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专家解读吉利沃尔沃合并:全球车企内化增效的标志事件
2月24日晚间,吉利汽车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吉利汽车集团将与沃尔沃汽车集团聚焦新四化前瞻技术,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进行合并及协作进行深度整合。
2021-02-25 | 出处: 汽车预言家 | 责编: 王友新
2月24日晚间,吉利汽车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吉利汽车集团将与沃尔沃汽车集团聚焦新四化前瞻技术,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进行合并及协作进行深度整合。
对于此次合并,外界疑问合并能为双方带来哪些提升?合并的难处在哪?合并对于中国汽车意义什么?对此,汽车预言家分别采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副院长厉克奥博六位专家。
他们从宏观经济、制度创新、企业发展、文化管理等领域进行解读,在六位专家看来,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已经发展到合并的阶段,合并的关键在于跨文化管理,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标志性事件。
1
付炳锋:吉利沃尔沃已经到了走到一起的时候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付炳锋
对于全球车企而言,通过提升核心技术来打造品牌优势是当前阶段的必经之路,深度整合业务其核心在于技术体系的可控性。
在企业发展中,品牌与技术相辅相成,技术体系支撑着品牌前行。在融合的过程中,提升规模维持体系,把上游合二为一,是两家企业磨合、融合、合并的路径,也是外人最羡慕的事。合并带来的不仅是取长补短,也是双方品牌、技术、规模再度提升的关键,也是接下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从双方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到了走到一起的时候了。未来,中国一定是全球汽车的主战场,无论是自身发展、产业政策,还是消费者消费能力,中国市场的前景很大。
2
李显君:大企业深度融合考验的是跨文化管理能力
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显君
中外车企深度融合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资本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还取决于能否有效实施跨文化管理。很多企业在跨国、跨地经营时,忽略了跨文化管理,文化冲突已经成为合作经营的一大挑战。
事实上,很多企业在面对国际合作的时候,已经开始重视合规性,但是合规性并不意味着只停留在法律法规层面,更要符合东道国企业的价值观,只有在合规的基础上,将国家文化差异与企业文化差异降到最低,才能真正的让两家企业走到一起,甚至说合二为一。纵观全球企业合并的案例,有很大一部分都败在了文化冲突的问题上。如今,吉利和沃尔沃的关系再进一步,也是互相认同的体现。
业务体系、管理体系、文化体系、流程体系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内部来源,这些形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这是对手不能模仿的“硬实力”,也是打造世界级技术、世界级产品、世界级企业、世界级的品牌的重要前提。
3
马光远:汽车突破的关键并不只在于技术领域
独立经济学家 马光远
汽车产业本身的发展现状是中国整体经济的缩影,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构建以“双循环”为核心的新发展格局的新周期里,具备下一波提质增效并实现第二次腾飞的所有产业与财富机会,汽车行业下一波风口重镇一定在中国,创新也一定在中国。
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四个阶段,即中国制造、中国资本、中国消费、中国人四大阶段,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二到第三个阶段,天花板还远没有到来。不要总盯着可怜的产销数据,依托中国的消费前景,汽车行业的下一波风口一定在中国,这个时候,我们要反思发展战略,增强自主意识。吉利和沃尔沃汽车之间在上游进一步整合,也是打开中国汽车全球化的另一种发展思路。中国汽车发展到现在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出发,在此阶段谁迈第一步,谁就占据了主动优势。
现在汽车行业,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科技企业,都在强调技术创新、技术突破。但我认为,突破的关键并不只在于技术领域。把汽车玩的“面目全非”就意味着这个行业所有的边界就已经成功打破了。我也认为,打破的关键是双方乃至多方的融合,融合的层面既包括资本、技术,更包括整体产业链条的协同统一。
4
张文魁:外向竞争是增长之梯的踏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张文魁
愈发复杂的环境格局中,“赢家”往往具备成熟的机制、开放的态势以及包容的气氛等关键特征。在经济增长的时候,入门时大中小企业都有发展的机会,很多小企业也能发展的很快,一旦到达攀高阶段,大企业发挥的作用更大,机会也就更多。外向竞争是这些大企业的重要特征。
从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几年里,也能看到像吉利这样积极外向经营、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从产品进出口、吸收投资和对外投资,到接入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在全球布局生产和营销网络,深化与由跨国车企主导的研究链、创新链的互动融合,才能在全球体系之中屹立于较高的价值链位置。
伴随中国汽车从小到大的历程,继续融入、持续深化国际研究链合创新链,对于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大体而言,企业要成为赢家有三个重要特征,外向竞争;生产率和营业规模比翼双飞;供应链、产业链、研发链、创新链对接全球。可见,吉利与沃尔沃汽车之间,正是这样的模式,值得肯定,值得学习。
5
郑赟:吉利沃尔沃处在内化增效阶段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 郑赟
融合是汽车发展的趋势,也是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企业双方攥紧拳头向一处使劲的体现,这背后是双方价值观的高度认同。虽然在现在的企业合作中,合资、控股还是占据主导,吉利沃尔沃开了一个好头。
从融合内容来看,落脚在动力、新能源领域,有助于提高双方的综合竞争实力,通过产品实力的提升,从而拉动整体竞争力的上升。从相互磨合到合并,吉利和沃尔沃汽车在相互内化。
回顾现在的风口,消费者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大家会更强调智能、个性化、沉浸式的体验,以及我们要留意软件定义汽车,新能源的持续渗透,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下滑,竞争格局边界模糊。考虑到这些趋势,对于未来尤其要聚焦价值高地,同时在技术创新上要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此构建良性的商业模式,搭建一个敏捷高效的组织架构和相应的流程机制。
6
厉克奥博: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标志性事件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副院长 厉克奥博
今天的融合与过去的合作不同之处在于,过去追求的是直接获得技术和市场,现在是双方共同谋求长期回报。可以说,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合并,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标志性事件。过去,我们长期以来与国际的技术,更多的是以外资为主搞合资,而这一次,真正的是一个中国企业和一个国际企业合并在一起,这背后代表的是中国汽车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强大的产业链整合保障。
另一层面,国际企业看中中国市场,希望更深入地走进中国,沃尔沃汽车愿意和吉利一起过日子,与此同时,吉利也没有闭门造车,积极走出去,通过沃尔沃汽车这样的品牌以及自身已有的营销渠道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见得,两家企业的合并也很符合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