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输了,陶琳引咎辞职?
这几天,一场特斯拉女车主站车顶维权事件,把特斯拉和其副总裁陶琳推向了舆论风口。 4 月 21 日上午,陶琳缺席了原本要参加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主办方此前公布的议程中,她将和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等嘉宾共议“如何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等问题。 但今日,陶琳并未现身,也未线上参与该论坛。
2021-04-22 | 出处: 电动公会 | 责编: 王友新
这几天,一场特斯拉女车主站车顶维权事件,把特斯拉和其副总裁陶琳推向了舆论风口。
4 月 21 日上午,陶琳缺席了原本要参加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主办方此前公布的议程中,她将和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等嘉宾共议“如何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等问题。
但今日,陶琳并未现身,也未线上参与该论坛。
1
陶琳去哪了?她是否会受维权事件影响而引咎辞职?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维权事件发生后,陶琳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
“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最近几次特斯拉事件都和她有关,我们出钱做车辆检测,但她不同意,要求巨额赔偿,我们认为她的诉求是不合理的,我们不可能答应”;
“特斯拉没有办法妥协,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
“女车主的诉求,我们特斯拉无法答应,用无理取闹方式博取眼球”;
“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
以上都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维权事件发生当日下午作出的回应。
归纳起来,这就是特斯拉的态度和立场。
隔天,陶琳再度回应特斯拉维权事件中涉及的车辆失控问题,她是这么说的:
其实失控比例是非常非常小的,每个事件,我们都会认真去处理……车辆失控是地面水太多,当时车速过快,环氧材质地面含水多的情况下,特斯拉时速过高,车主急刹车产生防抱死,不是车失控,是地太滑,车辆数据可显示你当时踩的是刹车还是电门。
论汽车界甩锅,特斯拉称第二,无人敢抢第一。
上次甩锅国家电网才被狠狠打脸,这次实在找不甩锅的对象,干脆把内裤一脱然后套在脸上,直接甩锅给车主。
作为特斯拉方面的代表人物,陶琳如此蛮横应对用户维权,引发了不少网友愤怒。
有网友直言:“特斯拉屡次将事故原因认定为车主操作不当,可后台数据在特斯拉手里,它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反正由它说了算。”“消费者和特斯拉比起来,处于绝对弱势,这也是特斯拉一贯傲慢的原因”等等。
随后,央媒也开始集体发声,先是新华每日邮电评其“不妥协”的底气何在?“特斯拉高管傲慢的回应,几乎让人感受不到解决问题的诚意。”
中纪委网站也评论道,企业不能“一直拖着不解决问题或自己当裁判员”傲慢不讲理,必须遵守法律、尊重消费者。
紧接着是中央政法委的重磅表态。多次在全国性重大热点事件中强势表态、正本清源的中央政法委公众号“长安剑”这次依然没有缺位,于4月20日发表文章《特斯拉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责任何在?担当何在!?》,隔空喊话特斯拉。
长安剑的批评,不仅一针见血,更是立场坚定:明知隐患却置若罔闻,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碰碰拉”继续在路上当“隐形杀手”,无视公共安全风险,不在乎“赚中国人钱、撞中国人命”,试问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何在!
