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华为,右手宁德,长安汽车因此而受到股市追捧?原因也许更复杂
11月14日,在首期央视《第一发布》节目现场,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了一个令股票市场狂涨的信息:长安汽车正与华为、宁德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2020-11-18 | 出处: 昂扬汽车 | 责编: 王妮
11月14日,在首期央视《第一发布》节目现场,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了一个令股票市场狂涨的信息:长安汽车正与华为、宁德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虽然关于这个全新高端汽车品牌的具体信息,如,三方的合作模式是采用股份合资,还是技术合作,或者是其他的形式?以及高端产品推出的规划时间表等,目前外界的了解还并不多。不过,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作为汽车产业、ICT产业和智慧能源产业的领军者,此次三方联合创建全新汽车品牌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以及将对整个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且重大的影响,还是让外界产生丰富联想,尤其是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从11月13日、11月16日、11月17日,连续三个交易日,长安汽车的股票已经大幅上涨超过20%。
根据长安汽车对外透露的信息显示,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携手打造的这个新品牌,定位为智能汽车高端品牌,三方的合作将包括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的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
不过事实上,与华为、宁德传有“绯闻”的汽车品牌并不少。就在前不久,一张刷屏汽车圈的图片显示,华为目前的合作车型超过150个,到2021年,华为在整车上的预装量将超过500万台。如果以我国汽车年销量2000万的数据来计算,也就是说,“华为系”汽车在2021年的占比将达到惊人的25%。此外,宁德时代的“汽车朋友圈”也十分庞大,甚至不乏宝马、丰田等巨头的身影。那么,为什么长安汽车此次与华为、宁德的合作会引发如此剧烈的反响?
首先也许得益于消息发布的时机。
2020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储能单元、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跃升,有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智能交通体系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增长潜力。
作为一份国家层面的汽车产业发展纲要,该“规划”将未来汽车明确定义为“智能终端、储能单元、数字空间”,而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刚好分别是汽车产业、ICT产业和智慧能源产业的三家头部企业,这个强强联合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国家队”的集结。
此外,在11月14日《第一发布》现场,除了披露三家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的信息外,还有一个重磅新闻是长安方舟架构的首次面世。
作为长安汽车研发4.0时代的全新造车理念,方舟架构是一个“会进化的智能架构”,在智能化、大数据背景下,对长安汽车持续提升整车基础性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据介绍,长安方舟架构完整覆盖A0级-C级的所有车型。在未来智能化、电气化趋势下,长安方舟架构以智能和大数据赋能车身、底盘等整车基础性能迭代进化,集高阶自动驾驶前置化布局、智慧成长型电子电气架构、不断精进的基础模块化平台、满足全球主流安全评价体系的高安全基准和完备的流程保障体系于一体,拥有未来科技前置化、人车合一基因化、体验设计多样化及品质底线越级化的四大核心价值。
在未来科技前置化方面,依靠高阶自动驾驶布局,方舟架构下新一代产品,支持安全可扩展的智能驾驶配置,其成长型电子电气架构可实现全场景智慧用车服务提供,并且兼容8种发动机状态,排量覆盖1.2-2.0L,兼容48V低压混动(LV-HEV)、高压混动(HV-HEV)、插电混动(PHEV)3种电气化动力,匹配8种变速器模块,具备16种动力组合模式,充分满足前瞻的动力布局。此外,高阶自动驾驶布置前置化,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关键技术要素提前布局,满足未来自动驾驶功能拓展和安全设计要求。核心布置预留36个传感器(6个毫米波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高精度地图和定位,5G-V2X模组,2个高算力域控制器,冗余制动、冗余转向和冗余电源是现阶段实现中国品牌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未来可支持实现更多自动驾驶场景和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
在人车合一基因化方面,方舟架构下新一代产品全系搭载蓝鲸动力,0-100km/h加速时间最大缩短24%。同时,还具备更好的车体稳定性,响应更及时、操控更精准。
另外,在体验设计多样化方面,通过降低发动机曲轴中心12mm,动力布置倾角由前倾7.5゚优化至后倾10゚等技术方式,方舟架构下新一代产品动力总成更紧凑、布置更合理,重心也随之下降20-65mm,带给用户最小提升9%的宽阔前视野。
在品质底线越级化方面,方舟架构下新一代产品有更高的安全基准,覆盖全球NCAP、美国IIHS五星评价,及中保研指数(C-IASI)优秀安全性能评价;而且方舟架构凭借更完备的体系保障,还树立了中国品牌造车体系典范。实现了一流的智能制造,更高端的工艺品质,以及更好的价值回馈,为用户带来越级的驾乘品质。
长安汽车能够引发资本市场如此追捧的因素也许还包括长安汽车产品当前已经进入新一轮发力期,企业战略转型已经初现端倪。
长安品牌单车价格从此前的平均8.1万元提高到9.0万元,提升11.1%,长安品牌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1900万辆。2020年1—10月,在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4.7%的行业背景下,长安汽车累计销售1583521辆,同比增长14.1%,年销量提前两个月突破150万辆大关。
在产品上,长安汽车明星车型CS75系列连续七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在10月达到30963辆,刷新历史销售纪录。1—10月,CS75系列累计销售210054辆、同比增长52.9%。“两条腿走路”的长安汽车在轿车市场同样强势,长安逸动连续七个月单月销量破万辆,10月以20405辆、同比增长123.7%的市场表现,刷新了历史单月销量新纪录,逸动系列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38751辆,同比增长33.9%。在6月21日正式上市的长安UNI-T总销量已达53411辆,且以连续四个月销量破万的表现,充分证明了长安汽车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2020年以来,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产业发展受阻,马太效应凸显,资源战、流量战、价格战更加激烈。未来五年,将成为中国民族汽车品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安汽车推出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将效率和软件能力打造为核心能力,加速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据悉,到2025年,长安汽车计划将打造5000人规模智能化开发团队,软件开发人员占比提升至60%,同时整合社会资源,重点布局智慧出行、人工智能、芯片、高精地图、语音交互、全息技术等领域。
综合以上这些信息来看,长安汽车的资本价值已经不完全是其他传统汽车企业所能够比拟,股票的涨跌逻辑当然也渐渐不同于传统车企。因此,“左手华为,右手宁德”的长安汽车受到的股市更加热烈的追捧,也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