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爆发,享界上位北汽新能源全盘激活!
7月8日,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享界,在成立一年零三个月后,于北京雁栖湖举办了首次“享界之夜”发布会。而就在一周前,北汽集团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销量数据:
2025-07-15 | 出处: Auto Business | 责编: 谷博文
7月8日,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享界,在成立一年零三个月后,于北京雁栖湖举办了首次“享界之夜”发布会。而就在一周前,北汽集团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销量数据:
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67,152辆,同比增长139.73%;其中,极狐品牌交付55,503辆,同比劲增211.06%。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享界S9在6月实现交付4,154辆,首次登顶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也终于在一年多的市场运营后,交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成绩单”。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用户需求趋于理性,价格战延烧,渠道运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穿越周期的企业,必须在品牌体系、产品节奏、技术实力与成本结构上形成真正的系统性能力。
在这一轮市场筛选中,北汽新能源展现出了明显的跃升态势。更关键的是,这一成绩并非来自短期促销或个别爆款的偶发刺激,而是其围绕“极狐+享界”双品牌战略所推动的体系能力的初步兑现。
销量翻倍,不是终点,而是“全面激活”的起点。北汽新能源的这场跃升,其底层逻辑正逐步清晰可见。
01
双品牌爆发,北汽新能源完成品牌重构的“向上突围”
当前,北汽新能源已经完成了以“极狐+享界”为核心的双品牌战略定位:极狐主攻10-30万元主流智能电动市场,而享界则面向30万元以上的高端豪华市场,构成“主力走量+高端破局”的品牌协同格局。
享界S9无疑是上半年北汽高端突破的最大亮点。得益于今年3月推出的增程版车型,其价格进入30万级别,显著增强了对C端市场的渗透力。6月,享界S9月交付量突破4,154辆,环比增长94.7%,成功登顶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月度销冠。
支撑这一成绩的,并非营销攻势,而是“ALL IN享界”战略背后真正的资源调度:北汽在产品、平台、产能、资本等多个维度都进行了倾斜式投入。例如,享界S9依托“超级工厂”制造体系,产能规划达12万辆/年,并具备进一步扩展空间;同时,北汽宣布将投资55亿元开发享界三款新车型,产品矩阵加速完善;在品牌协同上,享界与华为展开深度共研,从智驾平台、感知质量、生产工艺到平台协同,构建起面向豪华新能源的新价值共识。
另一方面,极狐作为北汽新能源销量的基本盘,也正迎来产品力释放和品牌认知破圈的“爬坡期”。极狐阿尔法T5、新阿尔法S5两款车型已形成稳定主力组合,跻身15万元价位段的纯电SUV/轿车前列,具备高压快充、超长续航、绿色座舱、智能驾驶等多维竞争力。依托高价值技术配置的下沉策略,极狐“普惠高端技术”策略正在逐步建立用户口碑。
而随着T1即将在下半年上市,极狐还将首次进入A0级市场,打造大空间的“科技通勤小车”;T5与S5的增程版也已箭在弦上,将进一步拓展用户场景覆盖。这些产品,不只是扩容工具,更是对“极狐技术体系完整度”的佐证。
02
机制升级,北汽新能源完成从产品驱动到运营驱动的切换
对北汽新能源而言,此轮销量爆发的背后,不只是品牌破局与产品成功,更是一次组织体系的全面重启。
一方面,在内部机制上,北汽新能源已由过去偏向研发-制造的节奏,转向以市场为中心的运营型企业结构,建立起更敏捷的销售反馈系统和更高效的复盘机制。在过去一年中,极狐销售体系围绕“周度反馈、区域优化、快速应变”建立流程闭环,执行效率显著提升,终端声量与用户满意度同步增长。
另一方面,渠道建设方面也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极狐品牌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400家,实现三线及以上城市覆盖率100%。北汽新能源还通过压缩流程周期,将新经销商加盟时间从一个月缩短至十天以内,显著提升了渠道复制效率,为产品多点开花打下基础。
从品牌策略层面看,北汽蓝谷也在战略上做出更清晰聚焦。2025年初,企业计划将名称从“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聚焦主力品牌。公告同时指出,公司将以极狐、享界作为战略主力,逐步削减对传统EU系列的依赖——这也标志着北汽新能源正在完成从“政策驱动的中低端”向“技术驱动的中高端”的结构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品盈利模型上也已开始体现成效。今年一季度,北汽新能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75%,毛利率提升4.1个百分点,享界与极狐的结构改善成为最核心的推力来源。
03
资源聚焦、结构换血,北汽新能源进入战略落地的关键阶段
回望2024年以前,北汽新能源的发展更多处于产品预研与结构转型阶段,市场端仍面临多品牌掣肘、核心认知模糊等挑战。如今,在明确聚焦极狐与享界后,企业重回战略收敛轨道,也为未来三年的跃升提供了可预期路径。
当前,极狐品牌已承担起北汽新能源70%以上的销量贡献,并被内部定义为“第一优先级工程”;享界品牌虽然尚未完全放量,但在品牌价值与结构利润上的拉动作用已非常明显。相较于仍处价格战泥潭、结构弱盈利的传统中低端产品,极狐与享界构成了更具成长性的双重支撑点。
根据北汽集团公开规划,到2027年将投入超1000亿元支持自主乘用车业务,新能源车占比将超过50%,其中极狐挑战年销60万辆、享界覆盖高端核心市场。这不仅是北汽新能源自我跃升的任务,也是北汽整体业务转型成败的关键战场。
当合资体系利润下滑已成趋势、传统品牌效应减弱时,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放量、又能溢价的新能源品牌,将决定一家传统车企能否成功穿越周期。
而从当前节奏来看,北汽新能源,正在进入这样的通道。