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陆集团正式公布了《大陆集团2020未来出行趋势调研报告》。自2011年起,大陆集团定期针对各种关键话题开展出行方式调查研究。《大陆集团2020未来出行趋势调研报告》是第六次调研,该调研针对德国、法国、美国、中国和日本的驾驶者在出行方式的各个方面进行调研。本次研究的重点领域是电动出行和自动驾驶。这份报告的很多结论,颇让BAO师傅意外,但却非常有建设性,所以特意拿来与汽车圈内外的朋友们分享。
结论一:多数受访国对电动车持谨慎态度中国除外
报告中指出,大多数德国受访者(59%)不考虑在未来购买电动汽车,在法国和美国分别有57%和50%的受访者不考虑使用电动汽车出行,日本的这一比例还要更低一些,仅为46%。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国受访者考虑过在不久的将来购买纯电动汽车。美国受访者对纯电动汽车的热情并不高,但他们的态度要比德国、法国和日本受访者积极得多。
受访者认为,相较于传统汽油或柴油汽车,电动汽车的两大主要问题是缺乏充电站和续航能力差。在调研的五个国家中,最常被提及的不支持电动出行的理由是缺乏充电站。只有在法国,价格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全球角度来看,对电动出行持怀疑态度的受访者所提到的四大问题在五个国家中普遍存在,包括充电站数量不足、对续航里程的担忧、在长途旅行中需要停车充电、与内燃机汽车相比价格高昂。
结论二:充电桩数量不足为中国消费者购车最大障碍
该报告指出,充电站数量不足是都市地区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大城市中,可以在正常停车点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车主比例明显低于农村地区。欧洲和日本城市的情况尤甚。人们经常把充电站数量不足作为反对未来在大城市购买电动汽车的理由。
与其他被调查的国家一样,影响中国受访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充电站数量不足——63%的中国受访者有此看法,以及担心能力有限的电池续航里程(中国受访者占比59%)。还有44%中国受访者认为,在较长旅途中无法充电也是一个问题。与此同时,仅有五分之一的中国受访者认为,高昂的价值是限制他们购买电动汽车的决定性因素,这个数据低于其他国家的情况,而法国和德国则分别有高达55%和46%的受访者介意电动汽车的价格。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汽车就是他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选择。41%的中国人至少每周开一次私家车,4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或几乎每天都要开私家车。
对续航里程的担忧是各国受访者不愿购买电动汽车的另一个主要理由,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电动汽车已经可以轻松满足他们的日常出行需求,因为他们的出行距离通常很短,而且在其住宅附近、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有越来越多充电站建成,这些都是汽车通常会停放较长时间的地方。
除汽车外,自行车也因新冠病毒的肆虐而被更多人青睐。在中国,自行车使用量的增幅高达到34%,其次是德国为21%。而公共交通的使用情况则是另一番景象:德国有一半的人表示使用公共交通的频率比以前少了,这一数字在中国和日本甚至超过了五成。值得注意的是,56%的美国受访者和48%的法国受访者表示,在使用公交车和火车方面与疫情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而在中国、日本和德国,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报告了类似的情况。
疫情过后这种趋势是否还会延续下去?大陆集团2020未来出行趋势调研报告的一些结果似乎说明了这一点: 6%的日本和德国受访者及15%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为应对疫情,他们已经购买了汽车或正在考虑在中长期内购买汽车。在有车一族比例还明显偏低的中国,有多达58%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这一观点。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期间中国受访者相对而言更频繁地使用汽车共享、拼车或使用租车出行。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过去的2020年对出行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无论是纯电动汽车的普及,还是疫情对出行习惯的影响,都让人们难以再回到过去,只能面对未来。
我们需要更加环保更加便捷的交通工具,但也需要解决例如充电桩不足,续航里程较短的问题;我们需要保证更加经济更加方便的出行方式,但也需要对个人健康、个性诉求的尊重,所以这也是BAO师傅为什么花大篇幅解读大陆这份未来出行报告的原因,希望相关人士能够更直接的得到消费者端的诉求。这里BAO师傅向用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车联网及信息事业群负责人Helmut Matschi的观点作结:“如果要让电动出行技术在市场上取得广泛认识,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必须认真对待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未来出行)的保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