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鸿沟”中拾起“本真”的飞凡汽车
飞凡汽车想“飞”,绝非易事。直到今天,飞凡汽车身上的陌生感仍然存在,一个独立运营时间不久的品牌,一个处于上汽集团中似乎带着些传统特质的品牌,一个经历了多次进化又颇具新意的品牌,究竟如何定义与定位飞凡,想必绝不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一次爆点代言就能解释的,飞凡的故事,需要我们去细细挖掘。
2022-03-07 | 出处: 汽车商报公众号 | 责编: 谷博文
飞凡汽车想“飞”,绝非易事。
直到今天,飞凡汽车身上的陌生感仍然存在,一个独立运营时间不久的品牌,一个处于上汽集团中似乎带着些传统特质的品牌,一个经历了多次进化又颇具新意的品牌,究竟如何定义与定位飞凡,想必绝不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一次爆点代言就能解释的,飞凡的故事,需要我们去细细挖掘。
2月24日,飞凡汽车CEO吴冰带着他的团队与媒体进行了一次深度沟通,从技术到产品,从设计到内核,从模式到创新,本报记者能够体会到飞凡汽车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把蕴藏在品牌深层的优势与特点尽可能地传达给外界。但当吴冰讲述起飞凡汽车的定位——开拓、品位、本真时,在场媒体似乎逐渐明晰了飞凡汽车的品牌逻辑。
飞凡汽车CEO吴冰
“开拓”与“品位”易于理解,处于群雄逐鹿的市场中,品牌自然应全力开拓,以差异化的品位,屹立于市场之中。反倒是这一语“本真”,让在场媒体看到了飞凡汽车身上的不同。
没错,对于飞凡汽车而言,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不同”。
如果一路沿着历史卷轴去看,独立运营的飞凡汽车在上汽的体系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进化,从当年荣威的Marvel X一款车,到随后的中高端R汽车品牌,再到如今的飞凡,每一次站上跳板背后其实是外界对它的定论刷新,虽然不断在攀升,但这也注定为飞凡汽车带来了一些羁绊,如何定位自身,如何在上汽集团的品牌体系内标新立异,这是摆在飞凡汽车面前的一道关卡。
与此同时,打入30万元级别的中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市场,后进入者的后发优势,飞凡汽车究竟有什么?
这也就让此时的“本真”显得尤为重要。
| 在鸿沟期中返璞归真
吴冰说:“品牌非常强调为用户提供真诚可靠的服务和产品。我们做了很多调研,很多人说很靠谱,很真诚,很可靠,这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所具备的禀赋和DNA,我们不浮夸,真实面对用户的声音。这就是飞凡身上的本真。”
吴冰还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进入关键期,自2021年9月开始,新能源乘用车月均渗透率已超过15%,处于跨越鸿沟的关键期。早期使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的裂缝是最为关键的鸿沟,这也是高科技产品能否长期存活和快速占领市场的关键。渗透率16%是跨越技术鸿沟向大众市场快速普及的关键点。”
吴冰口中的本真与鸿沟,能够串联起飞凡汽车的打法与逻辑。
鸿沟期是源于经济学、营销学中的一种概念:创新者和早期使用者之间有一道关乎企业生与死的鸿沟,有远见者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可以忍受某些不足,甚至忍受一些缺陷,去使用不完善的产品。但实用主义者需要极低的使用障碍,并且需要的是拥有实在好处的产品,他们不希望承担贸然使用没有被承认的新产品的风险,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往往要参考已经有的评价,他们希望在这个领域中有竞争,并且希望只使用在这个竞争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产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营销学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实用主义者对远见者的不信任,本质是因为远见者爱冒风险,实用主义者怕混乱。”
将这一理论带到市场,当新能源汽车逐渐上量,实用主义者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所期望得到的不再是流于概念表面的爆点,而是新事物趋于主流后的真实与稳定。
寰球汽车认为,中国汽车格局已经进入新汽车2.0时代。放眼新汽车的发展,在初期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市场中曾在太多的华而不实,甚至标版不一的水分,这些水分一方面在吸引着狂热者的目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混乱。但随着新能源逐渐走向同质化,新汽车先要回归汽车根本,同时模式上的创新。
这一点与飞凡汽车以本真立标的思路颇为契合。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曾发表言论,新汽车已经到了讲效率的时候,技术落地、模式创新最终将指向的是效率,效率攸关企业生存,也关系到主流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
