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合肥的“长期主义”人才观
有人说,合肥是一座特别会“赌”的城市。 这是实话。经过京东方和蔚来的两场投资,合肥一举成名,被人们戏称为“最牛风投之城”。 然而对于“赌”的理解,却不能仅仅看表面的意思。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 “赌性更坚强”的字,对此曾的解释是,“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2021-09-09 | 出处: 中国汽车HRD | 责编: 王友新
有人说,合肥是一座特别会“赌”的城市。
这是实话。经过京东方和蔚来的两场投资,合肥一举成名,被人们戏称为“最牛风投之城”。
然而对于“赌”的理解,却不能仅仅看表面的意思。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 “赌性更坚强”的字,对此曾的解释是,“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而对于合肥这座城市,这句话也一样适用。而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争夺之战中,赌性与坚强必须同时存在。合肥在产业布局、市场开拓、实现路径等方面的很多做法,看似是在打赌,其实背后是对产业规律乃至人才的深度理解。
说起地方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人才政策,送户口、送补贴乃至送房,但往往收效甚微。从合肥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人才的吸引是一项从上到下、从始至终的“长期主义”事业,这要求地方能够不断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也在于如何针对性地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这也是所谓“坚强”之所在。
据说,整个合肥领导班子信奉的一句话是:“人一生会犯一些错误,但丧失机遇是最大的错误”。
所以,城市与人才的机遇,能否在此交汇?
产业投资:人才之基
7月27日,安徽省政府在发布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中明确表示,要支持合肥打造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2020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约10.5万辆,占全国比重7.7%,到2023年将达到10%。此前,在合肥市政府会议上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表述中,再次为合肥接下来的新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用八个字概括就是"芯屏汽合、集终生智",其中“汽”就是指新能源汽车。
合肥并不是第一个喊出要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口号的城市。2009年,武汉就率先开声,随后,包括襄阳、西安、南京、深圳等城市,都各自宣布了要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计划,这场争夺战至今仍然未完全决出胜负。
而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已聚集多个汽车研发中心相比,合肥一开始并没有在科技、人才方面的绝对优势。早前,合肥、西安和武汉等城市一直依靠本身的传统工业基础和在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来吸引车企的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的入驻,直到蔚来与合肥的合作,为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板。
有企业才有产业,有产业才有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支持措施就是资金支持,而合肥所探索的,是“股权投资+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专项基金”五位一体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是一种以股权代投机制、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等方式定向投资科技创新孵化项目的过程。
在央视的一档《对话》栏目的视频采访中,我们也可以略窥一二。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总结出了一套“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闭环,且表示“先要共患难才能同富贵”。蔚来李斌也在采访中坦言,合肥的工作“非常细致,也很创新”,会引进专业的投资机构来联合投资,从市场角度来验证投资的合理性。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央视《对话》栏目现场
而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中,也不乏人才的身影。
据虞爱华介绍,政府召集了合肥的20多所高校的教授、副教授来挂职市直部门的副职,对科学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而这些教授也觉得很有意义,因为如此可更加顺利地把对策变成决策,把文章变成文件,把设想的计划变成发展的规划。另一方面,基于合肥的 “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方针,自2020年7月起,合肥也正式启动了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合肥市领导担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长,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为有金刚钻的人去找瓷器活,为有瓷器活的人去找金刚钻。” 归根结底,这份产业投资蓝图所最终指向的,就是对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进行全面聚合,而这些充满创新思维的产业投融资模式,也让人才活力充分地涌流。
政策先行:人才之源
有了产业的基础,在引才方面则更需要政策的加持。为了打破人才招引边界,形成链、企、才的深度融合,在去年底合肥市发布的《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提出——
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优秀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善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家队伍,同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联合培养掌握前沿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
支持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级技工。
协调组建跨界协作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
落实好“双引双培人才计划”、“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等重点人才政策,妥善解决引进人才的子女上学、医疗、住房等问题。
完善产业园居住、消费、医疗、娱乐等各类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素质人才集聚。
这份意见从多个层面对人才的培养到配套都进行了指导,而在几天前最新发布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中,也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3年建设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30个左右”,以及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攻克核心技术,“3年实施省级以上补短板项目30个以上”。
合肥目前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也全面地包含了青年人才安居计划、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博士后科研人员经费资助、重点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岗位补贴、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都是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创业文化等十二条产业链企业。据资料显示,2020全年,合肥新引进本科以上各类人才8万余人,新增院士工作站9家、总数达68家。
而在这个成绩背后,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就是合肥在吸引人才,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也落到了实处。
走进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有电子屏会显示实时处理数据。有人曾记录在此办理合肥市人才落户的过程,全程只用了 30 小时,还附带免费打印机。与企业相关的流程都可以在这办理,平均用时 6 分钟。
见微知著,合肥招徕人才的决心可见一斑。
聚焦教育:人才之本
在历来的介绍中,合肥的定位都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它拥有世界顶尖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被称为培养汽车人才的“黄埔军校”一一合肥工业大学。为了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合肥在今年全力支持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大院大所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人才在地创业。
2021年4月30日,蔚来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依托中国科大信息与智能学科的基础研究优势,在联合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与互动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有相关人士认为,蔚来与中科大的合作将有利于突破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卡脖子”技术,也会有一大批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原创性技术和成果被研发出来。
而合肥在人才培养上的布局也不仅在于高校,更将目光着眼于汽车行业目前紧缺的职业人才。日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也与安徽各部门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面向未来电动出行共同培养本土人才。
签约仪式现场(来源:中国经济网)
按照规划,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大众安徽以及以及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将联合推动合肥学院与德国高等院校设立以汽车技术专业为主导的大众学院,以培养汽车产业高端应用型人才。同时,大众安徽还将与合作伙伴共同设立一个大众汽车南方能力中心,以支持和培训职业院校的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此外,大众安徽和合肥多所大学联合启动了大众安徽MEB工厂样板中心车间工程师资质培训项目,通过最终评估的学生将优先入职大众安徽,并作为MEB工厂样板中心车间工程师参与首款车型的生产。
此外,在学生就业方面,合肥也积极承担了“桥梁”的角色。受到疫情影响,合肥市在近年围绕12个重点产业链启动了“智汇合肥”高校毕业生网络直播招聘会。在5月14日的那场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专场招聘会上,6家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重点产业链企业带岗直播,提供智能网联类工程师、热管理工程师、测试设计工程师等就业岗位300余个,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肥就业提供更多样的选择。
历来教育培养人才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将教育的成果和企业的需求结合得更为紧密,合肥在新能源汽车的版图上布下的这颗棋子,到底能焕发出多强的效应,值得拭目以待。
如何从兵家必争之地到商家必争之地?从合肥的地方层面来说,是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在一起。 那么,如何从商家必争之地到人才必争之地?即是从思想理念,到行动风格,到工作风貌的全面焕新,是贴合城市资源的制度迭代,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能量积蓄。 目前,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而在本月的28日至29日,2021年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将在合肥隆重举办。届时,也将有多家国内车企及零部件企业HR将相聚合肥,共话人才。其中就包括江淮汽车、蔚来汽车、长安、奇瑞、吉利等在合肥建厂的整车企业,也有宏景智驾等在合肥设立分部的创新企业。 众“星”云集,相逢金秋。相信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有更多传奇即将被书写。
【重要】年会时间确定:9月28-29日 情系人才 相聚合肥 写在中汽人年会之前 毕业季 | 2021了,汽车行业还是你的First Choice吗~(文末专属福利,莫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