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要让用户“从容”做选择
“车子够大,空间够大、够舒适豪华,DMH技术格局也大,这样的‘大美好’,销量不可能小。”这是8月29日成都车展荣威M7 DMH的媒体沟通会上,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当天,这款新车正式开启预售,官方预售价9.78万元起。
2025-09-02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车子够大,空间够大、够舒适豪华,DMH技术格局也大,这样的‘大美好’,销量不可能小。”这是8月29日成都车展荣威M7 DMH的媒体沟通会上,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当天,这款新车正式开启预售,官方预售价9.78万元起。
而这句话既是对荣威M7 DMH产品力的高度自信,也折射出荣威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全新姿态。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前的第27届成都车展上,俞经民刚刚从上海大众回到上汽乘用车,提出了荣威要成为“中国新大众”的发展目标。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荣威已完成从战略到产品的焕新与提速,品牌的锋芒愈发显露,节奏感也愈发清晰。在沟通会上,俞经民与上汽设计中心全球设计副总裁约瑟夫·卡班、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共同出席,与媒体直面交流。
可以说,荣威M7 DMH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成为一款冲击销量的产品,更像是上汽荣威带来的一份清晰的复兴宣言。其正在通过一场有决心、有行动力的重塑,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市场主导权。
01
从“反思”到“主动出击”,“让用户‘从容’选择”
不同于很多车企高管在媒体沟通会上惯用的“含蓄表达”。在此次媒体沟通会上,俞经民首先进行“反思”。他坦言,自去年从大众回到上汽乘用车以来,始终在思考一个核心命题:“上汽乘用车的问题出在哪?”在他看来,症结并不在上汽的战略、技术或实力层面,而是上汽可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离用户有点远了”。
俞经民也举例佐证:上汽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全新品牌尚界已经启动,与OPPO的合作正在深化,基于火山引擎的豆包推理大模型也将在荣威M7 DMH上实现全球首发。这些动作足以证明上汽在智能化与技术生态上的实力与前瞻布局。但问题在于,如果与用户的距离感没有被真正消弭,那么再多的战略与技术,仍然难以转化为品牌的用户认知和市场信任。
而全新M7 DMH的到来,恰恰被赋予了承载这种“破局”的使命。俞经民用“大美好”来定义它的价值,所谓的“大美好就是要在十万级的价格带里,让用户获得二十万级B级车的体验。”他直言,“要让用户不要再纠结,可以从容的做出选择。”
从产品力来看,“大美好”的内涵被具象化为三个维度。“大”,是近5米车长与2米82轴距带来的空间优势;“美”,是由曾操刀布加迪威龙设计的“卡班大师”领衔打造的豪华外观;“好”,则是DMH超级混动系统的核心优势。三者结合,让一台售价不足10万元的车型,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当下的用户而言,这样的价值感恰好是打破距离感的最直接方式。
并且,钱漾更是在沟通会上明确表态,“荣威只卖长续航,真混动。”这种底气源自上汽在混动技术上的长期自研积累——从硬件到芯片再到算法,形成了完整的自研闭环。
具体到荣威M7 DMH车型上,其CLTC纯电续航达160km。在此前专业媒体的实测中,该车在日常工况下,纯电续航达166.5km,反向虚标104%。在满电满油状态下,综合续航更突破2143km,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2.57L;即便在120km/h满载极限工况下,荣威M7 DMH仍荣获全场油耗TOP 2的优秀表现。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荣威M7 DMH更像是上汽荣威向外界释放的一种姿态:其不只是要证明能造出一款只卷账面数据的混动产品,而是要证明其能造出一台真正贴近用户、解决痛点的混动车型。这或许才是“大美好”概念的真正内核。
02
混动市场鱼龙混杂,荣威如何与众不同?