舆论重压之下,4月20日深夜,特斯拉终于通过官方微博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发布了致歉信。信中称:
尊重并坚定服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决定,尊重消费者,遵守法律法规,坚决坚定地积极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所有调查。特斯拉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专事专办,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尽全力的满足车主诉求,争取让车主满意。
原以为特斯拉会一直强硬下去,视一切客户为粪土,但在舆论压力之下,巨额利润之前,特斯拉明智地选择放弃傲慢,终于在中国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所以,特斯拉到底是真心道歉,还是战略妥协?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2
特斯拉之所以引发民怨,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缺陷外,高层的错误言辞和态度,也是让民怨累积直至大爆发的关键原因之一。
那么,这位被贴上“傲慢、强横、不讲理”标签的特斯拉陶琳,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百科资料显示,陶琳任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负责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公共关系、市场与品牌等。根据知乎上的公开资料,陶琳2014年1月正式入职特斯拉之前,她曾在百度、人人网等企业任职,并在中央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担任记者、制片人和导演。
入职特斯拉之后,陶琳代表特斯拉和各地政府接触密切,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介绍上海工厂进展。
陶琳的傲慢态度由来已久,此前屡屡与消费者、与媒体针锋相对。
去年12月25日,微博认证为科技博客的“品玩”发布了一篇名为《特斯拉中国乱象揭蛊 第三季》的文章,文内曝光特斯拉质量标准下降,使用次品零件装车,整车品控标准下调。”
文章里还提到特斯拉“管理方式过于粗暴,充满‘包工头’文化,上海特斯拉工厂,已经沦落为‘血泪工厂’。”
针对这些指控,陶琳当时发博回应,“文章编织的如此离谱,槽点太多不知该从哪里开始说了,特斯拉的法务已经在准备起诉。”
但在这次上海车展上,陶琳亲自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厂承载了全球绝大部分 Model 3生产工作,该车型国内国外需求非常旺盛,上海工厂压力很大,工人们要加班加点加快节奏。”
前后言辞显然是矛盾的。虎扑上有网友发帖称陶琳的近期回应“都让人大跌眼镜。感觉能力不足,而且脱离实际。”。
此外,去年陶琳在微博回复网友评论说不想在营销和公关上花费时间精力。这次车展,陶琳老调重提,“我们不会砸大量的广告费用去做公关,尤其是我们不会花钱在自媒体上做投放。”
但在4月19日维权事件发生后,财经汽车发布了“独家|陶琳回应车展维权事件:特斯拉不可能妥协”文章,财经汽车团队发文称事件发酵后遭到了来自特斯拉公关的压力,他们说:
“记者在车展现场接到了特斯拉的电话,沟通得挺激烈,这时候我们的展台还在特斯拉边上,但沟通方式已经靠电话了。”
财经汽车称,之后团队在会展中心洲际酒店聚餐时,也接到多人电话,要求撤稿,不过最后拒绝。
通过这一系列表现,很难说特斯拉是否真正知悔改。如果真有诚意,那么这位此前屡屡与消费者针锋相对、巧言诡辩、百般抵赖的特斯拉副总裁陶琳,是难辞其咎的。
3
维权事件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特斯拉一贯奉行的“数据霸权”主义,也就是:
车辆数据 “不属于”用户。
近年来,特斯拉“失控”事件频繁见诸报端。我们在梳理诸多特斯拉失控/失速事故发现,车主大多表示特斯拉存在刹车失灵的问题,而特斯拉给出的回复基本原因都是指向车主驾驶不当导致或者就是冷处理,迟迟不公布调查结果。
特斯拉态度的背后都指向一个核心:是你们的问题,我们的车没问题。但作为行驶数据的唯一掌握者,特斯拉从未向车主们、监管部门以及公众给出任何事故车辆的数据报告。
甚至在 2020 年,某些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中,事故车辆的行驶数据出现了丢失或被删除的情况。
就在女子车展维权次日,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警方称将对特斯拉发出搜查令,获取在得州发生事故车辆的所有数据。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人们对于特斯拉官方给出的事故解释,信任度都降到了冰点。
然而,特斯拉于4月20日晚间发布的致歉声明里对公开事故车辆数据仍只字未提。
一个好的企业不仅在技术上要好,更应时刻将社会责任感放在心上。在事故发生之后,通过检测及时准确查找原因,并对相关生产环节或产品功能进行改进,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这才是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做的事。
可特斯拉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法治社会强调公平,无论是对驾驶行为、“超速违章”的认定,还是后台数据的提取鉴定,都不能全凭消费者或者企业的“一面之词”,而是双方都把自己的证据提交出来,请独立机构通过专业方式检测认定,如果一方不服,还可以提起诉讼解决。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特斯拉更应以谦和的态度、务实的举措解决消费者的合理维权诉求,维护消费者权益就是维护自身品牌美誉度、维护市场占有率,这些才是特斯拉在中国发展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