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越野再出击:新人新打法,会不会有新结果?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北京越野,再次出现在聚光灯下。
2025-04-09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北京越野,再次出现在聚光灯下。
4月7日,BJ40增程版正式上市。这款车本身固然引人关注,但更引起议论的是王昊的首次公开亮相——这位刚刚上任的北汽股份董事长,选择用一场发布会作为自己的“开场动作”。
现场有人评论说:新人、新车、新打法,北京越野正在试图用一款看似“常规换代”的产品,重启一个曾经熟悉的品牌。
作为中国越野车的先行者,北京越野曾在硬派SUV市场有过高光时刻。但当新能源越野成为新趋势,这个老牌玩家下一步如何走?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这次重启,对于北京越野来说是回归,也是自我修复。但更深层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北京越野的这次“回归”,到底是一次技术层面的追赶,还是组织与认知上的转向?BJ40增程,是第一道答卷。
01
80后董事长出招
如果说BJ40增程版是北京越野在新能源越野领域的一次重新亮相,那它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在于表明了一种态度:主动出牌,而非被动跟进。
3月14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任命王昊为董事长,并兼任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主任。从时间上看,BJ40增程版的发布,是他履新后的第一个公开动作。虽然车型本身早已处于推进中,但作为“新任董事长的首次亮相”,它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
资料显示,王昊,1982年出生,经济学博士,在北汽体系内工作多年,历经北汽蓝谷、北汽产投、北汽鹏龙等多个板块,横跨资本运作、新能源与流通服务。与许多技术出身的传统车企高管不同,他的履历更像是一个“组织协调者”和“资源整合者”,这也让他被视作北汽推进内部调整、突破结构性瓶颈的潜在推手。
在北汽集团的架构中,北汽股份承担着对“大自主”品牌的管理职能,旗下包括北京越野等核心资产。相较于合资板块的相对稳态,自主品牌始终处于调整与转型之中。这一背景下,北京越野BJ40增程版的推出,既是品牌自身节奏的延续,也是集团在新管理层主导下,对“自主板块如何发声”的一次回应。
因此,无论是从组织意图还是行业节奏来看,BJ40增程版都不仅仅是一款新车,而是一张信号明确的牌。这张牌已经打出,接下来是如何打出节奏的问题。
02
中国越野的这场盛宴,北京越野不会缺席
BJ40增程版的到来,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它的背后,其实有着清晰可辨的时代契机。
一方面,是自主品牌整体实力的跃升。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品牌自信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从过去的“跟随者”角色,成长为市场趋势的引领者。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自主品牌已经建立起明显优势,技术话语权与产品主导权持续增强,强自主、强技术、强创新已成为当下中国品牌的鲜明标签。
另一方面,越野市场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宽。曾经的小众硬派,如今正在走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越野、了解越野,并逐步培养起越野出行的生活方式与消费需求。从“玩车人”的热爱,到“泛越野”的日常化,越野市场正呈现出从垂直到扩散的趋势,其背后是户外文化、生活多元化、消费升级等一系列社会层面因素的共同推动。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作为一个在越野领域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品牌,北京越野是最早一批进入硬派SUV领域的自主品牌,在中国越野车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因如此,“越野世家”不仅是市场给予北京越野的称呼,更是一份对技术积累、产品坚守、用户文化的认可与尊重。而随着越野热度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推出自己的越野产品。这既是市场活力的体现,也无形中提高了竞争门槛。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越野没有理由缺席,更不能缺席。
因此,BJ40增程版的到来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清晰的信号:北京越野正在主动出击,以技术升级回应市场变化,以产品革新重塑用户认知。从纯燃油向增程技术迈进,这一理念的转变,它代表着一种对越野文化的重新定义:越野可以依旧硬核,但也可以更高效、更智能……
越野精神不变,但越野的表达方式,可以更符合当代消费者的生活节奏:在保留越野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融合与产品创新,尝试打破越野与新能源之间的“次元壁”,让越野真正走向“全民可及”。
03
BJ40增程:让越野更“有趣”
很多人提起越野,脑中浮现的或许是“粗粝”、“吃苦”、“不妥协”的画面。但时代变了。越野,不必再与“牺牲日常体验”划等号。BJ40增程版的出现,正是在这个节点上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硬派越野的固有想象。
过去,硬派与智能、舒适、新能源之间似乎总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而这一次,北京越野试图用一款车来证明,越野的“硬”不必以牺牲科技与品质为代价,反而可以借助全维进化,让越野变得更有乐趣、更具未来感。
BJ40增程版的逻辑,是从底层架构出发,对一辆硬派SUV进行“系统性重构”。它围绕“超级硬派、超级增程、超级越野、超级智享、超级安全”五大方向构建核心产品力,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场景越野解决方案”。
在“超级硬派”上,BJ40增程保留了硬派车的精髓。1:1的黄金比例方正车身、前格栅的“垛口墙”造型、来自自然地貌的八种外观原色设计,再配合车身接近2米的高度与2760mm的长轴距,不仅视觉冲击力十足,也为内部空间打下良好基础——这依旧是一台血统纯正的方盒子,但却更懂得设计语言与文化符号的表达。
但要让越野真正走入日常,单靠硬派远远不够。在“超级增程”方面,BJ40增程配备了40.3kWh的大电池和82L大油箱,纯电续航达152km,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再配合97.5%高效能的发电系统,即便以145km/h高速巡航,也能实现发电与能耗的动态平衡。这种“电油结合”的方式,极大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同时保留了电驱在越野场景中所带来的响应快、扭矩大的优势。它不是用新能源替代越野,而是让新能源为越野赋能。
技术上去做新能源,基因上还是越野专家。BJ40增程在“超级越野”维度的表现依旧硬核:全地形智电ATS系统涵盖11种驾驶模式,同级唯一“三把锁+智电全时四驱”系统,100%爬坡能力、响应快30倍的电控中锁、四轮独立悬架……这些配置无一不是北京越野对专业性能的坚守,但背后的逻辑却已然不同:更智能、更从容,而不再是单纯靠堆料和驾驶者经验去“硬扛”。
与此同时,BJ40增程还想颠覆一种认知:谁说越野车不能享受豪华?在“超级智享”层面,它不仅带来了五联屏、AI智能驾驶系统3.0、BBA同款零重力座椅、1.7米双人平铺大床、哈曼音响、智能新风系统,还贴心设置了十个充电口、支持无人机玩法,乃至可拓展车顶平台。过去你在城市旗舰SUV上才能看到的配置,现在在一台硬派SUV上也能实现,而且不突兀,反而多了几分“野趣融合感”。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得够硬。BJ40增程在“超级安全”维度上走得也很极致。金属防滚架、79.8%的高强钢、130000N抗压强度,几乎已经触及了军工级标准。而其六维电池安全认证体系,不仅有47mm护板间隙、玄武护甲防护系统,更是首个为电池设计专属越野安全方案的硬派SUV。不只是安全本身,更是一种极致工程思维的体现。
所以我们看到,BJ40增程不是简单地把新能源技术“安”在一辆越野车上,而是重新定义了一种可能性:越野不再是一种粗粝的挑战,而是一种可以玩、可以享受、可以沉浸其中的“有趣生活方式”。它打破了“越野=牺牲舒适”的固有标签,也让越野真正进入了新篇章:一个科技、性能、智能、豪华不再冲突的时代。
对于用户而言,这样一台车,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城市通勤与翻山越岭之间自由切换,既不放弃热爱,也不必过度迁就生活。BJ40增程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就是让“有趣”成为越野的主语。这是技术的融合,也是一种文化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