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国车市回顾:三个大主题和一个小插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份的中国车市,就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各个零部件都在全力以赴的工作。重要事件大体上围绕着三个大主题和一个小插曲:两会议题对汽车行业的指导;缺芯危机继续发酵;小米终于官宣造车;而年年少不了,年年无新意的315仍然是车企公关部门和媒体的必修课。
2021-04-27 | 出处: 苏雨农的长镜头 | 责编: 王友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份的中国车市,就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各个零部件都在全力以赴的工作。重要事件大体上围绕着三个大主题和一个小插曲:两会议题对汽车行业的指导;缺芯危机继续发酵;小米终于官宣造车;而年年少不了,年年无新意的315仍然是车企公关部门和媒体的必修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主题”不只是汽车行业的事,更是和国计民生、产业结构紧密相关。所以回顾汽车行业的大事,越来越需要超脱狭义概念,站在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角度去看。
近三年汽车月度销量变化(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主题一:碳中和成为汽车产业核心方向
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提到的汽车内容包括:
“实施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推进汽车等行业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
“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实际上是放宽门槛和加强监管,促进优胜劣汰,有利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产业发展;而稳定汽车消费,取消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都是充分肯定汽车行业在后疫情时代拉动国民经济的重大作用,增强政策的持续性,为打破痼疾保驾护航。
报告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新能源汽车,但无论是提及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突破核心技术公关,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等方面,都有利于汽车朝着智能化、能源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长镜头此前多次撰文提到,所谓“新四化”核心就是智能化,就是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的革新,也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两大核心方向之一。
而另一个方向,在两会上也被重点提及,就是“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将带动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进入全面转型的全新阶段。显然,中国实现碳中和的难度远超发达国家,这也给中国几乎所有产业带来严峻挑战。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一挑战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行业范围。虽然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共识,然而如今仍有许多车企因为双积分消耗巨大利润。更遑论远期的目标,所以作为汽车行业的企业家们需要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自己企业的发展,综合看到短期效益和长期收益之间的关系。
碳中和全景图(来源:中信证券)
例如,氢能作为重要的能源方向,一直是很多汽车企业前瞻研究的重点课题,包括丰田、现代等国际知名企业,已经在氢能落地方面做出很多实践。在碳中和目标的指导下,对氢能开发和利用的战略价值陡增,有望成为汽车行业的“显学”。近两年内频繁发布战略的长城汽车,在3月底就宣布,到2025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构建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
长城汽车提出的氢能供应链生态
除此之外,两会上有关汽车行业的另一热点就是智能数据安全问题,包括陈虹、曾庆洪、尹同跃、方运舟、李彦宏、周鸿祎等代表委员纷纷提出了相关的提案议案。大体集中在建立数据共享,统一测试标准,将联网安全与碰撞安全同等重视等。显然,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如今,对于安全的重视,还没有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业界人士呼吁多,但是解决问题的成果还有待努力。从近日很多“大院”禁止停放特斯拉汽车这一“蝴蝶翅膀”事件来看,智能汽车数据安全已经被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上。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两会上提出关注汽车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主题二:黑天鹅事件加剧芯片慌
