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一次性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
作为北京摇号政策实行十年后的首次大改,新一轮的摇号政策意见稿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人一牌”“家庭摇号”等关键词的出现,真实而又残酷地勾勒出北京常住居民的摇号心酸史。
这座位于中国北部、冠以首都之名的超一线城市,凭借着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世界顶尖的教育医疗资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人才,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甚至安家。汽车,成为他们出行生活中的必需品。
公开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北京汽车保有量从不足百万辆迅速扩充至480.9万辆,达到全国私家车总量的8%。如此庞大的汽车总量,让交通管理部门措手不及。北京城市道路的规划,也严重不适应超过480万辆汽车的上路需求。半小时走500m的长安街、永远在排队的东三环、数次变灯却过不去的西单北大街、龟速前行的立汤路天通苑段等,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叫苦不迭。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正式公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摇号制度正式开启。以2011年第1期187420人参与摇号、17600个号牌指标的公开数据计算,北京车牌的摇号中签率为9.4%;以2013年第12期181万人参与摇号、18000个号牌指标的公开数据计算,北京车牌的摇号中签率为1%;以2020年第2期3376458人参与摇号、6366个号牌指标的公开数据计算,北京车牌如今的摇号中签率为0.19%。
“北京摇号买车比考清华还难!”知名科普UP主李永乐最新一期的视频用了这样的标题。在互联网上其他以“北京摇号”为主题的诸多论坛中,“8年不中”“10年未果”为题的帖子也屡见不鲜,有人怒骂决策者“脑子一热”,有人质疑“摇号是不是有黑幕”,有北京本地人埋怨外地人抢了资源,更有车牌中介招揽生意⋯⋯放眼望去,在摇号获取车牌这条唯一合法的道路上,几乎都是失望与愤慨。
摇号十年,一个暂行的调控规定需要进一步升级细化,消费者的用车需求与交通拥堵之间也需要寻找一个更好的平衡点,但“摇号新政”真的解决问题了吗?
新一轮摇号政策出来后,孙思思第一反应就是“单身不配拥有车牌”。
今年31岁的陕西人孙思思,留学归来,在互联网公司上班,一直奉行单身主义。“我本来工作就忙,也顾不上谈恋爱,而且我很享受单身生活。”孙思思谈过两次恋爱,但对比下来,她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一个人生活。在父母的资助下,孙思思于2018年在北京西城区购入了一套二手两居室。像很多人一样,买完房之后,就该考虑买车了,但北京的摇号中签几率仅次于彩票中奖。
“一直听人说,北京的摇号政策已经快十年了,马上就会有新文件出来。”孙思思告诉记者,她其实很期待新的摇号政策。但看到新政策的内容时,孙思思形容当时的感受是“心瞬间就凉了”。孤身一人在北京的她,并不符合家庭摇号的限制,而按照《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家庭与个人同池摇号”“年度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数量的80%优先向家庭配置,20%向个人配置”的具体内容来看,孙思思无论是选择摇燃油车牌还是排新能源车牌,都“难如登天”。
“如果我们一直选择单身,那是不是就一直没办法拥有北京车牌?”交流的最后,孙思思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她怎么也想不明白,都进入2020年了,竟然生活还会因为单身而受到影响。
说出去或许没人信,北京土生土长的冯宇他们家,竟然一辆车都没有。“听我爸妈说,开始摇号政策前的最后那段时间,他们太忙了,也就没顾得上。”今年23岁的冯宇,说起自己家里没车这件事,也是哭笑不得。
当时30多岁的冯宇父母,都在外地出差,尽管北京即将摇号的新闻引起了一股疯狂的抢购,但远在新疆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消息,等回到北京,已经是2011年的1月5号,摇号政策尘埃落定。
在那之后,冯宇家就开始了10年摇号之路,但运气这东西格外虚无缥缈,10年都没有垂青到他们身上。“我们家对北京的地铁以及交通线路巨熟,其实公共交通也很方便,不堵车还节能环保。”在与冯宇的交谈中,冯宇的心态要比大多数没牌照的人都好很多。
谈及摇号新政中的“以家庭为单位摇号”规定,冯宇以及冯宇的爸妈可能是习惯了无车生活,也可能是接受了运气不会垂青 ,并无太过激动。不过,以冯宇家的情况,按照《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第十六条的计算方式,“家庭申请人中包含家庭主申请人配偶的,家庭总积分=[(主申请人积分+配偶积分)×2+其他成员积分之和]×家庭代际数”,这意味着他们全家的中签比率将有所提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将迎来人生中第一辆汽车。
2000年来到北京的王鹏在一家超过500人规模的地产公司做销售,北京房价迅速上涨的那几年,他提成拿到手软,一家三口也在北京买了房,唯独缺一辆北京牌照的私家车。
