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大事记,昂扬锐点评
11 月23 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乘用车企业提交2021 年度积分预报告的通知》,要求2020 年12 月20 日前,各乘用车企业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2021 年度积分预报告,预报告的内容包括本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预期达标值、预期实际值和新能源汽车积分预期值等。
2020-12-07 | 出处: 昂扬汽车 | 责编: 王妮
政策新信息
工信部要求乘用车企业提交2021 年度“积分预报告”
11 月23 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乘用车企业提交2021 年度积分预报告的通知》,要求2020 年12 月20 日前,各乘用车企业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2021 年度积分预报告,预报告的内容包括本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预期达标值、预期实际值和新能源汽车积分预期值等。
《通知》要求,乘用车企业应使用数据报送账号登录双积分管理系统,在线填写预报告内容,下载后由法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印章,再通过系统上传扫描后的PDF版本文件。同时,企业应将签字盖章的纸质文件邮寄至装备中心。
点评:去年11月底,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也曾经发布过“预报告通知”,要求乘用车企业自文件发布之日起,提交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预报告(以下简称“预报告”),此外,去年的《通知》还特别提到,“平行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应按要求对2018年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结果进行确认”。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1 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
11月2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1 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第一批)的通知》,提前下达2021 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用于2019 年度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资金、2016-2018 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金额合计375.85 亿元,其中,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156.89 亿元,2016 年度新能源推广应用补助11.62 亿元,2017 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63.63 亿元,2018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143.72 亿元。
点评:财政的钱,未必好拿。自2017年起,新能源汽车完成销售上牌后即可预拨付一部分补贴资金,后续企业申报补贴过程中如符合要求,继续下发剩余补贴,如不符合要求,财政部将追回已下方的补贴资金。
在此次公布的《提前下达2021年度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汇总表》中,2018年度,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核减的车辆较多,由于现场核查不通过,华晨宝马申报的BMW7201CMHEV车型共核减了4267辆;此外,北汽新能源也有2460辆BJ7001BPHA-BEV需进一步核实后予以清算。
工信部将启动“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
11 月27 日,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表示,深入实施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启动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的申报,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奖补支持政策,以公共领域电动化有效带动私人消费。
点评:相比艰难地推动私人用户使用,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也许是个一举多“赢”的好办法。不过,要实现“全面电动化”,最终还是需要让私人用户真正愿意买单。
发改委排查新能源汽车项目
根据《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发改委要求全国省市自治区等提供2015 年以来核准或备案的新建纯电动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项目情况、建设进展以及年度生产情况,2019-2020 年现有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生产运营及在建新能源汽车项目备案情况。
点评:消息人士透露,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已于近期开展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调查工作,尤其要求相关机构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2017 年以来在当地投资和拟投资建设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
车企新动态
大众中国电动汽车工厂投产
11月30日,大众集团宣布,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 X——两款新车已分别在佛山和安亭工厂启动生产并将于2021年初上市。根据大众集团的计划,到2025年,电动汽车在其产品组合中的比例将提高至35%,此次投产的两家工厂规划总年产能可达60万辆,将有效助力大众实现新能源目标。
点评:2019年,我国生产纯电动汽车102万辆,销量冠军北汽新能源的数据是15万——也就是说,大众集团在佛山和安亭工投入的产能相当于去年全国销量的一半以上,4倍于去年的销量冠军。
大众完成对江淮汽车增资,实现绝对控股
12月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变更后,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大众中国投资持股75%,江淮汽车持股25%。
点评:“江淮大众”已成为历史,“华晨宝马”、“长安福特”们,还能存在多久呢?
市值破5000 亿,特斯拉在中国扩展充电基础设施
11 月24 日,特斯拉股价收涨6.4%,每股达555.38 美元,市值首次突破5000 亿美元。11 月26 日,根据特斯拉提交的最新文件显示,该公司计划斥资4200 万元人民币(约合640 万美元)在上海建新厂,从明年开始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充电桩。
点评: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特斯拉“利好”消息不断,也间接推动了中国电动车的私人市场的发展。中国新能源车企能否借此机会,也获得突破呢?
东风与国家电网达成系列战略合作
11 月26 日,国家电网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在湖北武汉举行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从6 个方向展开合作——在“绿能充换电”产业方面,双方将开展车电分离模式推广,推动以“车电分离、源荷互动、绿电消纳、梯次利用”为主要商业模式的“绿能充换电”产业发展;在行业标准化进程方面,在智慧车联网、智慧充换电、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数据平台级共享,共同致力于动力电池全寿命周期的价值重构与创造,推动换电行业的标准化进程;在车桩数据互联互通方面,加强充电平台和出行平台互联互通合作,研究开展面向OEM 场景化服务的产品方案。
点评:“新能源”浪潮下,这些年,国网与车企的合作不断,东风此次入局将有哪些不同,尚不明确。不过,被车企竞相追求的“电老虎”会不会“咬人”,也许同样值得关注。当然,在商言商,企业以“利”字当头,原本就无可厚非。如何与垄断巨头进行合作,考验的将是车企的智慧。
上汽阿里拟合作“智己汽车”
11 月26 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拟与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同出资设立 “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拟计划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含其指定的下属投资主体)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暂定名“智己汽车”),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人民币72 亿元。
点评:“智己汽车”是上汽再次联手阿里打造的新项目,定位于高端纯电动市场,将全新打造电子电器架构,从底层打通整车与驾乘体验高度相关的电子控制单元,目的是“应用数据驱动,聚焦客户感知,重构用户体验,鼓励用户进行高度自定义,实现汽车智能化宽度和深度的突破。 ”而这些,几乎是所有“传统车企”都在追求的“转型”目标。
东风打造首个汽车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12月2日,东风集团宣布和交银集团产融结合,设立首支汽车行业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由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运作,基金首期注册规模为16亿元,并获得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与资金支持。
点评:原本聚焦于制造业的东风也举起了金融合作大旗,拓展融资渠道,一方面说明实业盈利艰难,东风也“缺钱”;另一方面,如何规避金融风险,对于东风也是新课题。毕竟,华晨爆发的债务危机,还在持续。
产业链动态
国网建成全球最大充电网络,充电桩建设势头猛
国家电网旗下的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宣布,其智慧车联网平台已接入充电桩超103 万个,覆盖全国29 个省、273 个城市,已成为全球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多、服务能力最强的充电桩网络。
点评:充电桩已被确定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国网的布局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