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慕尼黑车展上释放的低碳逻辑:解决可持续出行最后一公里
北京时间9月6日,首届慕尼黑车展正式开幕。与以往不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宣布,从2021年起,慕尼黑车展将从一个纯粹的汽车展会扩大为包括电动自行车等在内的出行展会,官方名称也由IAA改为IAA Mobility,从而强调大出行的概念。
2021-09-08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王友新
北京时间9月6日,首届慕尼黑车展正式开幕。与以往不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宣布,从2021年起,慕尼黑车展将从一个纯粹的汽车展会扩大为包括电动自行车等在内的出行展会,官方名称也由IAA改为IAA Mobility,从而强调大出行的概念。
也正因为如此,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除了有汽车产品参展外,一些绿色出行的自行车等产品也出现在车展上。其中作为造车新势力的高性能电动品牌极星汽车尤为值得关注,因为极星除了带来极星Precept、极星1与极星2车型之外,还带来了Re:Move原型展示车以及全新极星CAKE 联名版Makka紧凑型电动自行车。这些绿色微出行产品,与极星汽车一起构建了可持续出行以及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场景。
在外界看来,一家定位高性能电动品牌车企将业务下沉到电动二轮市场着实让人费解。对于这样的疑虑,在了解极星品牌的人看来,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造车的极星推出了电动自行车
本届慕尼黑车展上,极星汽车带来了极星Precept、极星1、极星2等产品。除这些车型之外,极星分别展出了Re:Move原型展示车和全新极星CAKE 联名版Makka紧凑型电动自行车。
所谓的Re:Move项目脱胎于《Wallpaper*卷宗》杂志的Re:Made系列项目,在2021年早些时候,Re:Move项目对外公布。这款多功能电动运输车的车身仅有750毫米宽,契合自行车道的宽度,最大载重量达180公斤。
Re:Move原型车
低碳材质的铝制底盘带有电子倾斜机制,在车辆转弯时会主动“内倾”,提升稳定性和操控性,并将转弯半径减少至7米以内。盘式制动增强了这辆电动车的动态稳定性,带减震功能的后摇臂则可提升驾驶者的舒适度,缓解疲劳。全天候灯光系统增强了驾驶者的可见度,刹车灯、可选装的转向灯和喇叭则确保这辆运输车在行人视野和车流中的存在感。
根据公布的信息得知,Re:Move多功能电动运输车最高限速25公里/小时(和电动自行车一致),标配2.2千瓦时的电池,可以完美替代小货车,在城市里可以显著改善交通状况,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农村地区也可承担送货的功能。
全新极星CAKE 联名版Makka紧凑型电动自行车
除了送货的Re:Move之外,极星与电动摩托车制造商CAKE共同推出首款合作版特别车型——全新极星CAKE 联名版Makka紧凑型电动自行车也正式亮相。据介绍,极星CAKE 联名版Makka电动自行是新款自行车的特别定制版,整个车身充满了独特的造型细节和新的元素:纤长的LED头灯、Öhlins后档、黑色细节元素、极星哑光白的车架及电池外罩喷漆。CAKE出品的纯电动力总成和极星标志性的极简设计风格让两个品牌和产品的联结更加相得益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轻量级电动自行车可以与极星2的后置牵引杆相连接,在极星2的行驶过程中可以直接给自行车充电。停车后,这辆自行车又变身为最后一英里的交通工具,无论是在城市通勤还是越野探险都轻松自如。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表示,与CAKE合作只是第一步,未来将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前进。
提供可持续出行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极星作为一家诞生于北欧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此前推出极星1与极星2时就表明极星已经在使用端开始践行绿色低碳出行。
此次慕尼黑车展期间,极星推出了Re:Move原型展示车和全新极星CAKE 联名版Makka紧凑型电动自行车,这补齐了极星在绿色低碳出行的最后一块版图。作为将人和物从A点运到B点的汽车,在运输中承担着绝对主力,但在客观现实环境中,往往是B点到最终的目的地还有一段路程,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运输已经不再适用,电动自行车的微出行灵活性得以发挥。
暂停
00:11
/
00:19
全屏
高清
高清
标清
自动
50%
静音
极星慕尼黑车展上释放的低碳逻辑:解决可持续出行最后一公里|汽车预言家
自动播放
以Re:Move为例,该车型出现是在线上购物和物流快递需求迅猛增长的情况下,旨在解决可持续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为重要的是在制造材料上Re:Move载货的车厢采用特殊复合材料制成,替代了塑料和亚麻合成材料。不仅是一辆低保养和维护需求的电动车,其使用的低碳排放铝材是用可再生能源生产,并且完全可以回收。
