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的三点思考,揭开了AI汽车时代的另外一层面纱
10月24日,“AI赋能·智享未来”北汽集团国际青年科技人才论坛新汽车分论坛在北汽集团举行。
2025-10-28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10月24日,“AI赋能·智享未来”北汽集团国际青年科技人才论坛新汽车分论坛在北汽集团举行。
北汽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磊在发言中提出三点思考:如何激发用户的使用意愿,如何让AI更有温度,如何定义AI的安全与伦理红线。
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智能化竞争日趋白热的2025年,AI与汽车的关系正在从“概念叙事”进入“应用验证”。
王磊的这三点思考,其实指向了智能化发展更深层的命题——当技术热度趋于常态,行业需要回到用户、体验与安全的原点,去重新界定AI的价值。
01
AI定义汽车新价值坐标
2025年的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单纯的"机械产品竞技场",而是演变为"智能生态博弈场"。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逼近45%,而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更是达到75%,L3级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突破15%。
数据背后,是"软件定义汽车"理念的全面落地,更是AI技术对汽车产业的全方位渗透——从研发端的仿真测试,到生产端的柔性制造,再到使用端的智能交互,AI正重塑汽车产业的价值创造逻辑。
市场竞争格局随之剧变。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比亚迪以新能源销量优势跻身全球前三;科技公司跨界入局,华为问界、小米汽车凭借智能技术快速抢占市场;特斯拉则持续以Autopilot系统巩固技术壁垒。正如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所言:"汽车产业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比拼,升级为'技术体系+生态布局+人才储备'的综合实力较量,而AI正是这场较量的核心变量。"
消费端的需求升级更倒逼行业变革。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后,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成为"移动智能终端"。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的青年学者李然分享的调研数据显示,72%的年轻消费者将"智能驾驶水平"列为购车首要考量因素,远超动力性能和品牌口碑。这种需求变化,直接推动车企将研发重心从机械性能转向AI算法、数据处理等核心能力。
02
北汽破局,三维布局构建AI核心竞争力
面对行业变局,北汽集团早已布局。从论坛上披露的技术成果与战略规划来看,北汽构建了"技术体系+场景落地+人才生态"的三维AI发展格局,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技术体系层面,北汽打造的元境智能网联技术体系成为核心支撑。该体系以舱驾一体架构为基础,实现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的深度融合。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首款量产舱驾一体架构在极狐全新阿尔法T5上的落地,让10-15万元主流市场用户也能享受到高阶智驾服务,真正推动了"智驾平权"。在AI大模型应用上,北汽元境AI平台接入DeepSeek、豆包等顶尖垂类模型,支持15项高频服务,累计调用超8亿次,更助力极狐阿尔法S5拿下国内首张汽车座舱AI大模型智能化交互验证证书,树立行业标杆。
场景落地的规模化推进则让技术价值充分释放。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智能驾驶的车企之一,北汽已实现"高速+城市+越野"全场景智驾覆盖。在L3级领域,其测试里程超11万公里,构建"一核三环"安全体系,入围全国首批准入试点;在L4级全无人领域,与小马智行合作的Robotaxi不仅获深圳路测牌照,更于今年实现千辆示范运行,成为目前投放自动驾驶营运车辆最多的车企。这种"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运营"的全链路布局,让北汽在智能驾驶商业化竞赛中占据先机。
人才战略的前瞻性为技术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此次国际青年科技人才论坛正是北汽人才布局的重要载体,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学者、工程师参与,围绕"AI大模型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安全体系"等前沿议题展开研讨。
北汽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在论坛上透露,企业已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特区",给予科研团队充分的技术决策权和经费支配权,近三年累计引进AI领域高端人才超500人,青年人才主导的研发项目占比达60%,其中舱驾一体架构、元境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均由青年团队攻坚完成。
03
AI时代的车企生存法则
北汽的AI实践并非孤例,却为行业提供了宝贵启示。在汽车产业全面向智能化转型的当下,车企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把握三大核心法则。

技术自主与开放合作需形成平衡。北汽的元境智能体系既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又与华为、小马智行等20多家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这种"自主可控+生态协同"的模式,既避免了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又加速了技术迭代速度。正如论坛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负责人所言:"智能汽车时代没有孤胆英雄,只有通过开放合作实现技术互补,才能共同推动产业进步。"
场景落地必须回归用户价值。北汽推动智驾平权、开发15项高频AI服务的实践表明,脱离用户需求的技术创新终将沦为"炫技"。2025年汽车市场的竞争核心是"用户体验之争",AI技术的应用必须聚焦"安全、高效、便捷"的实用需求和"个性化、情感化"的情绪价值,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
人才培养需构建生态体系。青年科技人才是AI创新的核心力量,北汽通过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建立人才特区、鼓励青年攻坚的做法,为企业储备了大量创新动能。对于车企而言,建立"引进+培养+激励"的全链条人才体系,形成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才能在技术快速迭代的竞争中保持活力。

随着极狐全新阿尔法T5的即将上市,北汽的元境智能技术将正式接受市场检验;而千辆Robotaxi的示范运行,更标志着AI驱动的自动驾驶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在这场汽车产业的百年变革中,AI不仅是技术赋能的工具,更是价值重构的核心。
当越来越多的车企像北汽一样,将AI技术深度融入发展战略,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支撑,将用户价值作为最终导向,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智能、更绿色、更便捷"的新未来,而中国汽车品牌也将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