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6,恒大造车按下“加速键”
别人造车是从0到1,恒大造车是从0到6。同样是汽车领域的后来者,恒大的打法有些不走寻常路。 近日,恒大汽车在上海、广州两地同步发布了“恒驰”首期六款车型。以数字做序号,从恒驰1到恒驰6,实现了A到D所有级别,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细分区间的全覆盖,正式迈出了自己“造车”的第一步。
2020-08-07 | 出处: 零零柒车邦德 | 责编: 王友新
别人造车是从0到1,恒大造车是从0到6。同样是汽车领域的后来者,恒大的打法有些不走寻常路。
近日,恒大汽车在上海、广州两地同步发布了“恒驰”首期六款车型。以数字做序号,从恒驰1到恒驰6,实现了A到D所有级别,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细分区间的全覆盖,正式迈出了自己“造车”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恒大健康已经正式更名为“恒大汽车”,这标志着恒大健康的主营业务已变为新能源汽车,而随着此次恒驰6款新车的同时亮相,更标志着恒大造车开始驶入快车道。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惊人之举,这十分符合许家印与恒大集团的一贯作风。但对于恒大而言,这仅仅只是闯过造车的第一道关卡。
令人望尘莫及的“恒大速度”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项非常“烧钱”的买卖。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曾直言:“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现在自己跳进来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
不过对于恒大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许家印曾表示,恒大集团造车没有技术积累,没有厂房等设备,因此造车的思路就是买买买,依靠全球各大优质供应商来实现造车。
先是通过入股广汇集团,获得了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渠道。随后便出手收购了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获得整车研发能力和资质;与超级跑车制造厂科尼赛克合作,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紧接着,恒大通过入主卡耐公司,布局日本动力电池技术;入主荷兰e-Traction公司和英国Protean公司后,全面参与轮毂电机技术。经过一系列运作,将底盘架构、动力总成、轮毂电机、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收入囊中。
除了在技术上的搜罗收购外,恒大在造车基地上也很用心,因为有着房地产行业的强大背书,恒大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建10个造车基地,也就是说除了瑞典、天津、广州、上海、沈阳基地之外,在未来还会在其他城市继续建设更多的造车基地。
无疑,6款车型的同时发布,是对许家印豪掷亿金“买买买”的强烈回应。以资本换技术、以技术换时间,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们还在筹划期的时候,恒大就已然完成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0到1”的突破。
野心勃勃,挑战犹在
恒大对汽车怀有执着之心,在恒驰惊艳造型的背后,看的出恒大造车的坚持与努力。
去年,恒大与全球15位世界顶级造型设计大师达成战略合作,在恒大汽车公布的这几款车型的介绍中,均由享誉世界的造型设计大师Ander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 和丸山公顾操刀设计,这几位都是当年恒大汽车签约的专家智囊团成员,其中,Anders warming最早供职于宝马,作为主管曾参与了宝马5系、宝马6系等几十款车型的改款与新车设计工作,完成了当时一代品牌设计风格的巨大转换。
在年轻消费者群体追逐高颜值、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当下,恒大汽车肯花重金坚持正向开发,打造与众不同的造型风格,从长远看将带来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收益。
许家印曾说过的,公司要力争在3 至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伟大梦想,野心着实不小。6款车型为自身造势的同时,也展示出了造车实力。那么,恒大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新手,能否像特斯拉一样“后来居上”?或许短期内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前蔚来、理想、小鹏都有自己产品矩阵,2020年上半年,蔚来累计销量1.4万辆,理想汽车累计销量0.96万辆,小鹏汽车累计销量约0.56万辆。
反观恒大新能源还未有车辆交付,现在只是公布了六款新车的存在,并且只公开了外观,并未透露配置、内饰、售价等方面的信息,说到底依然处于“PPT”造车的初级阶段。这些车能不能量产,哪些能量产,什么时候量产,以及量产落地交付后的表现都是未知的。
而且随着特斯拉国产化,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步入正轨,跨界造车的恒大想要从中脱颖而出,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一家成熟的汽车企业是需要挺过一个漫长的技术蓄势期的,放眼全球稳稳经营并盈利的汽车企业,基本都具备了上百年的技术底蕴。恒大通过“买买买”的方式换来的技术究竟能为它的新能源王国带来多大的收益,现在也无从知晓。
手握筹码,未来仍可期
根据工信部在2019年12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5%左右。按照我国汽车销量以年复合2.0%的增速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为3228万辆,按照新能源汽车25%的渗透率计算,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807万辆,年复合增速为30%。
而在恒大规划中,包含6款新车在内的14款车型,将在2021年底~2022年初实现大批量投产。目前,恒大上海、广州生产基地,正按照工业4.0的高标准开工建设,未来3-5年年产能将达100万辆。恒大虽然出手晚了一些,但是整个规模和扩张速度都更快。
在新能源造车这条跑道上,随着资本的涌入已经变得愈发拥挤,希望与残酷并存的环境下,会淘汰掉实力不足的玩家,自然也会有新的黑马冒出来。
在政策导向利好的情况下,恒大汽车在核心技术、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短期来看,汽车界的“后浪”们还不能轻易取代“前浪”的江湖地位。但既然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要看得比别人更远。未来,留给恒大汽车的发展空间还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