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命,四川人说了算?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这是一句贯穿古今的俗语。在很多人眼中,四川向来是舒适、安逸的代名词。但很显然,四川并不是一个满足于“安逸”的省份,它还有更大的野心。当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吹过巴蜀之地四川,这份野心也找到了最恰如其分的“支点”——锂电。
2023-07-13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任毅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这是一句贯穿古今的俗语。在很多人眼中,四川向来是舒适、安逸的代名词。但很显然,四川并不是一个满足于“安逸”的省份,它还有更大的野心。当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吹过巴蜀之地四川,这份野心也找到了最恰如其分的“支点”——锂电。
前不久,在新一届的中国能源安全高峰对话中,一组数据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2022年,四川省的动力电池产量达到83GWh,占据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在原始资源层面,四川的矿石锂资源占据全国储量的一半以上,处于全国之首。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在一辆新能源汽车的总成本中,有40%左右来自电池。而锂资源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成分,在当前锂离子电池主导电池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主导全球市场的情况下,至关重要。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能为806GWh,其中,中国产能占比74%。
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新能源汽车的命,四川人说了算。
不过,踩在这片锂资源的沃土上,四川更需要思考的,或许不仅仅简单的资源储量,而是如何在锂电储能产业风口来临之际,借此机遇乘“风”而起,打造出四川“安逸”之外的另一个强标签。
汽车预言家通过梳理1992年至今四川锂电的发展阶段,试图还原出在新能源汽车渐强的大背景下,四川锂电崛起的全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四川锂电的发展和突围,那么一定是:以“锂”服人、据“锂”力争、顺“锂”成章。
以“锂”服人
锂之于新能源汽车,正如石油之于燃油车,锂矿也因此被称作“白色石油”。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的锂资源储量排在第四位,以盐湖、锂辉石、锂云母等形态为主。其中,四川正是我国锂辉石的重要富集地。前文中提到,四川的矿石锂资源占据全国储量的一半以上——57%,全球矿石锂资源的6.1%,这里的矿石锂资源指的就是锂辉石。
总量大,质量也堪称一流。据了解,四川锂矿石的平均品位约为1.3%-1.42%,开采潜力巨大。以川西高原的甲基卡锂辉石矿为例,它是亚洲最大的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区,不仅矿脉数量多、埋藏浅,分布集中,还具备易采易选的优势,平均氧化锂含量超过1.42%。
与此同时,由于地形复杂等原因,早期勘探难度和开采难度较高,目前四川的锂矿石资源开发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可以预见,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勘查投入的扩大,四川的锂矿石资源仍然有着巨大的开发前景。
当然,如果仅从浅层的资源储量来看,四川的“一哥”地位或许还并不突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四川锂矿还有着得天独厚的配套优势。
得益于丰富的水电资源,四川部分重点城市享受工业用电优惠,最低可达0.35元/度,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0.6-0.7元/度的工业用电价格,便宜了将近50%。此外,工业水价、工业气价等也均有着不同程度的价格优势。对于属于高能耗的锂电企业来说,它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更何况,相比于其他地区,水力发电的四川在电网碳强度上也相对较低,能源消耗上更加符合国家对于地方发展的要求。
基于以上优势,四川在锂电产能上表现出了压倒性的实力。以碳酸锂为例,在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全球约有9000万吨碳酸锂。其中,四川约有1607万吨的碳酸锂当量,占据全球总量的18%。2021年,仅遂宁市的基础锂盐产量就已占据全球的15%;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占据全球的60%。
据“锂”力争
不过,先天优势是一方面,四川锂电产能表现的优秀更离不开四川从政府到企业的提前规划和布局。
1992年,在遂宁射洪城北的一块河滩地上,年产2000吨碳酸锂的国营射洪锂盐厂(也就是如今的天齐锂业)破土动工,开启了四川锂资源开发的序幕,正式抢跑中国锂电产业。但彼时或许还没人能够意识到,正是这样一间小小的工厂,竟成长出了如今世界级的新能源头部企业,并带动遂宁成为锂电产业中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三十年的时间里,企业在一路突围,各级政府也在暗中扶持。
目前,四川省已经将锂电产业纳入了全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和特色优势产业指引目录和四川省“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相关省级重点专项规划;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推动锂电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此外,据公开数据统计,在各级政府的助推之下,目前四川省锂电行业规划产值已经达到14889亿元。
正是因为先期的投入与落地,使得四川率先在锂电生产方面初步形成了从锂矿采选、锂盐、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回收利用等锂电全产业链,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厂商在此投资和发展。
过去几年,四川不断吸引动力电池产能投资落地,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都在四川进行了投资。截至目前,在四川落户的电池项目合计规划产能已超过600GWh,占全国总规划产能的12%。
而行业龙头的到来,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哺育四川的产业链基础,形成更加完整齐全的产业链条,推动四川锂电池产业的发展。
可以看到,在新能源红利和锂电储能的风口之下,四川各个城市都在卯足了劲地据“锂”力争。并且,没有一个选择吃资源的老本,做粗浅的资源开发,而是灵活利用、全面赋能。在快速构建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过程中,四川早已做好了不做“煤老板”的准备
顺“锂”成章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务院相继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及战略;同一时期,四川也开始了锂电产业的先期探索。
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在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甚至抢夺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四川锂电也随之进入公众的视野,成长出了数个以企业、甚至以市为单位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2022年,四川省新能源板块总营收超过2868亿元,营收超10亿元的企业有13家,其中锂电有5家,主要分布在成都市。此外,宜宾、遂宁等城市也同样是锂电发展的重点。
例如,目前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生产基地建设在遂宁,其下游客户包括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前不久,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此于宜宾举行,同时,宜宾市也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牌 " 中国动力电池之都 "。
此外,在下游产业表现上,四川还建立了包括整车、关键零部件、营销服务等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聚集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东风神龙等26家整车企业。2022年,四川省共生产新能源汽车8.1万辆,同比增长92.9%;今年一季度生产新能源汽车2.2万辆,同比增长69.2%,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65万辆。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以成都、遂宁、宜宾等城市为核心的四川锂电正在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的锂电产业发展,而四川成为“世界锂谷”的梦想似乎也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