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在华,稳住不浪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开幕。与往届相比,此次车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传统豪华品牌阵营的“存在感”正在下降。
2025-09-04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谷博文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开幕。与往届相比,此次车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传统豪华品牌阵营的“存在感”正在下降。无论是主动“低调”,还是干脆缺席,许多曾经在舞台中央的豪华品牌如今似乎都选择了收缩姿态。随着新能源趋势对汽车市场格局的深度重塑以及自主品牌不断探索豪华边界,传统豪华品牌如何在新能源浪潮中找准定位、实现转型,也因此成为行业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林肯品牌却并没有随波逐流选择“低调”,反而以强劲的产品动作来彰显品牌信心。车展期间,林肯航海家总裁版正式上市,厂商建议零售价为39.88万元。同时,林肯航海家启航版也开启预售,抢先预订价25.88万元。在发布会后的沟通会上,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博士明确指出,“林肯中国要调整,但该稳住的东西是要稳住的。”这句“稳住”的背后,蕴含的是林肯对当下复杂市场环境的理解与应对逻辑。
“稳”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而是不盲目跟风、不冒进求快,更是基于品牌基因与市场现实,推进理性转型。在新能源的浪潮裹挟下,许多传统豪华品牌选择快速电动化,以求在话题和销量上维持存在感。然而,这种策略往往会带来产品同质化风险,甚至让品牌基因被稀释。林肯显然不愿被裹挟,而是希望通过坚守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建立更持久的竞争力。
事实上,林肯的战略调整早有动作。自今年2月开始,林肯正式宣布在中国启动“星火燎原”计划,全面采用轻量化的渠道运营模式。其“轻量化”并非意味着在服务层面缩水,而是以更灵活的设施、更轻量的投资和更精简的人员的优化方向,来加强轻量化网络的覆盖。在此基础上,林肯还通过“林肯之道PRO”服务升级,为用户带来9大专项管家式服务和5大感官豪华体验,试图在渠道轻量化的同时强化用户的豪华感知。
与一些品牌一味扩张或收缩不同,林肯在渠道上的动作更像是一种“精准替换”。目前林肯在中国拥有100家经销商,其中75%至80%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约20%因市场原因或集团战略调整而经营欠佳,需要进行更替。据贾鸣镝介绍,7月底林肯已收到36家经销商申请,8月申请数超过40家,目前已批准16家,8家已建成开业,预计9月开业3家,10月将有16家建成开业,计划年底发展30家左右轻量化门店。
在贾鸣镝看来,“稳”是林肯品牌各业务板块的主基调,无论是经销商网络优化,还是主机厂的战略制定,均围绕“稳”展开。而林肯的营销举措包括轻量化战略等,也是为了整个网络能够稳住,稳住内部员工的状态,能够有定力的把心态稳住,所以稳是林肯在各个方面业务的主基调,现在不做过于激进冒险的事情,只做稳的事情。所以这30家开业后,林肯希望网络内良好运营的经销商的比例能够超过80-90%,然后,现存的75家到80家的运营良好的经销商也会进行轻量化改造,预计今年年底能够完成50%以上的轻量化展厅改造来降低运营成本。
也正因为如此,林肯这种策略打破了传统渠道变革中“要么扩张、要么收缩”的二元思维。并且通过精准替换与升级改造,让渠道真正进入可控与可持续的状态。对于一个豪华品牌而言,渠道不仅是销售网络,更是品牌体验的延伸,盲目扩张带来的亏损会直接伤害品牌口碑,而彻底收缩则可能削弱用户触点。林肯的“稳”恰恰能够在保障服务质量和品牌调性的同时精准控制成本。
在过往的市场认知中,林肯的豪华定位始终稳固,其品牌形象往往与美式高端出行体验深度绑定,尤其是车身尺寸带来的宽敞空间,更是成为林肯传递“豪华感”的重要标签。无论是车内驾乘空间的舒展度,还是对大尺寸车型的专注,都让林肯在豪华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市场认知。
然而,随着汽车市场变革加速与消费趋势转变,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几年,中国品牌在打造豪华车型时,起初更多聚焦于用材升级与智能化配置的堆砌,以此构建差异化的豪华认知;但从今年的市场趋势来看,中国自主品牌开始在空间维度持续发力,大尺寸车型不断增多,大六座、大七座逐渐成为中国品牌豪华车型的核心宣传点之一。这种转变,使得曾经由林肯主导的“空间豪华”认知边界被不断突破。对于林肯来说,如何维持自身的豪华特质也成为了其当前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对此,贾鸣镝坦言,林肯早在约一年前就已识别到这一风险,这也是此次启动调整的原因。此前,林肯一直在强调其产品“空间大、舒适、静音、马力大”。但在新能源时代,同时满足这四点已不再是高门槛的“豪华专属”。基于此,林肯清晰地意识到:未来这四点将不再是品牌的“突出优势”,却是不可动摇的“生存基础”。也就说,“没有它肯定不是林肯,但是光靠它一定不是特别的林肯”。
也正因如此,贾鸣镝表示,林肯当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路况豪华”,即“有路的地方都能去”。这一定位并非单纯的概念创新,而是基于品牌基因与产品能力的精准提炼。而支撑这一竞争力的关键,是林肯传承自福特集团的、在全球范围内具备高认可度的产品能力。在他看来,美国地域广阔,路况复杂多样,从城市拥堵路段到郊外非铺装路面,对车辆的适应性、耐久性与通过性都提出了极高要求;而林肯的车型研发长期以美国市场为重要基础,能在这样复杂路况下经过验证、稳定行驶的产品,其耐久性与通过性自然具备跨地域适配能力,在其他国家的各类路况中行驶也能保持可靠表现,这正是“全路况豪华”的底层支撑。
在此基础上,林肯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传统优势,确保车辆在具备强通过性的同时,依然保持“最舒服、最安静、最豪华”的体验。这既守住了品牌的豪华根基,又通过“全路况”的差异化定位,与聚焦城市出行的豪华车型形成区隔。
因此,林肯品牌当前新的产品打磨方向和品牌营销策略,核心是让用户清晰认知到其突出的产品力,这种能力并非停留在“配置参数”层面,而是体现在车辆的动态表现与长期可靠性中,比如底盘调校带来的行驶稳定性、车身整体刚性赋予的操控安全性、复杂路况下的通过性等。
更关键的是,这些产品能力并非短期可以复制。例如,底盘调校需要长期的路况数据积累与无数次的动态测试;车身刚性的优化依赖对材料、结构的深度研发;通过性的提升则需要对四驱系统、悬挂结构的持续迭代。这些都不是用5年、10年时间就能快速建立的,而是林肯作为百年豪华品牌,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通过无数车型的研发、无数用户的反馈、无数路况的验证,逐步沉淀下来的技术资产与品牌财富。
对于林肯而言,无论是渠道端的“星火燎原”计划,还是产品层面对“全路况豪华”的强调,本质上都是在“稳”的主基调下,为品牌寻找新能源时代的立足之本。
从行业视角来看,林肯的选择也为面临转型压力的传统豪华品牌提供了一种参考:在市场格局重塑的阶段,真正的竞争力并非来自对热点的追逐,而是对自身核心价值的清晰认知与坚持,以及将这种价值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产品体验的能力。尽管林肯能否夺回豪华市场领先地位仍需时间验证,但至少目前,其已经在传统豪华品牌的转型浪潮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韧性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