当天花乱坠的概念难以博人眼球时,以“先锋思维”去讲企业故事似乎就缺些核心支撑力,此时,飞凡汽车从本真出发,从最基层的需求与逻辑出发,成为了如今打造中高端智能纯电汽车中的特例。
所以在“本真”的调性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飞凡汽车的布局逻辑:来自上海,源自上汽,集结最高的技术应运而生。
| 既为本真,何不共创
“来自上海,源自上汽,集结最高的技术应运而生”是飞凡的核心思维,放眼上汽集团在智能汽车、新能源领域的实力就不难意识到飞凡绝对有料:
·上汽已建成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五大中心”,实现了技术底座的战略布局。同时,已初步形成由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SOA软件平台、智能汽车数据工厂、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芯片,以及全栈OTA和网络安全方案等“五大支柱”所构成的“云管端”一体化全栈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上汽集团强大的技术体系能力与产业链布局,赋予飞凡汽车非凡的产品技术竞争力。上汽集团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L4 级自动驾驶项目的成熟经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和软件五大创新中心,横跨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布局,以及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顶尖实力。
上汽的领先技术,将尽数为飞凡汽车所用,这是飞凡的底气。但在新汽车2.0时代之下,炫技,而创新,需要的是在模式层面的拓宽视野。
吴冰在现场透露了一个细节,在团队内部,每周都会将真实的市场反馈(即用户反馈,全平台反馈)汇总,并召开会议,直面每一个声音,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会议在品牌内部的优先级很高。
在研发端高效整合上汽集团在设计、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与研发、工程部门成立设计共创中心、智驾共创中心、智舱共创中心,三电共创中心,建立飞凡汽车的共创技术研发体系,形成独特的技术发展与积累模式;在生产制造端,委托上汽乘用车代工生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将新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并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盈利目标。
也就是说,共创是飞凡汽车的绝对核心。其实共创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市场中的热词,但至今,我们仍未看到真正将共创落于实处的品牌。
但是当了解了飞凡汽车的组织架构后能够意识到,飞凡汽车的共创具备脱颖而出的可能:
·飞凡汽车员工平均年龄 30.29 岁,是一帮真正意义上的年轻人。
·员工组成多元化,覆盖汽车、互联网、科技企业、消费品等领域。
·为全面激发创新团队创业热情,飞凡汽车在成立之初,设立了员工持股平台,占股比5%。
·独特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共创共赢、用户为本、简单迅捷、坚韧进取、求真求新。
一个有激情、覆盖面广的队伍、架构更符合共创的标准。飞凡汽车的共创,让人有了几分期盼,这样的共创,或许才能回归“本真”。
| 日益生动的飞凡
在沟通会现场,飞凡汽车R7的试装车也成为了在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由于保密原因,本报记者无法透露关于车辆内装细节的信息。但毫不夸张地说,R7的设计与细节配置,足够在30万元级以上的中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市场中,给到人们惊喜。
从已知的信息来看,最尖端的LUMINAR激光雷达、Premium 4D成像雷达、英伟达Orin超算智驾芯片、最高峰值功率达400kW、最高峰值扭矩达700N·m、零百加速4s、600+ km长续航,这些硬实力都将助力R7在市场中立足。
但令人意外的是,与产品挂钩的销量目标并没有成为本次沟通会的焦点。
在本报记者看来,并不是飞凡不愿大谈目标,“将在 2022年至2025年,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全新车型,覆盖轿车、SUV、MPV等核心市场;销量每年至少达成增长100%”的目标就摆在那里,无法忽视,而是如果唯目标论去做产品、做品牌,会出现脱离本真、脱离真实的隐患。
在本真之下,中高端产品、共创模式、用户思维所串联起的飞凡汽车逐渐展露出自己的不同,接下来,飞凡汽车即将公布R7的内饰设计,并在品牌与上汽集团层面有所新的布局,届时,飞凡汽车的故事也会逐渐清晰、生动。
所以,市场不妨给飞凡一些时间,一睹在“鸿沟”中拾起“本真”的飞凡汽车能够带来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