及者的长安汽车,到底要如何普及汽车的智能化?长安汽车距离软件定义汽车还有多远?
接下来,车云通过以下两个硬性指标来呈现长安汽车智能化的面貌。
其一,智能汽车必须配备有L2级以上自动驾驶能力,并同时具备车联网OTA升级功能;其二,交付数据,以机动车交强险数据作为主要参考。相对来说,更贴近真实的销售情况。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长安自主品牌在售车系中,具备“L2级以上自动驾驶能力+OTA升级功能”的车系分别为:CS75 PLUS、CS85 PLUS 、UNI-T。然而,在三大车系中,如长安销售人员所说,仅有顶配车型才配备上述两项功能。
在上述三大车系中,仅有长安CS75自动旗舰型、 CS85自动旗舰型、UNI-T 旗舰型,共计3款车型。UNI-K 于今年3月上市,暂无上险数据。而从今年一季度的销量看,3款智能车型在所售车系销量占比较低。
根据车辆上险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长安汽车累计上险量为334373辆,其中,智能化车型累计销售仅为10236辆,仅占整体份额的3%。换言之,每卖出100辆长安汽车,只有3辆是智能汽车。
另外,在长安汽车4S店笔者并未看到CS85车型在售。“目前CS85没有现车,可能后续有改款车型但没有具体的到货时间,”4S店工作人员表示:“CS85 溜背设计太个性化,且造型让后备箱及后排头部空间受到影响,所以买这款车型的人很少。”
也就是说,今年前3个月,在北京的这家长安4S店中,其实只有2款智能化车型在售。
然而,在“2000万辆下线仪式”现场,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指出:长安坚定不移向智能产品普及者迈进。在智能化及新能源领域,已掌握500余项关键技术,48项国内首发,投放智能网联汽车近120万辆,位居全球前列。
亦或,在长安汽车的衡量标准下,对智能汽车有着不同的界定标准。
只不过,无论从汽车智能化时间维度,还是汽车业态进化的程度来看,倘若连“OTA升级、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车道保持……”这些功能都未能达到,仅靠语音交互播放音乐、导航……恐怕再难撑起“智能化”的标签。
现在的CS55,还能去渝航大道“兜风”吗?
长安汽车一直以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车企的身份自居。
早在2016年4月,长安汽车就完成了一次壮举,2辆由长安睿骋改装的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渝北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出发,途经西安、郑州、石家庄等城市,跨越6个省份,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成为中国整车企业中最长距离无人驾驶汽车测试。
之后有参加过测试体验的一位知乎大V表示,虽然长安这次官方一律使用“2000km无人驾驶”,其实离严肃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还很远很远。虽然可以实现自动跟车、自动超车等,但转弯的时候速度不超过8km/h,且方向盘一直在“颤抖”。
2018年3月20日那天,长安宣告国内首个搭载L2级自动驾驶核心技术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的量产车顺利完成了量产测试。一排车身印着“长安汽车自动驾驶核心技术IACC量产测试”字样的长安CS55,在重庆的渝航大道依次驶过,场面可谓壮观。
时间,回到现在。
“CS55全系现在都没有全速自适应巡航,也没有车道保持系统,以前可以选配现在不能了。”销售人员告诉车云网。
据了解,在2018-2019年间,长安推出的CS 55 2018款及2019款自动炫酷型、炫智型上可以实现“L2级自动驾驶”辅助。
然而,到了2020款车型,长安CS 55产品名称升级为“CS 55 PLUS”,而原先顶配车型配备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配置,变为了选配。
再到2021款,CS 55 PLUS全系车型中“L2级自动驾驶辅助”配置全系取消。
那么,长安汽车智能化专供高配、高端产品的做法,是否符合当下的行业现状或者发展趋势?
带着疑问,车云网走访了另外几家自主品牌汽车4S店,梳理具备“L2级自动驾驶+OTA”条件车型、价格等因素,整理出以下表格。
通过观察比对不难发现,同样作为国内主流自主品牌,和长安汽车智能化专供顶配车型的做法不同,吉利、比亚迪、哈弗这三家品牌将更多“L2自动驾驶+OTA”配置向中配级别延伸,一来丰富了自身智能化产品矩阵,二来部分产品价格控制在13万元级别,以此更为充分的迎合多元、多层级消费需求。
这,似乎才是普及智能化该有的样子。
反观长安汽车,通过上文表格一方面体现出长安汽车智能化车型“仅顶配可见”的消费高门槛,另一方面,该部分车型较低的销量占比,是否也能反映出消费者对长安高端车型并“不买账”的现状?
智能网联表现糟糕,马化腾站台也难救长安
2019重庆智博会上,东道主长安汽车举办了2019北斗天枢战略成果发布会。
原定于12点准时开始的发布会到了时间却迟迟不见开始,后来通知因故推迟片刻,终于经过半小时的等待发布会才正常开始。
原来,长安汽车在等一个人,他就是腾讯董事局主席兼首席运营官马化腾。
从2018年开始,长安汽车就与腾讯深度合作,甚至效仿上汽与阿里,共同合资成立了梧桐车联。
但可惜的是,即使是马化腾也没能拯救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糟糕表现。
根据“全国汽车消费者投诉受理处置服务平台”的统计数据,2020年长安CS75 PLUS 2020款车型收到投诉总计6193起。同为紧凑级SUV,吉利博越同年共计收到532起投诉;比亚迪共计收到159起投诉。(注:投诉数量取自同一平台)
而在CS75 PLUS六千余起投诉中,“车身附件及电器”占比最高达到5551个。
其中,“影音系统故障”达2446个,具体表现为:倒车影像模糊不清晰、全景影像模糊影像无法正常使用等;“车载互联故障”达1915个,具体表现为:中控屏黑屏、车机卡顿死机、无法微信语音、语音识别度低、蓝牙无法启动、无法安装其他软件等问题。
根据当时长安汽车的宣传,CS75 PLUS的车机系统是长安跟腾讯联合研发的,而且长安还同时和阿里巴巴、华为、科大讯飞都有合作。并且自动三联屏支持分屏显示功能,跟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一半屏幕导航、一半屏幕显示多媒体。
责任编辑:V讯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