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媒体沙龙上,中汽协解读汽车行业十大“热点问题”
5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召开夏季媒体沟通沙龙,包括《汽车商报》记者在内的40多位主流汽车媒体人,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等协会领导和专家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深入沟通
2021-06-01 | 出处: 汽车商报公众号 | 责编: 王友新
抬头远眺,北京全貌尽收眼底——东边的中国尊、西边的中央电视塔、侧下方的丽泽金融圈,以及延绵的西山。低头俯瞰,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北京汽车博物馆毗邻而居。
2021年5月28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在办公新址迎来第一批客人——40余位资深汽车媒体人。在3个多小时里,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副秘书长师建华、李邵华、柳燕和杨中平,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与他们就当前汽车行业的痛点与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与碰撞。
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中汽协一直致力于营造汽车产业发展的利好环境。
以汽车芯片短缺为例,一是,赴半导体协会、国内外芯片和汽车企业,调研汽车半导体产业链情况。二是,建立芯片问题定期报送机制,配合工信部、发改委等主管部门,及时了解企业芯片短缺情况。三是,在媒体和行业会议发声,正确引导舆论。
这场夏季沙龙,探讨话题还涉及“双碳”目标、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智能电动车事故责任评估、双积分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电池报废处理、新一轮跨界造车对行业影响、品牌向上专项活动和中国汽车论坛预告等。
中国品牌向上之势不可阻挡。今年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282.8万辆,同比增长66.9%,市场份额达41.6%,上升3.4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表现突出的还有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万辆和7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5倍,其中4月产销刷新当月历史纪录。汽车出口累计超过51.4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按照中汽协计划,媒体沙龙今后每个季度举办一次,定期沟通当期热点话题,回应行业关切,为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帮宁工作室将这次沙龙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梳理如下。
01.
关于“双碳”目标
付炳锋:汽车行业的碳达峰过程非常复杂,当前碳达峰边界和前提条件还很模糊,需要深入研究、界定,进行科学分析计算。当下谈论的观点和推测,都不尽完整、不够系统。
一方面,碳达峰对汽车行业科技创新提出新课题,动力与压力并存。它一定会拉动科技进步,促进创新,产生新业态。另一方面,它也给未来市场带来新机遇。
对于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希望各界给汽车行业留点时间和空间,让汽车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挥稳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邵华:汽车行业要明确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须从两个领域考虑:一是制造领域,二是交通领域。确定目标需要深入分析和准确预测,难度较大。
作为制造领域,汽车行业肯定要有碳最终达峰要求。这和一般制造领域类似,实现路径一般包括:一要通过控制产能达到控制能源消耗;二要减少非绿色能源比重,增加绿色能源比例;三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控产能方面看,汽车不像钢铁等行业,由于需求还在增长,汽车生产规模还未达到峰值。如果没有较准确的预测作为基础,就很难提出碳达峰目标。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要为交通领域提供节能交通工具,肩负产品技术进步的责任。交通领域确定达峰规模和时间,不仅需要考虑使用节能产品,还要综合测算全社会公路运输总量的达峰时间、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路径、在用车的淘汰周期、能源类型转换带来的碳排差异等很多方面。
尤其是,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涉及电的碳排放,实现减碳达峰依赖国家能源结构优化。这些都增加了汽车行业确定双碳目标的复杂性和难度。
02.
关于换电模式
许海东:目前来看,换电模式只是一个方向,尤其是在运营车上,比如出租车、城市最后一公里、物流车和环保车,这种推动可能更好。对于私家车,要看消费者的选择。根据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判断,换电更多是商用方向。
师建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明确提出,在居民区要积极推广智能有序的慢充服务,加大以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的应用。换电未来可能是新能源汽车补电的一种补充。
03.
关于芯片短缺
李邵华:芯片影响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所谓显性,大家看到全球汽车企业,包括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延长假期时间,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生产节奏。
从中汽协摸底情况看,(2021年)二季度受影响比一季度严重,有些超出去年年底中汽协的预估。为什么?因为今年年初发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加剧了芯片短缺程度,4月份影响有所扩大。
数据是隐性的,今年1~4月整车产销与2020年、2019年相比呈增长态势,但同时,因为芯片短缺,企业计划产销量可能降低10%左右。
芯片短缺不仅是汽车行业问题,而且是全社会问题,需要芯片的行业都有这个问题。改善会持续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持续1~2年时间。对汽车行业来说,缺芯问题今年年底会有明显改善。
付炳锋:芯荒问题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主要是前期产能分配失调,以及中后期美国寒流、日本工厂失火、东南亚疫情等对产能的影响。必然性是中国芯片企业要尽快成长起来,中国汽车芯片应当具备自主设计、生产、制造等能力,汽车企业有责任在这方面“拉一把”。
04.
关于双积分
李邵华:商用车积分政策2018年就开始研究,还没有对外发布。现在仍按原来思路,以新能源商用车来管理,不是双积分管理体系,这和乘用车有非常大的区别。
目前来看,乘用车双积分打通存在较大难度。有很多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希望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双积分能打通,这样企业可以更好地布局技术。只能说现在还在研究过程中,最终情况以政策发布为基准。
双积分为什么不拿销量作为管理目标?从管理手段看,工信部只有生产管理工具,能看到合格证数据,无法管到销量。
05.
关于中国品牌向上
付炳锋:中国品牌呼声越来越高,而且表现越来越好。这两年由于经济转型、市场波动,中国品牌占比随之波动。去年受疫情影响,自主乘用车市场占比有小幅下降,今年1~4月占比上升,接近42%。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给中国品牌创造了新机遇。未来汽车市场主场在中国,对中国品牌向上又是新一轮机会。
柳燕:什么叫品牌向上?自主品牌企业会有不同侧重和解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品牌价值提升,可以在财务维度上量化衡量。
国际机构最新2021全球汽车品牌价值百强里,有22家中国品牌上榜,上榜数量最多,可以看到中国品牌近年来的努力成果。但品牌价值总和不及榜首品牌价值的一半,大而不强在榜单上也体现出来。所以,中国要想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是重要支撑。
第二,市场份额提升。
汽车强国的标志之一,就是本土消费者购买本土品牌汽车的比例。目前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在40%上下,近年来有较大波动。下一个五年车市格局重塑,我们希望中国品牌抓住机会赢得更多份额。
第三,高端化。
这不仅是汽车行业的重点方向,在今年中国品牌日各类官方活动上,打造高端品牌已是各行业共识。继传统汽车企业尝试品牌高端化之后,近两年有诸多中国高端智能电动新品牌问世,传统企业、新势力和跨界造车者同台竞技,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汽车品牌整体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
中国汽车品牌向上,是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共同的责任和目标,每个层级应履行每个层级的责任。中汽协作为行业组织,我们不能替企业去做品牌营销,但我们可以利用行业组织力量去搭建平台,解决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
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简称CB20)成立,就是中汽协在品牌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联席会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推动行业自律、规范行为、减少内耗、良性竞争,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献计献策,推动中国汽车整体向上。
中汽协已在长安汽车启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专项行动。我们将通过协会和部委层面的加持,调动更多资源,帮助品牌扩大影响力,加大传播,助力形成全社会认可和支持中国品牌的氛围,切实对企业和行业起到支持作用。
在中国汽车论坛官方微信上,我们上线了6月中国汽车论坛的品牌主题论坛预热稿,标题就是“是对手也是朋友,中国汽车品牌如何整体向上?”这也是今后CB20工作和活动的基本调性。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希望带来中国汽车品牌共进共赢、整体向上的全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