2010年妻子怀孕后,王鹏开始考虑买辆车,到大众、丰台、本田等4S店看了一圈,十多万的售价让刚买完房子的王鹏心疼不已。快到年底时,一位相熟的4S店销售员打来电话,告诉他北京从第二天起就要限号了,想买车得赶紧先交定金,把号牌保留下来。王鹏不相信。“我就觉得不可能,如果限牌了,那么多新车怎么卖得出去?”他试图给自己找个理由缓解自责,“而且当时老婆生孩子,我刚好在老家,那天其实挺忙的。”
机会就在这一瞬间消失了,但王鹏怎么也没想到,10年后的现在他还没能拥有一张北京车牌。至今他仍在懊悔,如果当年没有心疼钱、相信销售的话,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摇号新政的出现,让王鹏觉得自己有了弥补的机会。如果按照摇号新政中的家庭积分规则计算,一个全部拥有北京摇号资格的8口之家,参与摇号的概率是个人摇号的126倍。假如新政实施,王鹏思索着要不要为了提升中签率而把家里的老人接过来办理居住证,一起作为家庭成员进行摇号呢?但随即新的问题摆在王鹏面前,家里老人拿到北京居住证最快也要半年,如果现在接过来,那王鹏就有可能赶不上第一期。“北京这情况瞬息万变,赶早不赶晚。”稍加思索,王鹏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假如新政实施,王鹏决定以自己、老婆还有儿子三个人为家庭单位进行摇号。对于新政中第九项(五)条提到的“家庭获得指标后,所有家庭申请人十年内不得再以任何形式申请配置指标”的内容,王鹏并没有太过犹豫。尽管这意味着在未来10年里,逐渐长大的儿子将一直没有摇号资格,但考虑到10年后儿子才20岁,王鹏觉得还可以接受,至于2030年之后,儿子又该如何拿到北京车牌?“这还早着呢,儿子的问题让他自己解决吧,万一北京又出其他政策了呢。”王鹏乐观地想。与王鹏不同的是,河北人张爽一家六口都在北京。因为没有号牌,张爽他们家的日常出行十分困难。如果打车就得打两辆,自己、婆婆以及两个女儿坐一辆车,老公和公公坐一辆车,如果坐公共交通,在北京这种出行条件下,很难给5岁的大女儿和3岁的小女儿同时找到座位,买车已经成为张爽他们家的头等大事。
这几年张爽跟老公也都在摇号,但因为一直摇不中,去年她改排了新能源号牌,大约还有6年时间才能拿到。对于摇号新政的出现,张爽并不认为这是解决了问题。如果按照摇号新政的规定,自己一家六口如果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摇号,尽管中签几率成倍提高,但这意味着未来十年,自己这个六口之家只能有一个车牌。“一辆能同时装得下六个人出行的车,那得大7座SUV或者MPV了吧。”张爽开玩笑地讲道,“不如买辆五菱宏光,平时可以带家里人出行,周末或者晚上还能出门摆摊参与‘地摊经济’。”
相比于没有车牌的家庭,田天尽管已经有了2个车牌,但仍在焦虑车牌不够使用。
今年45岁的田天与父母、老婆、儿子六口人住在北京昌平的一处小区。田天上班的地点在大兴某研究所,他老婆的工作单位则是顺义的首都国际机场,通勤距离均超过30公里。目前,田天家里的两辆车自己和老婆平时各开一辆用于通勤,但明年,田天的儿子就要结婚了。这就意味着,2个车牌恰到好处的平衡局面即将被打破。
“儿子结婚后,用车该怎么办?”田天深知北京摇号的不易,自己家里的两个号牌一个是父亲早年申请的,一个是自己运气爆发摇到的,老婆摇了9年没摇上,去年改排新能源号牌,但已经轮候到2027年后了。
本次发布的《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 “以家庭为单位摇号”,给田天带来希望,但随即“无车家庭”“家庭申请人积分”的细则,又把田天搞得头晕眼花,直呼“太复杂”。
好不容易弄懂这个“家庭总积分”的计算规则,新的问题又摆在田天眼前:如果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摇号,自己和父亲名下已经有车,并不符合“家庭摇号”的条件,如果让孩子结婚后以他们新家庭为单位自己去摇,仅凭儿子儿媳两个人的积分,中签概率依旧是无限低。
“这个以‘家庭为单位’是怎么划分的?是指一个户口簿还是什么?如果是指一个户口簿上的人,能不能把我的车牌过到我妈名下,然后把我、我老婆、我儿子和儿媳放在一个户口本上,我们再去参与家庭摇号?”对于田天的这个问题,暂时并没有答案,关于摇号新政的三份征求意见稿都没有明确给出“家庭”的界限。56岁的邱浩怎么也想不明白,早在2010年之前就拿到5个车牌的自己竟然还会被牵扯进新一轮的摇号政策中。
在很多认识邱浩的人眼里,邱浩都是极其幸运的。三十多年前大学一毕业就来北京,一步步从打工到创业,躲过“非典”、挺过经济危机,走到今天成为一家拥有超过数百名员工的企业老板,房子、车子都不缺,实现财富自由的邱浩是标准的成功人士。但此次摇号新政中关于“一人多牌”的规定给邱浩带来了烦恼。邱浩名下有5辆登记北京牌照的车辆,一辆自己平时开,一辆公司采购使用,一辆顶级豪车用来接待重要客户,还有两辆是当年“挖”公司的两位副总时,承诺配给他们使用的车辆。然而,按照摇号新政中的规定,拥有五辆车的邱浩只能选择保留一辆车的指标,其他四个要么选择转给直系亲属,要么选择放弃。无儿无女又早年离异的邱浩,户口簿上只有他一人,既不符合新政中多余车牌可转给直系亲属的规定,又没办法把车牌转给在外地生活的父母。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新政实施后,邱浩名下有4个车牌都得作废。“摇号新政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拿到北京车牌,但像我这样的该怎么办?”邱浩说道,“公司的两个副总都是跟了我小十年的人,他们自己也是摇不到号,公司的采购车以及接待客户的车也都是必须的,摇号新政施行后,我们该怎么办?我2010年拿到的车牌现在说收回就收回,这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