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中国汽车的合资不是没戏了,而是与以前不一样了
国庆当日,广汽本田对外发布9月销量,比上月增长了44.7%。当家车型雅阁环比增长了121.8%;另两款主力车型皓影、型格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这对广汽本田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
2023-10-07 | 出处: 吴迎秋 | 责编: V讯网
国庆当日,广汽本田对外发布9月销量,比上月增长了44.7%。当家车型雅阁环比增长了121.8%;另两款主力车型皓影、型格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这对广汽本田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
一段时间来,合资车企的日子大部分都不好过。尤其像广汽本田这样的合资标杆企业,“好日子一下变得紧巴了”是很多人没想到的。9月份广汽本田方面能拿到这份成绩单,一定是企业上上下下全力争取的结果,实属不易。
但我们还是要看到,合资产品占中国汽车市场主流的状况已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卖车吃力了,只是个表象,其背后至少能说明几个问题。一是跨国汽车公司没有跟上新汽车时代的节奏。想法、做法都拉下了功课。今天出现的问题不是今天、昨天犯下的错,它可能是更早前埋下的“根”。二是合资车企今天的被动只是在为母公司“背锅”。毛病出在了母公司。而在以外方为主导的合资合作模式下,主要的问题来源在合资车企外方母公司那里。三是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的丢失,是因为中国品牌,特别是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的崛起。相信随着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国际市场的“中国化”进程,不仅合资车企产品在中国市场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特别是新能源智能化汽车方面,一定会出现一股可能会改变格局的“中国风”。
人们常把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比喻成这样一个“宝塔”型。最底下的是韩系车,再往上依次为法系车、美系车、德系车、日系车。前几个“系”出问题,似乎可以理解,而在很多人心目中,德系车、日系车是神一般地存在,不可动摇。今天看,连他俩也开始受到挑战了。这绝不是偶然的。它说明世界汽车也身处深刻的变局之中。之前,韩国车企总想不明白,自己一年能卖600-700万辆车,尤其是在北美,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在中国不行?那是因为中国汽车“进不了”美国。
问题的核心点一定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规划。它必须要管“五年以上”。二是产品技术,它必须与当下的新科技水平齐头并进,与变幻莫测的消费潮流同振共鸣。它们靠得都是战略性思维,前瞻性眼光。
合资企业的难只是开始。明年可能更难,后年也不好说。对于合资企业来说,未来的三至五年是挑战期;对于中国品牌车企,特别是新能源、智能化的汽车来说,未来三至五年是个机遇期。最近一段时间来,一些跨国公司“放下身段”融入到中国的科技公司、汽车企业,是它们在挑战期的应对策略。目的是为了跳过“规划空挡”和“成本门槛”,最终实现自身能力的再次强大。一个成功公司的强大,常常不在于它的“个头大小”,而在于它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国车企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抓住这三至五年的机遇期,深度融入世界。对于外方和中方来说,都是一句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广汽本田9月的销量告诉人们,合资企业要抓当下,要想尽一切办法抓销量,要有底线思维,守住合资企业经营底线。从这一点看,广本做到了。合资母公司要抓未来。过去的错不能再犯,“往前看比往后看”、“看明天比看当下”更重要。中国汽车的合资不是没戏了,而是与以前不一样了。这是每个汽车公司都要相信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