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李想、何小鹏三个苦逼凑一起,抵不过一个马斯克?
“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 6月6日晚,22时22分许,新造车势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晒了几张颇有内涵的图片,并配了以上文字。 一时间,小鹏的这条状态引发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
2020-06-11 | 出处: 乐逗汽车 | 责编: 夏晓鹏
“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
6月6日晚,22时22分许,新造车势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晒了几张颇有内涵的图片,并配了以上文字。
一时间,小鹏的这条状态引发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
“三英战吕布,你们仨凑一起是想干翻特斯拉吗?”
原来,被公认为当前中国新造车势力,头部阵营“前三甲”的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三位创始人李斌、李想、何小鹏,在特斯拉国产并开启交付后,首度同框聚会了。
对此,不少网友及业界人士纷纷表达祝福,“有理想有蔚来,都是好鹏友”,“有理想的鹏友,蔚来终将会在一起”。
三个苦逼
稍对新造车有所关注和了解的人,在看到何小鹏的这句配文时,一定对“三个苦逼”这样的描述,高度认同。
这既是一种调侃与自嘲,也是一种真实写照。
NIO day 2017蔚来风光无量
众所周知,大概从2014年前后开始,在国家宏观战略和一揽子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大业正式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按照雷军的“风口理论”,也正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诸如蔚来、理想(起初叫车和家)、小鹏等各路新造车势力,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相继粉墨登场。
风来了,猪都能飞起来。
风停了,掉下来摔得半死不死甚至直接摔死的,也都是猪。
经过这么些年的实践,大家也早已经有了共识——造车,太他妈烧钱了!尤其当你过去毫无汽车领域根基,突然闯入的各种“跨界造车”新势力。
蔚来汽车李斌
按照李斌、李想、何小鹏的说法,没有一两百个小目标甚至更多的资金,最好别轻言造车。
看看吧,当年声称要“蒙眼狂奔、为梦想窒息”,并一度收获了大量拥趸和投资人的乐视汽车贾跃亭,因为资金链断裂败走美国。至今都没敢回来。
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虽说经过这几年的风雨洗礼,成为了当下国内一众新造车势力的典型头部代表,被公认为最有希望“杀出重围”。
但是!遭遇车市及资本寒冬多重不利因素夹击,日子也是过的紧巴巴。
缺钱,那是肯定的。
被上海、北京“抛弃”蔚来转投安徽合肥“怀抱”
就连前不久刚刚官宣,抱上了安徽省合肥市地方政府大腿、收获了一笔不小的战略投资的蔚来,在此之前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时刻游离在资金链断裂和倒闭的边缘上。
关于李斌们过去一段时期,有多“苦逼”跟“惨”,说多了都是泪。
合并纯属意淫
既然大家都这么苦逼和惨了,前进的路上还需大量融资跟烧钱、且前途未卜。
有人就在想了,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本土最有希望,跟特斯拉“掰手腕”的新造车势力,三合为一“三英战吕布”如何?
在乐逗汽车看来,想法有些美好,但也过于天真,幻想他们三家合并,无异于“意淫”。
理由很简单。
从来都是弱者被强者兼并收购,或者是“强强联合”,啥时候你能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强合并”。
注意!联合跟合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仍以汽车行业举例,众所周知一汽、东风、长安是我国三大央企性质的大型汽车集团,在前两年的国企改革和兼并重组潮中,一度也屡屡传出合并的消息。
以便于更好地迎接汽车“新四化”产业变革、将国企做大做强。甚至合并之后的名字,外界都给都想好了,中国汽车集团。
听上去牛的一笔。
现实呢?寻求最大程度上的深层次战略合作,还行,合并啥的就不要想了。
牵扯到的东西太多,实施起来太难了。关键合并之后,未必就能形成理想中的1+1+1>3。同为央企,均由国资委掌管的它们尚且如此,你能指望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民企能合并到一起去?更不现实。
要知道,蔚来、理想、小鹏背后,所涉及和代表的地方政府及股东利益关系啥的,没有最复杂只有更复杂。
日前何小鹏直播参观小鹏肇庆工厂
最起码,以当下来看,蔚来已经投入到了安徽合肥的怀抱,理想则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江苏,小鹏实打实的背靠大广东(日前其位于广东肇庆的新工厂基地还进行了竣工投产参观活动)。
除了非常关键的地方政府因素外,三家企业背后的各种互联网企业及大股东,利益关系也是相当的微妙。
一言以蔽之,蔚来、理想、小鹏三家企业的合并,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也几无可能。
而且,虽然目前来看它们日子也都过的紧巴巴、苦逼的很,但也还远没有到生死存亡、非得合并不可的地步。
小鹏汽车新建成的广东肇庆基地
退一万步讲,纵使它们当中哪一家或者全都撑不下去了,最终能够以及会给它们收场的,大概率还是相应的地方政府。
所以与其不切实际地“意淫”它们合并,不如展望下它们携手并进、开展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彪悍的特斯拉
