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EHD超级电混入局,豪华混动市场迎来“新变量”?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开幕。与往届相比,今年车展最直观的感受是混动车型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正在从曾经的“过渡路线”,成为新能源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中坚力量。
2025-09-04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开幕。与往届相比,今年车展最直观的感受是混动车型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正在从曾经的“过渡路线”,成为新能源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中坚力量。
在这一趋势下,smart的举动显得尤为抢眼。本届车展上,smart正式发布了EHD超级电混技术品牌,以专业技术型选手的姿态强势入局豪华混动市场。同时,2026款smart #1 BRABUS性能版上市,官方指导价为24.99万元,以性能标签和差异化调性进一步夯实其在豪华市场的站位。
从此次成都车展释放出的信号可以看出,smart正在经历一场明显的2.0阶段的发展转型。过去,smart的标签更多是“小众纯电”,主打个性、时尚与都市出行场景。但随着EHD超级电混技术的亮相,其开始转向混动这一更为广阔、也更具竞争性的主流市场,在更高维度的竞争舞台上寻找话语权。
或许,smart想告诉市场的并不仅仅是“smart也能造混动”,而是“smart能用混动为豪华新能源提供另一种答案”。当“同质化”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背后成为绕不开的命题,真正的差异化或许并不在于简单的产品堆料,而是在于谁能在更宽的赛道里保持锋芒,找到属于自己的清晰坐标。smart的这一步,也是一次向未来发起的主动突围。
01
混动“新玩家”,却是技术“实力派”
实际上,有很多人提出疑问,smart现在切入混动赛道,会不会显得有些晚?但事实上,在很多专家看来,当前或许是混动发展的最佳时间,一方面,消费者对混动的接受度已经显著提升,另一方面,行业内相关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另据业内人士预测,未来5-10年,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的市场占比将逐步提升到30%-40%,甚至接近50%。这意味着,谁能在此阶段率先树立起差异化优势,谁就可能在新能源市场进入深水区前掌握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数据中,插混车型的表现更为亮眼。在刚刚过去的7月,插混汽车出口8.5万辆,环比增长12.9%,同比增长2.2倍。1-7月,插混汽车共出口47.5万辆,同比增长了2.1倍。这对于已经完成“纯电+插混”双赛道布局的smart而言,无疑意味着更大的全球化市场机遇。
从技术路线来看,混动市场主要分成了两派:增程和插混。不同于部分车企用更为简单的增程技术抢占市场,smart坚持在结构更复杂、门槛更高的插电混动上深耕,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取舍,更是品牌对长期竞争力的判断。据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增程车型同比增长12.1%,而插混同期增长25.2%。这也意味着smart对于未来市场方向有着清晰的研判。
具体到产品层面,smart EHD超级电混基于行业领先的最新一代雷神电混2.0技术打造,初代技术已经过122万用户真实验证,为新一代技术奠定扎实口碑基础。新一代系统通过搭载EVO混动专用1.5TD发动机,实现量产领域领先的热效率,并可加92号汽油,亏电油耗仅4.4L/100km,一箱油即可覆盖“北京到上海”的长途行程,每公里用车成本仅约3毛钱,真正达成“油电同价”。与此同时,其快充能力也不容忽视,10%至80%补能不足20分钟,让用户在节能与便捷之间找到平衡。
同时,smart EHD超级电混也高度关注驾驶体验,其采用3DHT三挡超级电混专用变速器搭配「无感换挡系统」,能够实现全域换挡0顿挫,让驾感如电车般丝滑。同时,smart特邀奔驰底盘专家,以德系标准进行本土化底盘调校,使驾乘质感更顺更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smart EHD超级电混也带来了源自梅赛德斯-奔驰定义的SSS级体验:技术系统经过累计1000万公里的极限测试,确保超高稳定性(stable);可变排量机油泵技术,将摩擦损失和油耗进一步降低,顺滑(smooth)更进一步;同时,通过170+处声学材料和机械结构优化,smart EHD超级电混的NVH表现更加出色:怠速时车内噪音仅为30dB(A),比图书馆还安静(silent),发动机启动前后噪音差小于1分贝。其不仅省油省心,更能兼顾高质感的豪华体验。
在smart看来,混动技术优势的价值最终要回归用户真实场景。对此,smart中国营销公司CEO易寒提出的“5+2+7”黄金模型,即:
“5”代表每周5个工作日的日常通勤,252km纯电续航已可覆盖单周通勤,并且成本仅为燃油车1/5;