今年以来,混动赛道热度飙升,成为各大车企必争之地。然而,在市场快速扩张的背后,车型设计却逐渐陷入同质化困局,各类混动产品更是鱼龙混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荣威M7 DMH和上汽所面对的挑战并不轻松。在荣威看来,想要破局不仅要在设计上展现原创美学与品牌自信,更要在混动技术上具备深刻洞察与系统积累。
在沟通会上,俞经民借用了小时候读过的《穷爸爸富爸爸》中的思维模型来阐释对混动的理解。他认为,富人和当下年轻人的思路一致——“该省省,该花花”,讲究资源的合理分配。而贫穷的思路则是“先把电用完,再用油”,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对能源利用效率理解的差距。他强调:“我关心的是用户希望用什么样的产品,荣威背后的愿望是什么,上汽背后的愿望是什么?归根结底,我们追求的就是要拿出比别人更强的科技。”
这种底气并非空谈,据俞经民介绍,早在2017年,荣威的DMH混动技术便作为唯一的汽车类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而到了2023年,DMH 1.0问世,如今短短三年已经迭代到6.0,进化速度和成熟度可见一斑。
具体来看,在新车型上搭载了全新一代自研DMH高效混动发动机,采用了首创21合1混动管理系统PICU。依托One-Chip中央大脑统一管理,能够实现行业唯一油电统管功能。AI能量管理系统还可根据路况,智能分配油电资源,提升出行经济性。
俞经民甚至用一个更直观的比喻来解释DMH的优势:如果说电是“dollar”,油是“人民币”,那么该用“dollar”时就用“dollar”,该用“人民币”时就用“人民币”。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技术自信,俞经民能够这样和“卡班大师”进行“分工”:“你把面子做好,底子里子我都有。”
而在设计层面,约瑟夫·卡班则给出了他对荣威的理解。在他看来,当前中国的汽车设计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比较主流的风格,一个是无脸化的设计。但真正想要成为引领者,必然要跳出既有框架,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他表示,“荣威的消费者对荣威品牌的期许不是非常普遍的设计。荣威的名字翻译成英文就是非常自豪、自信。”而他来到上汽就是想到荣威这个品牌要“跳出来”——不单单是说要让荣威品牌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看到荣威这个车的时候,非常的自信,非常的自豪。
如果说DMH混动技术解决的是“理性价值”的问题,那么原创设计与自信姿态,则在于重塑“感性认同”。而当“里子”有技术,“面子”有美学,M7 DMH才真正具备了成为市场爆款的双重底气。
03
荣威不是一个英雄在战斗,而是拥有一群“核武器”
更深层次来看,荣威M7 DMH的推出,不仅代表着上汽在技术实力和设计美学上的全面进阶,更折射出品牌在组织、团队与用户关系上的深度转型。
在上汽看来,单有技术“硬实力”是不够的,人同样是关键变量。过去一年,上汽乘用车任用更年轻化的管理层站到台前,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约瑟夫·卡班主导设计,这不仅是人员层面的更新,更是品牌思维的一次刷新。俞经民在沟通中坦言:“这一年,我们从产品到营销团队再到设计师的引入,有一群‘核武器’,而且这些‘核武器’是成体系的,有对应的严谨方法,满满细节,各个环节完全拉齐,力出一孔。我们的IPMS系统正在发挥作用。这就不是一个英雄在战斗,一个人不会是英雄。”
这种“体系化的力量”同样体现在渠道和用户服务层面。钱漾指出,荣威始终没有忘记经销商与终端零售的重要性。如何让经销商体系真正运转良好,如何改善用户的服务体验,是荣威的核心命题。此次,荣威建立了全新的“荣威M网”的概念,打造了一个独立的子网络,以数据化、标准化的方式重新定义用户体验。通过这一体系,用户不再只是被动的成交对象,而是在每一个触点中都能感受到“可以交个朋友”的真诚氛围。荣威所追求的,并非短期销量冲刺,而是长久、可持续的用户关系经营。
同时,他也强调,所谓的To C,不是单纯面对用户的营销动作,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产品是否真能打动用户、经销商是否乐于参与、传播是否能有效触达,这一切都需要协同一致,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以用户为中心”。
可以说,荣威M7 DMH的推出更是一场发展逻辑的重构,也让外界看到,上汽正在通过“技术自信+原创设计+体系重塑”三重驱动力,重新找回市场节奏。某种意义上,这款车的预售,就是荣威对外界的一次庄重宣言:在喧嚣的新能源竞争中,荣威并不想做一个短跑选手,而是要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销量或许只是阶段性的结果,而赢得用户心智与信任,才是品牌复兴的真正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