毋庸讳言,按照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及当下来看,发迹于大洋彼岸的特斯拉,远远领先于蔚来、理想、小鹏们,不止一个段位。
这其中,既有技术跟造车的积淀,更主要的,在于品牌的建立与积累。
毕竟论资历,创立于2003年的特斯拉,跟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王者BYD,是同一时期进军汽车行业的。(比亚迪1995年前后靠电池起家,2003年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进军汽车领域)。
蔚来、理想、小鹏们,从2014年算起迄今也不过五六年时间。
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品牌层面,国内的这些新造车势力,均与特斯拉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以技术为例,即便时至今日,特斯拉无论是在整车的设计、性能,尤其自动驾驶等领域,依旧被业界公认为存在着领先优势。
当然,随着国内这些选手的突飞猛进(毕竟技术最重要的还是依靠人才,过去这些年国内这些新势力没少从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全球车企,挖走各种高端核心人才),差距正在加速缩小。
剩下的,则主要还在于品牌层面了。
一则,中国有句古话“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特斯拉(TSLA)源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硅谷,单单是名字给绝大多数国人消费者的潜在印象,就更加的高大上。
更不要说,特斯拉做电动车非常的早,当年一款Model S不仅带动了国内的电动车关注潮,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外观及内饰设计潮流跟风向。
事实上,时下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电动车,烂大街的车载超大中控屏设计,正是源于特斯拉当年的引领作用。
二则,特斯拉不仅成立的早,推出电动车产品早,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同样也是“神”一样存在。
关于马斯克这哥们儿,有多么牛逼和与众不同,笔者就不在此进行相关科普和安利了。
就说一件事,前阵子轰动一时的Space X公司,成功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这家民营火箭公司也是他弄的。
据说造车对于马斯克来说,只是小打小闹,他更宏大的梦想在于,有一天将更多的人送往太空,进行“火星移民”。
“钢铁侠”、“火星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
一句话,特斯拉及其创始人马斯克,彪悍的人生无需多言。
但就事论事,在造车这件事情上,国内的蔚来、理想、小鹏们,丝毫没有机会战胜特斯拉了吗?
并非不可战胜
在乐逗汽车看来,显然不是这样的。特斯拉很牛,但绝非不可战胜。
这就好比,同样源自美国的苹果手机、戴尔笔记本,以及汽车领域的美国通用、福特等,或许在特定时期或者较长一段时期内,它们都很厉害、不可一世。
但伴随着中国大国崛起的时代浪潮,我们本土也终将会涌现出一批同样优秀、甚至更为优秀的新生品牌和新势力代表。
当然,这是一种基于宏观事物走向的趋势判断。
如若大国崛起,必然会催生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品牌和企业的。
2019年上海车展李书福点赞理想汽车
实际上,传统车企中,长城、吉利、比亚迪、长安等,都已经初露锋芒,不仅在国内市场越来越敢于跟外国品牌贴身肉搏,也集中开启了征战海外市场的征途。
新造车当中,蔚来、理想、小鹏们,纵使“一将功成万骨枯”,也还是有很大概率一将功成的。
从微观一些的角度,事实上经过前几年的摸爬滚打,无论是蔚来、理想,还是小鹏,也都已经完成了新造车的从0到1。
最根本的产品相继推出来了,并且蔚来ES6/ES8,理想ONE,以及小鹏G3/P7,也都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市场成功。
抛开品牌因素的影响,售价不到特斯拉Model X一半的蔚来ES8、理想ONE,综合产品力还是能够与特斯拉正面刚的。
甚至某些方面,还表现出了一定优势。轿车方面虽是短板,但上市不久的小鹏P7,目测也是具备与特斯拉Model 3一较高下的实力。
别忘了,除了蔚来、理想、小鹏这些新造车势力,中国本土还有比亚迪、上汽、广汽等一种新能源高手,也足以跟特斯拉展开较量。
譬如,前些年就扬言“分分钟可以造出特斯拉”的BYD,其“王朝”系列轿车旗舰——汉,也即将在本月迎来上市。
按照我们此前的分析,小鹏P7+比亚迪汉,从产品力层面来讲阻击一下国产版的特斯拉Model 3,不是什么问题。
乐逗观察: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近十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短期来看,同动辄年销量两千多万辆的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电动车无论是对于普罗大众消费者的影响力、还是实际年产销规模,都还差了一个量级。
电动车的蛋糕还不够大,远没有到这些新能源车企们,激烈厮杀和抢食的时候。
竞争不可避免,但更为重要的,这些新能源车企在市场中起到的,也是一种协同促进、共同把“蛋糕”做大的作用。
一如李斌所言,蔚来和特斯拉除了是竞争对手,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跟“盟友”。
这么来看,李斌、李想、何小鹏“三个苦逼”凑一起,干不干得过马斯克的特斯拉,并非一件“你死我活”的事情。无需纠结。
对于普罗大众消费者,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洋品牌特斯拉很强,咱们自己的蔚来、理想、小鹏们,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