Re:Move实现了货运最后一公里可持续,极星与CAKE 联名版Makka紧凑型电动自行车则是在人力通勤方面增加了更多灵活可能性。用托马斯·英格拉特的话来说,这是极星应对绿色可持续提供的更灵活、更可及、更清洁零排放的未来出行方式。
在一些舆论看来,一家定位高性能电动汽车的车企将产业下沉到电动两轮市场,抛开盈利性不谈,这或多或少有些“不务正业”。对于这样的看法,极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极星看来,未来社会进入碳经济时代,这并非仅仅依靠汽车行业来实现,尤其是在环境领域,极星看重的是最根本的低碳可持续目标。因此推出电动二轮自行车是符合极星的可持续理念。
根据一份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消费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精神型消费转移,位列消费第三需求的环保节约型消费所占比重已经达到27%。通过近三年数据对比,这一比重还在持续上升中,这意味着消费趋势正在由物质导向向环保导向倾斜。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报告显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正在以每年4%的比例扩大,尤其是90后人群占据中等收入群体增速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十分注重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这一群人消费习惯在倒逼各个产业转型升级。对于这样的客观现实,极星认识到交通运输领域减碳方面,电动汽车在践行“动脉”作用,而最后一公里的“毛细血管”同样不可或缺。
托马斯·英格拉特认为,极星与CAKE共同打造的Re:Move的这一行为表明,汽车电动化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起点。此类开放的合作将加速创新和向真正可持续出行的转型,更是对可持续发展项目推进的快速反应尝试。
全生命周期、全透明式的可持续发展逻辑
随着碳中和成为业界普遍共识,诸多车企也加大新能源产品领域的布局。对于极星来说,可持续发展并非简单局限在产品层面,更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全透明式展现。
极星的具体做法在慕尼黑车展上首次亮相的极星Precept就可见端倪,极星Precept将北欧的简约与追求环保理念践行到极致。在该车上设计上,几乎看不出任何一处多余,相比于传统车企内饰部件,该车因使用Bcomp 天然复合纤维,因而实现整体内饰面板减重50%,并且减少80%塑料材质使用。
极星Precept的汽车座椅采用3D飞线(3D-Knit)技术,座椅面料纤维采用100%可回收的PET涤纶树脂塑料瓶,通过3D立体剪裁,一次性立体编织成型,中间没有接缝,生产过程中按尺寸定制,没有边角料的浪费。车顶的内衬也是由100%可回收塑料瓶制成。此外,极星Precept的座椅坐垫和头枕的材料来源于红酒的软木塞和回收的软木废料。
托马斯·英格拉特告诉汽车预言家,Precept作为极星的真正意义上独立品牌车型,标准化的生产很难满足制造要求。比如,Precept底盘生产与常规车辆完全不同,低姿态的车身也是传统工艺不能完成的。极星希望Precept工艺和架构精湛,也希望运动性能突出,因此才会单独为它创建一个新的工厂。新工厂将由吉利控股,按照极星的工艺与质量标准进行建造。极星新工厂将实现碳中和,成为全球最智能的互联汽车制造厂之一,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LCA全生命周期评估
在全生命周期全透明的可持续发展层面,极星更是主动将其他厂家视为商业机密的碳排放信息对外披露,极星主动对外披露自己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足迹。根据极星LCA生命周期评估报告显示,极星2下线时,总共产生碳排放量为26吨。如果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对其充电,行驶5万公里之后,碳排放就会低于燃油车,极星2行驶20万公里后,碳足迹仅为XC40燃油车的一半。此举,也表明极星对实现碳中和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在渠道建设方面,极星宣布加速市场扩张,到2021年底将有约100个极星空间(Polestar Space)和Polestar Destination投入运营,2022年底前将业务扩展到全球30个市场。极星品牌没有传统品牌的4S店,而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与消费者和业务的直接联系。值得一提的是,极星的数字化运营在Re:Move项目中发挥到了极致,该项目从最初酝酿到最后落地,极星与合作方一直处于在线交流,没有召开一次线下会议,这种协作方式将会解锁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托马斯·英格拉特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碳排放可持续将成为未来制约传统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极星的定位是将自己的碳排放可持续方案对外公布,让所有人像了解汽车价格一样明白一辆汽车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