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SPAC,美股关上了中国新造车“借壳”的半扇门
近日,汽车预言家从内部人士获悉,国内某造车新势力企业欲通过SPAC实现赴美上市,目前已经进入考察阶段。
2021-05-12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王友新
近日,汽车预言家从内部人士获悉,国内某造车新势力企业欲通过SPAC实现赴美上市,目前已经进入考察阶段。
2019年“SPAC”开始流行,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也被称为“空壳公司”,它是美股市场一种借壳上市的方式,与传统意义上的“买壳上市”不同,简单来说,SPAC是先造壳、募集资金,再通过收购的方式,完成上市。SPAC本身只是一个“纯现金”的空壳公司,没有实际业务,而买壳上市的标的公司,原本是存在实际业务的。
SPAC究竟有多“繁荣”?Nikola、Draft Kings、Opendoor均是通过SPAC完成上市,今年1月FF也传出SPAC上市的消息。据SPACInsider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248家SPAC公司在美股上市,募资总额达到833亿美元,超过2009-2019年的IPO募资总和,占据2020年美股IPO市场近45%,而今年刚过去4个月,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有308家SPAC公司上市,共募资1002.79亿美元。
而在SPAC“繁荣”的背后,BillHwang旗下的Archegos基金爆仓3天亏损150亿美元,美国SEC欲加强监管SPAC,如果“SPAC发行的认股权证列为负债而非股权工具”被确定,那么已上市、以及那些正在进行中的SPAC都必须在财务报告中重新计算认股权证的价值。似乎刚刚过去的4月佐证了这一点,4月SPAC爆冷上市量只有10家,仅有3月份一成。
不得不说,SPAC在某一阶段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趋之若鹜的目标,不仅是外国企业,甚至中国企业也认为SPAC“更香”,但随着SEC收紧监管,美股关上了中国新造车企业SPAC的半扇门。
SPAC上市靠“忽悠+运气”
SPAC虽然号称是一家公司,但SPAC只拥有现金,没有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在上市时,这家公司通过向投资者募集资金,通常定价为每单位10美元,并按约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为24个月,完成一次收购,并将合并之后的公司主体,变为一家上市公司。
简单来说,私募机构在交易所成立一个壳公司,通过忽悠(路演),“我能找到好公司来买壳,套壳赚钱,但我的壳上市需要钱,大家快来投呀”。只要忽悠得好,就能拿到钱成功上市,然后去找优质公司。优质公司买了壳子,拿钱退出各家分账。
但现实是,SPAC在上市时,一没有实际经营业务,二没有优质公司目标,也就是说,纯靠运气,所以大部分SPAC上市24个月最终也没能被收购,投资人没有收益拿回本金,黯然退市。
对于SAPC的创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发起人至少在5人以上,发起资金至少为500万美元,为了保障SPAC的并购成功及增强投资人的信心,发起人中至少有3人需要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对于SPAC的发起人来说,只需要出500万美金的5%——其余的95%由向公众投资者募集而来,也就是最低只需要25000美元,就可以获得完成并购后上市公司20%的股权。
在此前提下,华尔街的资本弄潮儿“一窝蜂”地奔向SPAC,可如今,SEC或将在增加一条“SPAC发行的认股权证列为负债而非股权工具”,进一步管控SPAC数量与质量。
SPAC与IPO、买壳上市有哪些区别?
IPO、SPAC、借壳上市流程对比
有人曾用“PPT路演上市”来形容SPAC。从严格意义上来讲,SPAC壳公司属于造壳,是一种帮企业上市的金融工具,是由已上市的SPAC公司去收购拟上市企业。
从操作层面来看,相较于传统IPO,SPAC上市模式,具有时间快速、费用少、流程简单、融资有保证等特点。通过传统IPO方式上市,公司需要完成选择中介机构、向证监会和交易所提交资料、路演定价等流程;通过SPAC的方式上市,目标公司只需与已上市主体合并,即可完成上市。
因此,SPAC上市周期更短,耗时只有传统上市方式的1/3-1/2;在路演中全凭“忽悠”,门槛比较低,也就更适合中小企业;不用找中间商,没有承销费,成本低;只要两方面的董事会通过,报批美国证监会基本都会通过;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与的企业普遍体量小,业务风险大,市场认可度低。
与国内买壳上市不同点在于,借壳上市的壳资源是原本在证券市场中有退出证券市场可能的、亏损巨大、无法维持经营的上市公司,最终是由拟上市公司收购壳资源。
但买壳需要拟上市公司支付相对高昂的中介费,且壳资源也可能拥有更多负债风险和法律风险。最重要的是,90%以上买壳上市的公司不易融到资金,而SPAC以其首期募资和行使认股权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并可持续融资。
上市只是一部分投资人的终点
市场还缺不缺一个新造车企业?资本市场还缺不缺一个新造车企业?国泰君安证券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给出的答案是“或许就在2021年”。
对于美股而言,如今,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NIO.N)汽车完成美国上市,市值疯狂飙涨。反观一些企业,布局电动汽车市场已久,甚至在四五年前就传出量产的消息,却迟迟没有迎来量产,从节奏上来看,已经丧失了很大发展机会。
当全球智能汽车快速发展时,边缘化新造车企业进入沉寂。偶尔的发声,更让外界认为是一种“自刷存在感”的方式,在市场面前“不堪一击”,甚至“懒得理会”。SPAC绕开了传统IPO过程中必要的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的多重审视,画大饼、讲故事套现变得更加容易了,因此,业界也就更不看好这家企业,“吃相难看”,但最终受益的一定不会是“韭菜们”。
无法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确实会出现一些足够好的标的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获得收益,但当大量无法通过传统IPO流程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所带来的问题是:它们原本就是不能创造价值、实现盈利、符合正常商业逻辑的公司。
在3天150亿美元泡沫破裂之后,如同罗杰斯和芒格所说的,SPAC可能更大的泡沫正在后面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