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的新思考:如何领跑新赛道|汽势封面
一 年前,长城汽车“三十而立”。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业界发起了一场有关生死存亡的大思辨。
2021-07-28 | 出处: 汽势传媒 | 责编: 王友新
一
年前,长城汽车“三十而立”。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业界发起了一场有关生死存亡的大思辨。
以此为转折点,长城汽车迈出了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的步伐。
一年来,长城汽车顶住了疫情及市场压力,无论是年度销售逆势上扬,还是股价一路飙升,抑或是总市值破新高,长城汽车所爆发出的能量惊人。
一年后,魏建军挺过2020,顺利迈入2021。6月,魏建军在长城汽车第八届科技节上向外界传达了一个新思考——如何领跑新赛道?给出的答案是,抓住新能源、智能化两个引擎,快速放大自身优势。
魏建军的思考,是谋。但重要的,是他谋后而定,行且坚毅的企业家精神。精于作战的魏建军,正在带领长城汽车打好一场突围战。
1
产业变局中的“谋”
放眼全球,当下的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汽车产业从未像今天一样,成为能源、交通、通信、计算机等诸多行业技术变革的交汇点,多产业融合,叠加交汇、相互赋能。新资本、新模式、新思维、新浪潮的涌现,使得汽车行业旧有的格局、界限、层次都在迅速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碳中和”已经开始深度影响汽车生态,政策、技术、市场正在面临新的挑战。
在这场全球大变革中,中国在通信、网联、移动支付等方面全球领先,中国汽车企业迅速捕捉到了变化中的机遇,以清洁能源为基础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成为中国车企赶超老牌跨国车企的“新赛道”。
在这条“新赛道”上,我们看到了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中国车企不仅收获了销量、市占率,更重要的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认可。
这种品牌上的认可,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自信,其源于中国经济腾飞所带来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所以,魏建军说,中国汽车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
机会有了,新赛道也已经开启,这是行业共识。魏建军此时思考的是,长城汽车和中国汽车品牌如何抓住这次机遇。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这两大领域确实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扩大优势的窗口期非常短、稍纵即逝,只有三五年的时间,一旦错过这次新赛道超越的时机,中国汽车品牌可能再无超越外国跨国车企的可能。
这是魏建军对长城汽车未来发展的警示,也是与中国兄弟汽车品牌的共勉。
2
时代机遇中的“定”
魏建军为什么强调“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赛道领跑的机会只有一次”?这是他谋后而定的睿智,是他站在更高的角度,冷静分析全球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形势后而得出的论断。
诚然,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积累,当下中国汽车品牌的改变是实实在在、清晰可见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6年全球第一,中国汽车智能化已在当下超越外资品牌。然而,中国汽车品牌面临的处境也是无法忽视的。
从国内看,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增量时代转入存量时代,微增长、负增长成为常态,加之去年以来疫情的影响,不少中国品牌走向破产重组,还有相当一部分游走在生死边缘。
从全球看,以大众、丰田、特斯拉等为代表的跨国车企都在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欲抢占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市场红利。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掀起的浪潮可谓汹涌,国外也在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力度。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自2020年以来就加大了财政补贴力度;今年年初,美国宣布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174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
这也客观上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逐渐淡化,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将会日趋增大。
对于每一个中国汽车品牌而言,都无法幸免于残酷的市场竞争丛林法则。所以,魏建军说中国车企实现超越的机会只有一次,是他冷静分析国内国际大局势后,对中国汽车品牌当前发展状态的一次正视。
事实证明,魏建军执掌长城汽车31年来,有其对汽车行业独特的见解和眼光,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是有谋略的。
比如,在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2014年果断砍掉轿车聚焦SUV;2016年以自己的姓氏做赌注打造WEY品牌引领长城品牌向上;2019年决定在俄罗斯建设全工艺智能工厂瞄准全球化;2021年将坦克品牌独立开辟个性化的越野细分市场……
3
时不我待 行且坚毅
战略眼光准确、独到,还需要时不我待的行动力。
基于此次对新能源、智能化大势下全球汽车格局的研判,魏建军为长城汽车制定了抓住唯一一次机遇,实现新赛道超越的2025战略规划。
这个战略规划的核心,是以“全球大布局”为总体方向,构建长城汽车的全球竞争力。因为在魏建军看来,中国车企只有走向全球,参与到全球竞争的洗礼中,才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才能证明这个企业是成功的。
长城汽车的2025战略是All-in全球化的。不仅要建立全球化的研发、生产、销售,也将续深耕品牌、技术、人才的全球化。