影响整个世界汽车行业的芯片慌不但没有缓解的趋势,反而因为黑天鹅事件而加剧。除了日本地震和美国寒潮之外,3月,日本汽车芯片大厂瑞萨电子(Renesas)的一座工厂发生大火,失火的恰恰是车用半导体生产线,预计100-120天后才能恢复生产。台湾货轮搁浅造成苏伊士运河堵塞近一周,也会加剧供应链的危机。本月,芯片问题已经造成沃尔沃、福特、现代、蔚来等企业暂时停产。
瑞萨主要汽车电子产品(来自瑞萨官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透露,今年1-2月,芯片短缺已造成国内整车生产企业减产5%-8%。他预计,到今年三季度左右,汽车芯片才有可能进入到新的供需平衡阶段。看来,如同2020年疫情的影响,中国汽车行业又有可能进入上半年下跌,下半年反转的V型节奏。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主流芯片供应商也会优先考虑供应采购量大,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客观上对自主品牌,特别是近况不佳的自主品牌压力更大。其实,正如当前的国际形势,芯片慌造成的是一时的紧张困难,反而会促进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决心,尽管这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主题三:小米终于官宣造车 应该关注什么
历经多次欲语还休的做作,小米终于在愚人节之前正式宣布:董事会批准了智能电动汽车立项,预计10年内投资约700亿人民币,雷军将兼任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他在发布会上充满感情的立下誓言:“我决定亲自带队,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深知做出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宣布这个决定并不新鲜,关键是怎么做。曾有媒体透露,小米将通过长城代工,但双方迅速否认。坊间流传着雷军和王传福、何小鹏、李斌、李想、沈南鹏、余凯、程维等行业大佬开会的照片,让人浮想联翩。
雷军与王传福、李斌、李想、何小鹏等人聚会合影(网图侵删)
长镜头曾多次论及小米造车的必然性,诚然,小米在粉丝、供应链、渠道、生态等方面有不错的基础。但造车的艰巨程度显而易见,即使小米是一家在消费电子领域成功的企业,又以远超李斌提出的“200亿造车”标准高投入,能否在高标准的汽车电子方面完成积累,实现突破?更不论整车制造领域的复杂性。而且,小米在品牌、市场切入点方面,能否准确判断?所以,小米官宣后股市反应一般,也反映出投资人的顾虑。
当然,投资主要看团队,从雷军的创业经历来看,他的全情投入就是最大的本钱。从近年新造车的“阶段性”成功案例来看,企业家个人特质是决定性因素,特别他对时代、用户、产品的理解,是站在什么角度上,长镜头的读者可以细品。
虽然某媒体在愚人节期间打出“新车发布会”海报的噱头,但不可否认的是,加入造车大军的主体会越来越多元化。几年前第一拨“新造车浪潮”时,传统企业们的不屑,和他们如今积极寻求代工合作形成了鲜明对比。智能汽车时代,“生产”汽车可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运营”汽车才是。
本月初,百度与吉利合资创建的汽车公司命名为“集度”,从公司的股权构成来看,百度占更大话语权。表面上是百度占据了主动,但吉利多方合作探索的目的也彰显无疑。除了代工,传统车企和创新企业在造车方面的合作模式会丰富。小米采取什么方式,也非常值得期待。
插曲:315几成儿戏 “公关套路”该改改了
每到315,就是一出汽车生态活报剧,各车企公关严阵以待,媒体伺机而动。本次央视315晚会,长安福特和英菲尼迪分别因为变速箱生锈和变速箱故障问题被曝光,两家企业也迅速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道歉,并提出整改措施。但是这些被曝光企业的热度超不过一天。特斯拉“会不会上”,“为什么没上”315反而成为真正的热点。断轴、减配、失控、降价。。。种种负面纠缠,特斯拉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已经尽人皆知。
也许有些问题,不是出自于特斯拉产品本身,例如美国NHTSA曾经发布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美国关于车辆失控、刹车失灵的案例均是由于驾驶者自身操作的失误导致。即便如此,特斯拉对消费者的解释沟通,乃至态度上仍然存在严重问题。比如说,特斯拉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确实领先行业,但在如今的安全语境下,仍然不能称之为“自动”,越是技术领先的企业,就越应该在安全意识方面起到引领作用,而不是任由误解扩散。
不论如何,特斯拉在中国的现状,值得通过315级别的平台分析讨论一番。而最终,315晚会选择以相对传统的方式,完成了车企曝光的例行公事。尽管有媒体分析出某些掣肘的因素,但是,当前的结果无疑削弱了315的公信力。
其实,315的思路也应该改一改。传统上315解决的更多是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而在智能汽车时代,传统的汽车服务概念将拥有新的定义,从局限于车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维修、保养、置换等需求,逐渐发展为用户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关注用户“投诉”,到关注用户“体验”,是行业变化给车企和媒体带来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