“2”则代表着2天的周末假期,强动力双备份设计保障全家出游爬坡不衰减;
“7”则是“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黄金周,1615km综合续航+高原实测亏电油耗5.3L,终结长假远征的充电焦虑。
可以说,该模型的精妙之处在于直击增程用户“充电依赖症”的痛点。“EHD让用户摆脱‘去哪充电’的纠结”,易寒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在吐鲁番45℃高温实测中,连续8次零百加速无衰减的表现,以及海拔3200-5100米高原仅3-4%的动力衰减值(传统燃油车超10%),而传统涡轮增压燃油车,在海拔3000米以上,动力衰减超10%,smartEHD超级电混印证了技术对全场景的掌控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smart在混动领域的优势,恰恰在于其过去在燃油时代和纯电转型中的深厚积累。既深谙传统燃油机械逻辑,又在纯电转型中积累了对电驱与智能能效的理解,同时又具备雷神电混系统性的技术支撑。这种跨越式的经验叠加,使得smart并非单纯的“后来者”,反而具备走出一条与众不同路径的可能。
02
性能拉满,变身“电动小钢炮”
除了全新技术的亮相,smart更将自己的性能基因推向新的高潮,不仅带来了2026款 #1 BRABUS性能版,还携全系BRABUS家族亮相,为“性能控”带来了更为丰富的选择。
在不久前的smart×BRABUS赛道放纵日上,2026款 #1 BRABUS更是以超越专业玩家预期的表现赢得一致好评。在直线冲刺场景中,该车型凭借3.6秒零百加速性能,重新定义了“小钢炮”的边界。据悉,其后电驱通过升级达到了365kW的峰值总功率,再配合弹射模式以及百万级超跑同款米其林PS4高性能运动轮胎,能够瞬间点燃驾驶激情,让极致驾趣不再只是纸面数字,而是能在身体中被清晰感知的肾上腺素释放。
可以说,smart与BRABUS每一次合体,都是对“都市性能车”的价值重塑。双方自2002年首次合作以来,已经联手为性能爱好者打造了超过30款经典性能车型。
在2026款smart #1 BRABUS性能版上,还进行了102处设计以及氛围焕新,包括BRABUS专属运动外观套件、BRABUS专属高定座椅,配合森海塞尔典范音响套装与256色双区智能氛围灯,让性能座驾也能像高定一般成为时尚单品。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不仅是smart在性能维度上的再度升级,也是在新能源语境下的持续价值探索。当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在追求“更长续航、更低能耗”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驾驶的纯粹乐趣。而smart选择在豪华混动与高性能纯电两条路径同时发力,实际上是在告诉市场:新能源不应只是“理性选择”,也可以是“驾驭乐趣”。
03
从小众赛道到大众市场,smart持续加速
可以看出,凭借更深厚的技术积淀、更纵深的市场布局,以及更立体多元的产品矩阵,smart正在不断重塑用户认知。从最初的“精品小车”到豪华中型SUV的横空出世;从全面转型迈入纯电市场再到如今加码混动,smart一直在突破边界,打破外界对它的固有想象。正如有外媒评价:“对于smart而言,墨守成规就是停滞不前。如果这都不算‘smart’,那还有什么算呢?”
这种“突破式成长”不仅体现在产品上,也延伸至品牌文化与营销传播层面。在成都车展上,smart还带来了米奇限定艺术车的限时返场,用年轻化、潮流化的表达方式,强化其与用户之间的情感链接。同时,smart还于近日宣布将举办“smart杯”骑行活动,试图以车为圆心,以无限可能为半径,构建出一个涵盖生活方式的多维生态。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对小众的产品要想走向更广泛的市场,必须把差异化打磨到极致,形成无法被忽视的优势,而smart正是将“打破常规”作为其品牌的主要特征,也将拓宽其品牌的影响力。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smart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在本届成都车展上,smart还与沙特阿拉伯汽车经销商——Juffali汽车公司(Juffali Automotive Company)签署总经销协议,此次合作宣告smart正式进入沙特阿拉伯市场,持续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市场版图,也意味着全球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大。目前,smart已经覆盖中国、欧洲、中东、东南亚、南亚、大洋洲、拉丁美洲及非洲等39个国家和地区。
今天的smart,早已不是那个单一的“小而精”都市电动车品牌,而是逐渐成长为新能源赛道上的一个锋芒毕露的“多面手”。既通过EHD超级电混为新能源市场提供全新解法,又在性能追求和生活方式层面持续输出新鲜感与差异化。随着混动产品加速布局和更多性能化、个性化产品的落地,smart或许真的能在“混动+豪华+性能”的交汇点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对于一个不断打破自我设限、持续进化的品牌来说,smart的下一个惊喜,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