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的“网球搭子”:用一场赛事,讲好中国高端车故事
当新能源从“差异化卖点”沦为“基础配置”,智能化也从“核心竞争力”变成“必答题”,中国车市的竞争逻辑已悄然迭代。对车企而言,“价格战”与“参数战”的边际效益持续递减,用户开始用“生活方式契合度”衡量品牌价值——能否建立情感与价值层面的深度连接,成为品牌破局的关键。
2025-09-23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当新能源从“差异化卖点”沦为“基础配置”,智能化也从“核心竞争力”变成“必答题”,中国车市的竞争逻辑已悄然迭代。对车企而言,“价格战”与“参数战”的边际效益持续递减,用户开始用“生活方式契合度”衡量品牌价值——能否建立情感与价值层面的深度连接,成为品牌破局的关键。
领克汽车冠名2025杭州网球公开赛的动作,正是在这一行业背景下的精准布局。这场经ATP认证的国际赛事,本身就具备极强的价值锚点:它不仅能吸引全球职业网球选手参赛、依托国际转播网络实现跨国界曝光,更精准覆盖了追求健康、自律与国际化生活品质的中产及新中产群体,这与领克的目标用户画像高度重合。
从表面看,这是一次汽车品牌与网球赛事的简单联姻;但往深了看,“赛事赞助”只是最外层的包装。其内核,是领克借势赛事IP的跨界营销创新,是依托国际平台的全球化布局推进,更是让产品直面场景考验的实力展示。说到底,杭州网球公开赛是“场”,领克真正要讲的,是品牌如何借由场景与文化,完成从“卖产品”到“传价值”的进阶。
1
别人做曝光,领克做沉淀
在中国车市,体育营销并不是新鲜事。无论是篮球、足球,还是马拉松,几乎所有主流车企都尝试过通过体育赛事增加曝光。但多数案例的效果有限,原因在于它们往往停留在“冠名+广告”的层面,赛事结束,影响力也随之消散。
领克的选择与众不同。它将网球作为突破口,至少体现出两方面的战略考量。
首先是圈层匹配。网球是一项具有国际属性的运动,其观众群体往往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中产与新中产阶层。他们强调生活品质,注重健康,也愿意为个性化消费买单。这与领克的目标用户高度重合:城市化、年轻化,对设计、科技和生活方式有着明确追求。通过赛事,领克得以在精准人群中获得更深层次触达。
其次是国际化价值。ATP作为职业网球的全球赛事体系,其认证和影响力并非国内赛事可比。哪怕杭州站只是ATP250级别赛事,但它依旧代表着国际认可。在当下自主品牌加快走出去的背景下,这种平台的背书能帮助领克在海外市场增加认知度,也能让“高端中国车”的形象更容易被国际用户接受。
更值得注意的是,领克并未把合作局限于“赛场广告”或“指定用车”,而是通过“赛事+社群+体验”的组合方式,把网球元素延伸到用户运营中。例如,围绕赛事举办嘉年华活动,邀请车主参与互动,让体育元素融入社群文化。这种设计避免了“一次性营销”的短期化问题,而是把体育跨界转化为长期用户关系的资产。
2
当网球精神遇上领克DNA,跨界便有了灵魂
领克选择网球,不只是因为受众的重合,更重要的是精神价值上的契合。
网球是一项需要速度、精准与耐力的运动。它不仅是竞技,更是一种气质:优雅、自律、坚持不懈。领克自诞生以来,也一直强调“敢为不同”,拒绝循规蹈矩,主张个性化和年轻化的品牌态度。网球的精神气质,与领克品牌的DNA之间,形成了自然的共鸣。这种价值共振,使跨界合作不显突兀,反而让用户更容易理解。
另一方面,领克的用户生态为体育跨界提供了落地空间。过去几年,领克不断在Co:Club、伙伴计划和Co客大会等活动中,强化车主的社群属性。用户不仅是“买车的人”,更是品牌文化的参与者。网球赛事的举办,恰好为这种生态提供了新的延伸点:它不仅把车主带到赛场,更让他们在运动、社交和生活方式的交汇处,找到新的归属感。
更重要的是,这次合作与领克的全球化战略高度呼应。目前,领克已经进入40多个海外市场,并在欧洲建立了一定用户基础。通过国际赛事的参与,它既能加深国内用户的“国际化印象”,也能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多潜在认知。对于正在努力构建“全球高端品牌”的中国车企而言,这样的尝试,或许能为行业提供新的参考样本。
3
赛场即考场:网球赛的聚光灯下,是产品力的硬实力
当然,任何跨界营销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产品,如果产品力不足,再精心的合作也难以支撑。领克在这次赛事中把900和10 EM-P作为指定用车,实际上是一种“让产品说话”的思路。
作为旗舰SUV,领克900在空间、舒适和安全方面都有突出表现。超过5米2的车长、高效的空间利用率,能够满足运动员、教练团队以及赛事工作人员的多样化需求。旋转座椅、影音系统、舒适配置,为接待和休息提供便利。在赛场之外,它还能展现旗舰SUV在安全上的硬实力等方面的表现,确保“旗舰”不只是定位,而是有实际支撑。
领克10 EM-P则提供了另一种答案。它通过电混技术兼顾性能与能耗,四驱系统应对复杂路况,低油耗满足高频通勤。对赛事而言,这种兼具效率与可靠性的特性,恰好满足日常通勤和赛事保障需求。其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种逻辑的成立:快速积累订单,说明其产品力得到了用户认可。
把这两款车型放到赛事场景中,本质上是一次公开的实战测试。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媒体的真实反馈,比任何广告都更具说服力。这种“赛场即秀场”的方式,让产品不只是纸面数据上的优秀,而是在真实场景中获得信任。
结语:从行业角度看,领克冠名杭州网球公开赛,是一次探索如何把跨界营销与用户运营结合的实践;从品牌角度看,它借助网球的精神气质与国际化平台,强化了“敢为不同”的品牌认知;从产品角度看,领克900和10 EM-P的赛事应用,成为最直观的产品力背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领克的路径没有挑战。体育跨界能否真正沉淀为长期的品牌资产,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国际化营销的投入产出比,也需要持续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汽车行业竞争进入新阶段的当下,领克的探索至少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思路:产品之外,品牌要靠文化和生活方式去建立连接,而这种连接往往才是用户长期选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