在研发方面,长城汽车已经建立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七国十地”的研发布局,可以保证长城汽车的产品满足全球不同市场的法规要求。在生产方面,国内9大生产基地,加上俄罗斯、印度、泰国建成的3个全工艺整车工厂、5个KD工厂, “9+3+5”的全球化生产体系已经建立,充分满足全球产能需求。
而长城汽车领跑新赛道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也在不断送往全球市场。目前柠檬、坦克和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已衍生出数十款全球化车型。近日在长城汽车泰国工厂生产的,基于柠檬平台的第三代哈弗(参数|图片)H6(参数|图片) HEV版已经上市,这是长城汽车在泰国推出的第一款车型,也是长城汽车全球化研、产、销的最新成果。这款新车一经上市,就圈粉了一众泰国年轻消费者。
为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在现有外海市场的基础上,长城汽车正在推进南美、欧洲等地的整车项目,持续打造全球汽车的中国名片。
通过All-in全球化的布局,长城汽车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400万辆的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将占比8成,营业收入将超6000亿元。为达成这一目标,在研发投入上一向不遗余力的长城汽车,为未来5年准备了高达1000亿元的研发资金,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及智能化技术领域保持领先。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领域,长城汽车的技术路径是多元化的,技术研发将涵盖纯电动、氢能和混合动力等领域,实现全域动力布局。目前长城旗下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已经实现下线,将搭载至欧拉(参数|图片)品牌新车上。而氢能公司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成为国内唯一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的企业。
在智能化方面,长城汽车将重点放在低功耗、大算力芯片和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上,重点解决中国汽车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问题。就在最近,长城汽车完成了对行业领先的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的战略投资,正式进军芯片产业。
深知人才才是企业发展核心动力的长城汽车,未来还将加大全球化研发人才的投入。到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人员,会在现有的1.5万人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才达到1万人。
基于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大力投入,长城汽车将以绿色碳中和、认知智能化、全球潮牌潮品、共玩众智众创4大战略方向,加速企业低碳智能升级。在科技节上,长城汽车还提出将在2045年全面实现碳中和,成为中国首家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汽车企业,比国家目标提前了15年。
在打造企业组织架构竞争力及吸引人才方面,魏建军也是大手笔。
过去三年,长城汽车重构了公司的组织、机制、流程和企业生态,形成了“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的3.0版本的组织架构。
为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大运营”,目前长城汽车正在推进企业组织持续迭代,打造一车一品牌一公司的组织形态,构建了若干个运营组织。这些新型组织重构了商业模式,依托数字化技术,可以精准、敏捷地链接用户。
据了解,目前,长城汽车拥有千万级的用户群体,运营平台注册量达到500万,五大品牌日活率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已经迈出了从汽车制造型企业,向用户服务运营型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头部企业,长城汽车对高层级人才也拥有足够的吸引力。2020和2021年,长城汽车连续实施了两期股权激励计划,累计授予对象超过1.2万人,覆盖了50%的核心员工,创造了A股史上最大规模的股权激励计划。未来还将覆盖到100%的价值员工,实现由“打工者”向“合伙人”转变。
魏建军在以引人才方面的不遗余力,不仅有助于长城汽车快速实现人才的良性流动与人才储备,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发大投入”、“全球大布局”、 “企业大变革”和“用户大运营”的四新定位,正在助推长城汽车向魏建军锚定的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
4
汽势观
在外界看来,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头部企业,这几年的发展顺风顺水,在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的赋能下,产品矩阵加速焕新,五大品牌齐头并进。无论是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还是疫情和芯片双重影响的2021年,长城汽车都表现出了强大的体系抗压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销售新车61.8万辆 同比增长56.5%,营业总收入621.59亿元,同比增长73%,净利润34.98亿元,同比劲增205.19%,交出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优异中考卷。
如果说在逆势中求变是理所应当,那么像长城汽车和魏建军这样在顺势中思辨的,则是难能可贵。在中国汽车产业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有风光一时昙花一现者;有身处泥潭弥足深陷者;有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者;也有逆势翻盘者和顺势求变者。这些不同的处境和结局,全在掌舵人的智慧与格局之间。
拥有勇于求变的大气魄、不断思辨的大智慧和全球化视野的大格局,再加上难能可贵的居安思危意识,长城汽车是否能成为魏建军所希望的“中国的大众和丰田”,我想,一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